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聚(91)
无债一身轻,她笑着去逗圆月,四个月的娃一逗就咯咯笑,笑声让人听着都愉悦。
闲话着明年准备买头驴:“宋叔一天到晚推磨,竹编的手艺都丢下了。”
宋常贵笑道:“推磨可比竹编赚的钱多,你买头驴回来,我活更少了,拿利钱都觉得难为情。”
“你收粮收料,到时候养驴,磨粉都是活,活也不少。”
喜月笑一声:“就是没活,说好的利钱还是该给,当初要不是你帮着说服娘,这买卖我们也做不成。”
这会子宋常贵就觉得自已赚大了,讨了个媳妇生了个闺女,还有这赚钱的买卖。
他是三生有幸,才娶到她们娘。
闺女能干有出息,杜巧娘也高兴:“明儿回来我给你们杀鸡吃,都忙瘦了,这两个月辛苦了。”
家里没床没被,二人还得回镇上住,临走前喜月说:“明儿我们先去看看大姐,再让大哥帮我们把被褥拿回来,就住家里了。”
镇上不能离人,嫂子肯定要陪大哥住镇上,她们两个回家住,也能帮她喂喂鸡。
再者房子久不住人,容易败坏。
“别麻烦你大哥了,我让你们宋叔去,刚好一道去看看腊梅。”
“也行吧。”
喜月在圆月脸上捏一下,肉嘟嘟的手感很好:“姐走了,明再回来看你。”
圆月张嘴就乐,手脚乱抓乱蹬。
二人手挎着手朝镇上走,一身轻快,盘算着把宋叔那件褂子趁夜缝好,再给家里人买点什么?
赚钱不就是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他们乐乐呵呵的。
欢儿想给杜巧娘买根银釵,她的首饰之前都当掉了,那根石榴花样的也没能留下来。
“你送值钱的钗,那我送什么?娘又要说我不如你了。”
喜月只是打趣,笑过后说:“你想送就送吧,反正是你赚的银子。”
当夜两人点着油灯,把褂子缝好才睡下,次日一早趁宋常贵还没来先去了银铺。
进铺欢儿就要石榴纹银钗,掌柜认得她们也没多要价,一支近二两银子。
欢儿要喜月挑一样,她给付钱,喜月没要。
付完钱,欢儿扯着她去了布铺,家里大大小小每人给扯了一块布。
喜月说没必要这样做,她非要:“你不是说挣钱就是给家人花的,我花钱高兴。”
知道她存的心思,喜月也就没再拦着:“就这一回,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周娘子跟她们也是熟人,买这些布便宜不少,又送一些布头,可以补衣裳,也能桨鞋底。
回去时宋常贵已经等着了,喜月只说去买布了,欢儿给宋腊梅和淑惠也买了一块。
淑惠是李庆有给闺女取的名字。x
李婆子本想取盼儿,宋腊梅说什么也不同意,婆媳两人因这事更是不对付。
他们都还不知道这些,说笑着朝李家去。
即使是二十九,李家的豆腐生意仍没停,李老爹守在铺里,看他们来笑呵呵让进家去。
李庆有在洗尿布,笑着起身迎着进屋。
李婆子在灶下挤着笑脸出来打招呼。
宋常贵挤着笑回她,闺女的屋不好进去,宋腊梅把小娃抱出来堂间给他看。
自打生娃后,喜月就没来看过她,照面后微微有些吃惊:“大姐怎么瘦这么多,身子还没养好?”
宋腊梅笑了笑:“娃吃着奶,瘦也是正常的。”
喜月不懂这些,信以为真,关切道:“你也多吃些。”
欢儿拿出布:“这是我和喜月送给大姐和淑惠的。”
“大姐都没给过你们什么,哪能要你们的东西?”
宋腊梅推着不肯要:“你们开铺子也是赚的辛苦钱,存着别乱花。”
喜月凑过去小声道:“这都是欢儿姐买的,她给家里人都买了,大姐收着吧。”
宋腊梅知道欢儿的身世,很快就想明白她的用意,这才收下:“以后可不要这样了,自家人不会计较这些的。”
说着心里直叹气,婆家人与娘家人就是不一样。
李婆子假意要留饭,宋常贵借口家里还有事拒了,让她们三姐妹说了好一会话,快到晌午才离开。
“初二走娘家就别回去了,等初九我来接你们挪窝。”
此地有习俗,小娃满月回娘家小住,称之为挪窝。
第81章 名气正
大小四块布料,欢儿拿给赵春兰,她整个人懵住:“你这是做甚?”
几百文钱,可不便宜呢。
欢儿塞去她手上:“给大伙的年礼,我这条命都是你们给的,几块布料嫂子就收着吧。”
赵春兰受之有愧,当初可没想着救她,还阻拦杜巧娘救她。
“当时那种情形嫂子的想法,是人之常情,我懂的,最终你们还是没有丢弃我,这大恩哪是布料就能抵的?”
欢儿说的情真意切,赵春兰把布料收下:“如今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以后莫要乱花钱,姑娘大了手里该存着点。”
喜月就笑:“要不怎么说我们是一家子呢,大姐也这样说。”
进屋收拾东西,阿圆要跟着一起回村,赵春兰也要收拾屋子,便一道回去了。
杜巧娘在灶房里忙活,腌了鱼块,正拌馅做炸丸子。
听脚步声知道她们姐妹回来了,扬声要二人进来帮忙。
欢儿手里拿着布,喜月笑嘻嘻喊道:“娘你先出来一下。”
“我这正忙着呢,有事就说。”
喜月把她手中搅面糊的筷子夺走,推着她去堂间里:“不差这一会,等会我们帮娘做。”
杜巧娘笑道:“这丫头,一天到晚没个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