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35)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这都是上回在镇上买回来的。

做桂花糕更为麻烦,光米都要提前一天泡。

用布帕子包六块出来,让喜月送去给徐氏他们尝尝。

又拿四块让欢儿去后林给宋大爷和成云。

家里这些人尝过,又送人,案上就只剩四块。

青成很烦恼,这要怎么分?

杜巧娘看他苦恼的拧起眉头,笑了笑:“你们一人一块,剩下的给大姐。”

宋腊梅连忙摆手:“给喜月和欢儿吧。”

宋大爷家离的近,欢儿很快就回来了,杜巧娘一人掰一半:“喜月以前常吃,她不会在意的。”

欢儿和宋腊梅这才接过去吃了。

随喜月回来的还有徐氏,她进门就笑吟吟叫着杜巧娘:“没想到你还真会做糕,且味道不差。”

此时杜巧娘浑身自信,比平日笑容更胜一分:“好久没做过,都有些手生。”

“手生还做的这般好,常贵娶到你,真是走了大运,人能干性子又好。”

“也多亏喜月坚持,若不然这手艺就可惜了。”

徐氏忍不住去打量喜月,心道娘家侄子里有年纪相仿的,只等过个年把再透露点口风。

及早争取成为自家人。

毕竟肥水不流外家田。

她如是这般想着。

这次绿豆糕的成功,不仅让杜巧娘生出信心,也让喜月坚信只要坚持,定会成功。

先初娘不同意,若是她也没坚持,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只要认定目标,就尽力朝前行就好。

成与不成就交给老天。

夜里,杜巧娘依偎在宋常贵胸前:“前半生我从来想过自已能赚钱,没想到后半辈子又捡起孩时梦想。”

“人生可真不可思议,总是无法预料到下一步。”

“就如我会来到这里,然后嫁给你。”

宋常贵搂她在怀:“我也没想到娶你进家门,日子会变的不一样,仿佛重新活过来。”

“这就是缘份吧。”

杜巧娘就叹:“缘份真是件奇妙的事,就像我遇见欢儿,我就觉得是上天注定的。”

她自觉失言,却不想宋常贵早就知道。

“这叫隔墙有耳。”

二人笑笑,温情在不言中。

喜月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想了很多以后的事,怎么卖糕,赚钱后开铺子等等。

拉着欢儿说了半夜的悄悄话。

夜里已见凉气,两人靠的紧紧的睡去。

用过早饭,杜巧娘就开始磨粉做桂花糕。

期间不忘使唤喜月把上回买回的小瓷坛拿出来,做糖渍桂花。

这个做起来极其简单,一层晒干的桂花,铺一层糖,如此装满再浇一些石蜜。

喜月小心翼翼做了,封好口藏去房里,免得被那三个馋猫给偷吃。

半晌午青成就带着石头阿圆野回来,一进院子就问:“娘,桂花糕做好了吗?”

杜巧娘还在做,他们围过来叽叽喳喳,吵得她险些忘记步骤。

忙叫喜月轰他们出去。

“你们吵得娘(阿奶)做不好就没得吃,出去玩去吧,做好会喊你们。”

第31章 镇上卖糕

灶房里飘出桂花香气,阿圆犯吸鼻子:“小姑姑,我们可以去找阿奶了吗?”

喜月嗯一声,三人就往灶房里冲:“好香啊。”

杜巧娘正在切糕,见人围上来还有些遗憾:“若是再浇点桂花蜜更香。”

宋常贵就道:“自家吃,不紧要。”

莹白的四方糕上面点缀着干桂花,淡淡香气钻鼻子。

青成拿在手里都不舍得吃:“娘做的比买的还好看。”

乡下人家逢年过节才舍得买些便宜的绿豆糕。

桂花糕可比绿豆糕贵的多,寻常人家几乎不会买,青成也就没怎么吃过。

刚蒸出来的糕松软,不像放久变的干硬,味道自是更好。

宋腊梅轻咬一口,觉口齿生香:“还是头回吃这么好吃的糕。”

宋常贵又开始夸杜巧娘,用尽他平生会的词,夸赞个不停。

喜月非常高兴,她的生意有希望了。

这回做的不多,送徐氏四块,宋大爷两块。

成云两口就把糕吃下,然后不住点头:“好吃。”

宋大爷笑骂他一声:“山猪吃不了细糠,这桂花糕得慢慢吃,慢慢品。”

欢儿笑,成云挠头有些难为情起来。

喜月把糕送去给徐氏时,只有艳红嫂子领着博文在家。

她止不住的惊叹:“你娘可真厉害。”

逗弄两下博文才回去,把艳红的话讲给杜巧娘听。

她嘴角弯起笑个不停。

杨应和特意打一个四层的方形食盒,可以平铺,也可以叠起来使用。

喜月拎在手里,那叫一个满意,甚至叫卖两声:“卖糕喽,新鲜的桂花糕,绿豆糕。”

阿圆很是配合:“我买两块桂花糕,多少钱?”

她认真的小模样的惹得众人笑起来。

喜月在她脸上香一下:“我们阿圆怎么会这般惹人爱。”

味道试好,就准备把生意做起来。

担心卖的不好,头回只做两种糕。

便宜的绿豆糕,和贵的桂花糕。

米是提前磨好的,免得用时再磨来不及。

杜巧娘是既兴奋又紧张,一夜里都没怎么睡好,醒来好几回。

唯恐睡过头,误了时辰。

鸡鸣三声天还未亮,她就穿衣起了床。

身旁宋常贵被惊醒:“这么早?”

“早些做好早些去街上卖。”

镇北的大集市到晌午就散集了。

“你再睡会吧,我躺着也是睡不着。”

杜巧娘穿好衣,梳好发,端着油灯去了灶下。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