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203)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接下来也真的要忙起来。

腊月初三忙着做喜糕,下半晌正在装盒,木兰姑母孙氏找来了。

挎着一个小包袱,收拾的干净利索,笑呵呵进院来。

跟她一道来的是长子吴大,背着一个竹篓,里面不知放些什么。

他们特意来打招呼,免得喜月不知情惦记这事。

喜月笑着招呼他们:“姑母、大哥坐一会吧,刚好等会要送喜糕回去。”

“那感情好,我们还能搭把手,木兰的亲事全由你们操持,我心里过意不去呢。”

孙氏笑着客套,又有心打听成云情况。

早前虽打听到一些,终是不及喜月了解的清楚。

知她是关心木兰,喜月把成云性子说了一遍,末了道:“姑母尽管放心,他是木兰姐自已看中的,知底知根不会被骗。”

孙氏欣慰,笑道:“我把她交给你家是做对了,你们都是好人呐,好人定会有好报。”

对木兰这个侄女,她这个姑母亏欠太多,能看到她嫁个如意郎君,对弟弟总算有交代了。

满满三食盒的糕,有大红喜字的,也有红颜色或是红白掺在一起的,很是精巧。

端看这喜糕,可见夫家对木兰的看重,孙氏彻底放心了。

完全不给喜月上手的机会,和吴大两人拎起食盒回村。

杨家院门上贴着大红双喜字,孙氏还未走近,眼角已经红起来。

成云在旁边的空宅地上忙着,看到来人当即猜出是木兰姑母。

大大方方上前喊姑母接食盒过去。

喜月笑笑:“这就是成云哥,木兰姐的夫婿。”

孙氏打量成云,不住的点头,模样周正,处事也好,哪哪看着都好。

杜巧娘从院中走出来,扭头喊了声木兰,把人往家里请。

孙氏一把攥住她的手:“妹子,辛苦你了。”

两人寒暄进院,木兰看到姑母,险要落泪。

大好的日子唯一的亲人在身边,她觉得圆满了。

孙氏把包袱给木兰:“给你做了一身新衣裳,姑母能力有限,给不了你太多。”

又摸出一小块碎银子,有个一两重的样子,递给杜巧娘:“我知道这些不够,多少算是我的心意,让你们破费了。”

杜巧娘推着不要:“嫂子这话太外道,她如今叫我娘,以后少不了吃她孝顺的果子。”

“我是她姑姑,总不能一文不出,你收着吧。”

两人推让来,推让去,最后杜巧娘笑着收下了:“放箱底给她当嫁妆。”

孙氏又开始说感激的话,让吴大把篓子拎进来。

里面有干枣、芝麻、花生等物,她笑着说:“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你别嫌弃。”

这些已经是她能拿得出手最好的东西,亦是真心当亲戚在走动,杜巧娘哪会嫌弃。

“这么老远,嫂子还带东西来,费不少劲吧?”

“我没什么好谢你们的,多少是个心意。”

铺里还有活,喜月要先回去,与木兰说:“我和欢儿先把清乐坊的糕做了,明儿早点回来陪你。”

木兰要她生意为重,不必着急。

回去后开始忙做糕,商量过后把送糕的活交给程望。

因天冷送糕时辰改成半晌午,那会正忙,省得再跑来一趟。

程望二话没说应下。

村里种种热闹不细说,欢儿都有些激动,上床好一会没睡着。

初见木兰来买糕,没想到会变成一家人。

缘份可真奇妙。

喜月笑:“换以前,都没想过我会兄弟姐妹齐全,还能开糕铺,不可思议的事太多,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奇怪了。”

两人说了好一会的话才睡去。

隔天早早把糕做好装盒,还在收拾着程望就过来了。

喜月与他说了送糕时辰,交给什么人,该如何点数等等,摸出两文钱递给他:“劳烦你跑一趟。”

程望不肯要,也没多说什么,只把钱推回去,默默拎着糕去了。

第181章 儿孙满堂

早早的村西头就热闹起来,小娃们挤在杨家院门前等着散糖。

西屋里木兰正在涂胭脂,梳了妇人发髻,整个人变得不一样起来。

喜月挤进去话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被杜巧娘喊去帮忙。

徐氏与秋菊要去铺床,滚床的是阿圆和博文,想着小娃越多越好,把博武和圆月也带了过去。

艳红阿奶前些日子过世,红白相冲她是进不了喜房的,博武交给喜月看着。

桃园的房屋修缮过,门窗俱都是新的,红条与大红喜字装饰过,各处看着喜气洋洋。

徐氏与秋菊笑着进屋,边说着吉祥话,边开始铺床。

阿圆在旁边有些紧张,生怕自已忘词,博文笑嘻嘻,丝毫不记得等会要做什么。

听得徐氏说可以滚床了,阿圆扯着博文倒去床上。

边滚边说词:“滚床滚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再生姑娘,滚床滚床,喜庆吉祥……。”

一长串的词,愣是让她记全了,大人们连连夸赞,她并不得意,喊着博文让他说儿孙满堂。

博文笑嘻嘻说了一句儿孙满堂,阿圆才觉得任务圆满完成,满意的开心笑了。

喜月把博武丢去床上坐着,圆月站在床边扒着床沿往上爬,因穿的太厚动作笨拙,有些滑稽。

大人们笑作一团,纷纷与宋大爷说:“一年抱俩,两年抱仨。”

宋大爷脸上笑成一朵花,眉目舒展:“好好好,到时再请你们吃酒。”

铺完床回到前院,喜月又被使唤去散糖。

被一群小娃围着喊姐,喜月觉得自已是此时村中最受欢迎的。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