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聚(352)
半下晌宋常富和宋大爷一道过来,宋常贵把他叫到一边,说了腊梅的想法:
“她觉得自已配不上方生,不让提这事。”
宋常富瞪一眼弟弟,斥道:“她年轻不懂事,你老大不小咋也不懂?老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都不谋咋会成?”
“她差在哪了?长相,性子哪点不好?眼下又开着铺子,比一般女子可是能干的多。”
“方生虽是捕头,我还是里正呢,大爷家有桃园,喜月、应和又都开铺子,青河在酒楼当账房先生,咱老宋家在十里八乡都能数得着,咋就配不上他了?”
宋常贵本就在犹豫,一听他这样说,又觉得有了底气。
“这事你就别管了,也别听她的,我会看着办。”
宋常富在心里打定主意,只要方生不反感腊梅,他就有法子把这亲事做成。
宋腊梅还不知道大伯打定主意要撮合她和方生,在灶房里忙着,倒把那些担心都忘在脑后。
宋常富张罗着要把葛天冬喊过来,听喜月说他夜里也要习书,又不久将要科考,便熄了心思。
倒不忘交代喜月,送些菜食给他。
宋腊梅心里有想着这事,把冷盘猪舌条、猪耳等拼了一碟子,又装了一碗肉菜,还盛了一大碗白米饭。
装在食盒里,让喜月给送过去。
喜月拎在手里不轻,笑了笑,打趣道:“他倒是好命,有大姐这样疼他。”
宋腊梅笑笑:“以后还要沾秀才公的光,可不得对他好点。”
喜月笑笑,拎着食盒去了。
快走到学堂看到原五和方生并肩行来,福身行礼笑道:“二位哥哥快家去,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们来呢。”
方生微微点头,原五笑着开口:“这是给葛家妹夫送吃食吧,我寻思着过些时候就要称呼他为秀才妹夫了。”
喜月笑一声:“中了榜再请哥哥们吃酒。”
原五道好,也不与她多叙,让她快将吃食送过去,莫饿到秀才公。
这又是一句打趣话,喜月笑笑回应。
经常送吃食过来,门房王伯认得喜月,又从中得了些好处,殷勤的去叫葛天冬。
知是喜月来了,葛天冬是笑着走出来的。
两人一见面,喜月便把手中食盒递过去,讲了缘由。
又道:“大伯原想喊你过去,又怕耽误你看书,这里面菜都是大姐装的,可疼你的紧。”
食盒拎在手中不轻,葛天冬得关切,心中欢喜,道:“劳大姐记挂,替我谢她。”
喜月笑嘻嘻道:“已经替你谢过了。”
葛天冬见她笑,不自觉跟着嘴角扬起。
闲话两句,记挂喜月还未用晚饭,葛天冬便让她回去。
喜月暖语关切:“别学太晚,注意身子,你时间紧食盒就交给青成带回去,缺什么尽可和他说一声,我给你送来。”
葛天冬温声嗯一声,目送她走远,才进去。
揭开食盒,看到满是肉菜,天热不经放,让王伯夹去两筷子。
回去后又邀郭庄及另一个同室学子一起吃。
新住进来的这名学子,亦是穷苦人家,见常有吃食送过来,心里不免犯酸。
酸言酸语道:“她对你好,无非就是看你能中秀才。”
葛天冬是豁达之人,不与他计较,只解释一句:“她家不是这样的人。”
那人不服气,又说了句:“冲着有好处才结的亲。”
郭庄从床上坐起,说了句公道话:“无论男女,结亲谁不是挑好的,咱男子挑长相、品性,女子挑家世,这不再正常不过?”
说完趿着鞋子走到桌旁,看到有冷盘,很随意的捏了一块猪耳塞进嘴里。
点头道好吃,又道:“腌酱瓜快吃完了,赶明和你小舅子说一声,给送一坛子过来,银子回头我拿给你。”
天热没胃口,郭庄拿腌酱瓜下饭。
这些日子未见喜月约葛天冬出去,对她印象大改观,看着挺懂事。
就觉得葛天冬这门亲事,看着还行。
喜月回去时,方生他们已在堂间桌前坐了,程望、程连,张木匠和张成业都在。
狗剩不好意思坐桌,宋腊梅捡了些肉菜让他带回去吃,端着碗欢喜的去了。
留的有肉菜,宋腊梅招呼喜月和欢儿先吃,她把手中小菜炒了就完事了。
第314章 流水无意
喜月端着炒好的青菜送到堂间,宋腊梅倒了一盅茶水跟着过去。
强装镇定冲一桌子人说:“淑惠能找回来,多亏大家伙,我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
说罢不敢看人,端起手中茶水一饮而尽,便拽着喜月回去了灶房。
众人饮了酒,宋常富笑呵呵招呼吃菜,又笑着说腊梅性子就是太腼腆了些。
边说还边看方生反应。
又与宋常贵说:“方捕头帮腊梅良多,你这个当爹的敬他一杯。”
宋常贵闻言立即端着酒盅站起身。
方生也忙站起来,道不敢,端起原五替他斟的酒,举杯道:“我敬宋叔。”
宋常富一脸笑意,这小子知礼不拿大,相当不错。
原五惯常与人吃酒,懂酒桌礼节,先敬宋大爷,后一一敬来。
敬完不忘提醒程望:“你也敬大阿爷和大伯,还有你未来岳丈。”
程望忙端酒站起来:“我敬阿爷和大伯,还有……。”
原五笑着说:“哪有这样敬的,一个个来。”
程望脸发热,拘谨着一个个敬了。
听得一道道敬酒声,喜月三人在灶房用了饭,后又把灶房收拾了,也不吹灯便回屋去了。
不方便洗漱,一身汗味也不朝床上坐,端了凳子坐在灯前做针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