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聚(245)
有人问:“有没有馒头?光喝喝不饱啊。”
喜月收着碗笑着接话:“这才头一天,赶明会有馒头卖。”
到下晌有那看热闹的围过来,甚至有人不怀好意盯着宋腊梅:“宋家妹子还没说婆家呢,跟我吧,我绝不会像李庆有找花娘。”
有人笑着接话:“你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是想找花娘也没法找啊。”
那人不以为耻,反继续调戏宋腊梅:“这脸嫩的还跟个大姑娘似的,开过荤独守空闺多难熬。”
“要不让哥哥我来帮帮你。”
边上没人,宋腊梅恼的脸通红:“谁要你帮。”
那人还要继续说,后领子被杨应和扯住:“我看你闲的很,要不要我帮你解闷?”
说罢一拳砸过去:“当我这个大哥是假的?吃饱撑的找晦气。”
杨应和两次拎刀为妹子出头,这在镇上相当出名。
这人没想到他连没血缘的妹子都会帮出头,暗道失算,连连求饶:“误会误会,我就是说笑。”
“换别人拿你妹子说笑,你肯吗?”
杨应和又补一拳:“大伙也都看看,敢欺负我家妹子的就这下场。”
他本就生的高大,加上做木活身子壮实,此时又是凶神恶煞之相。
吓得边上的人不作声,还好没出言调戏。
喜月站去宋腊梅身边:“大姐别怕,不教训他一顿,他不知道怕。”
刚这人一出声她就觉得不妙,回院里叫了大哥来。
果然是找打的。
第218章 情敌上门
那人连连求饶,杨应和才放过他。
围着看戏的人散去,宋腊梅说不出的感激:“谢谢大哥。”
“自家人客气什么?有事尽管招呼。”
杨应和说一声回去做活,赵春兰出来安慰宋腊梅:“别把这种人放心上,屁的本事没有只能行下三烂的事。”
宋腊梅无奈笑笑,轻声道:“嫂子我晓得,我这样的身份出来卖茶,早想过会碰到这样的事。”
赵春兰啧一声:“和离怎么了?咱是堂堂正正的,做错事的又不是你,别总觉得低人一头。”
宋腊梅心中暖流涌动,轻轻嗯一声。
一时间她还做不到完全不在意,假以时日,她想她定可以。
青成散学后,跑过来看大姐,笑问:“大姐的生意好吗?”
宋腊梅把荷包打开给他看,里面一把铜钱。
青成笑:“我帮大姐数钱。”
接过荷包倒在桌子上,一文文数起来。
数完笑道:“有三十七文呢,大姐赚的真多。”
宋腊梅笑着点头,很是满足:“是啊,真不少呢。”
赚多赚少她都高兴,至少她敢从家里走出来,不惧别人目光活着。
早早收了摊,却不是要归家,去粮铺买回杂面,和面等次日做馒头。
白日有人要,先不多做,卖卖看。
忙完过些才和赵春兰领着青成、石头回村。
宋常贵本还不放心,见闺女笑着归家,悬着心放下问这一天卖的如何。
宋腊梅只捡好的说,不叫他担心。
隔天一早,她就去到镇上,先是揉面做馒头,做好后醒着又去茶棚里生火。
远远的李庆有推着独轮车从西边走来,他昨儿就听人说宋腊梅在这边卖茶。
自和离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心情颇有些紧张。
宋腊梅忙着生火,根本没注意到他,扇风让火着起来,起身抹汗才看到棚外站着一个人。
定睛一看是李庆有,当即脸一黑,丢下扇子朝铺里去。
“腊……”
梅字犹在嘴边,她已经头也不回的进了院子。
李庆有叹一声,他想道歉来着,还想问她过的好不好。
淑惠好不好。
但似乎她并不想搭理他。
虽是应该,但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不仅是因为她的态度。
她这个样子,他居然有些心疼。
毕竟是自已爱过的女人,见她过的不好,他心里挺难受的。
推着车子经过杨家铺子,朝里面望一眼,并没有看到她人,略有些失望的回去了。
宋腊梅早料到会碰到李庆有,也做了各种心理准备,但见到他人,仍不可避免的烦躁。
不想看到他,也不想和他搭话。
他叫的那一声,她实则是听到的,就是不想理会他。
喜月她们已经蒸好糕,并把馒头放进去。
喜月瞧她着急忙慌的进来,误以为她担心馒头,笑道:“大姐尽管忙茶棚的活,灶下的活我们会看着。”
宋腊梅稳下心神摇摇头,长舒一口气。
喜月走过来,轻声问:“看见他了?”
宋腊梅点头:“他喊我,我不想和他说话,有什么好说的?”
说罢也不要喜月安慰,又道:“他应是走了,我去把水烧上。”
程望见她拎水桶,主动上前帮忙,也不多说什么,拎起就走。
宋腊梅把水煮上,又把桌子、凳子搬去茶棚。
茶棚只简单围半面,这些东西用完天黑搬回铺里棚子下放着。
程望和狗剩帮忙,来回两三趟就全搬过去了。
宋腊梅朝两人道谢,程望有些腼腆的回道:“都是自家人。”
狗剩则笑道:“腊梅姐,这点小忙你不用客气,要我们做什么直接说。”
这日因是逢集,来往的人格外多,茶棚的生意很好,有赵春兰帮忙,倒也不致手忙脚乱。
喜月守着铺子卖糕,半晌远远瞧见周春玲朝这边走来了。
咬着唇来到铺前,意味深长的看喜月一眼,满是怨憎。
喜月心中了然,她怕是把自已认成了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