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350)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宋大爷懒得与她个妇人计较,笑笑道:“人活着谁不会死,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村人又是附和,咋不能说?都说清楚才好,省得以后再麻烦。

来前青成还想立个字据,看眼下形势也不必了,众人看着以后他们再闹也不占理。

话说清楚后一刻不愿多留,一行人离去。

从头至尾钱家小辈没露头,想必也知丢脸。

村人渐离去,钱老爹重重叹一声,白一眼钱婆子,当着众人面没发难,回了院里。

钱婆子口中犹在骂骂咧咧,骂青成和腊梅是白眼狼,又骂闺女短命,白养一场。

不想扭身回院,被钱老爹劈头给了一巴掌,打的她有些发懵。

不敢置信。

钱老爹怒骂蠢妇,又道:“给你说过多少回,态度放好些,偏偏要硬着来,这下子丢脸丢大了。”

腊梅的铺子先不说,青成这小子说话看着就有出息。

断了个干净,以后就是想攀也攀不上。

钱婆子一把年纪,又是当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的面挨打,暴跳如雷,丧了理智。

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她被打了,这事没完。

指着钱老爹鼻子就破口大骂:“就你最会装,有本事你去,一毛不拔的老东西,最先不是你舍不得回礼……。”

揭完老底还不算完,扑上前挠钱老爹:“我为这个家受累一辈子,你居然敢打我,还当着小辈的面,不想过就都别过了。”

他二人扭打在一起,儿子钱大牛想上前劝架,被媳妇一个眼神制住。

深知这会子过去只会成两人出气的靶子,竟扛个锄头躲了出去。

家里小辈看爹娘眼色各自去找活装忙,任由老两口在院里打个你死我活。

钱老爹被抓的满脸稀巴烂。

钱婆子也没讨到好,衣裳被扯破,发被扯散揪的头皮疼,嘴角破了,眼上青黑一片。

身上也被踢了好几脚,腰扭的生疼。

躺在地上,直呼着要死了。

死自是死不了的,老两口闹成这样,很长时间要成为村里笑谈。

临到老了,两口子反目了。

这一闹对彼此的怨气说不准都要带到棺材里。

家中自然难和睦了。

当真算计来,算计去,终是害了自家。

同一个村子住着,葛娘子听说后,越发觉得天冬这门亲说的好。

宋家人齐心,杨家人也齐心。

有这样的岳家,以后出点什么事,不怕没人帮扶。

乐呵呵的捡了晒干的小蘑菇,让葛老爹带给喜月煮汤吃。

一行人回村,宋常贵和杜巧娘带着孩子等在村头。

从徐氏口中得知是断亲去了,宋常贵觉得不可思议,儿子竟有这主意?

杜巧娘却是没多意外,这孩子主意大着呢。

第312章 守心守情

宋大姑把青成和石头夸了又夸,宋常贵面上满是骄傲之色,丝毫没有怪罪两个孩子自作主张。

乐呵呵的说都是杜巧娘的功劳。

宋常富认同这话,杨家人真不赖,也多亏自已慧眼识珠。

宋大姑扯着杜巧娘,说起当初成亲钱婆子来闹之事,言道让她受委屈了。

都过去这么久,杜巧娘一点没放在心上,懒得为无关紧要之人多费心思。

这回断的干干净净,以后就能彻底清静了。

宋常贵心情好,笑呵呵说要杀鸡,让众人晌午饭都去家吃。

农闲难得聚聚,都没反对。

徐氏收拾家里肉菜,拎着过去。

宋大爷最喜欢热闹,回后园抱了坛酒,又把养在木盆里给木兰下奶的鲫鱼抓了两条。

木兰抱着娃,使唤成云把锅里炖的猪蹄汤端过去。

天天大鱼大肉,她腻的不行,竟馋起绿叶子小菜。

最可恶的是春兰嫂子腰身都瘦回去了,她吃的膀大腰圆,都不好看了。

成云知她心思,端着汤锅笑嘻嘻道:“你最好看,变成什么样都好看。”

木兰笑嗔一句讨厌,抱着娃跟去前院。

把子昌放在带围栏的竹床上,跟满儿一道躺着,自顾去灶下帮忙。

宋大爷扯过凳子,坐在竹床旁逗两个娃玩。

几个小娃在旁边吵吵闹闹,宋常富笑的一脸知足。

说起淑惠被拐之事,便提到方生,心念一动。

遂与宋常贵道:“方捕快人不错,长的周正,又是镇上人家,这下子又对淑惠有恩,腊梅多少应该有点另眼相待吧?”

宋常贵听明白了,大哥这是想把腊梅说给方生。

只是人家会愿意吗?

宋常富眉头一挑:“咱腊梅又不差,哪点委屈他了?”

摩挲着下巴道:“这门亲事不赖,他家小子文琪总喜欢朝这边跑,肯定不会反对,他这个当爹的多少得替孩子考虑。”

在心里暗自思量,何不趁这次答谢,请他吃酒的机会探探口风?

宋常贵自然是希望腊梅再走一步,方生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同意了大哥的提议。

徐氏几人在灶房里听见了,也都觉得方生人很好。

不过还是得先问问宋腊梅的意思。

凑巧傍晚宋腊梅从镇上回来了。

她惦记淑惠,又听说了断亲的事。

看到青成,满是欣慰,一直拿他当孩子看,不想竟长成了倚靠。

这种感觉很微妙。

像是一下子换了个人似的。

心里是既满足又感动,真心实意感恩杜巧娘,这一切脱不开她的教导。

有道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杜巧娘乐见如此,觉得一切都值了。

娘俩说着知心话,趁机问了宋腊梅对方生看法。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