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99)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欢儿端着面碗进来西屋,放在桌上:“大姐快趁热吃。”

看着家人为她忙前忙后,她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这才是真正的家人啊。

青成从外面跑进来,后面跟着石头和阿圆,三人盯着淑惠看,纷纷道她比圆月还小。

杜巧娘喊他们吃面,坐去桌前也是叽叽喳喳说不停。

偶尔声响大了,喜月瞪他们一眼:“小点声吧,别吓到淑惠。”

阿圆捂嘴猛点头,还监督起石头和青成,要他们别吵。

喜月夸她乖巧,她得意道:“我是大姐姐呀。”

宋常贵把碗一放就去小张庄请大夫,杜巧娘烧水烫鸡毛,准备用来炖鸡汤。

徐氏知道腊梅回来,忙完家里来看她,一见她人愣了下:“怎么瘦这么多?”

宋腊梅不好提家里那些烦心事,只说小娃磨人的缘故。

徐氏是过来人,又哪会想不到原因,暗叹一声:“委屈你了。”

一句话让宋腊梅红了眼,垂着头忍泪。

太过伤心会回奶,徐氏也就不多问:“回来就好好养着,别想那些。”

围着孩子说了一会话,宋常贵就带着大夫回来了。

问了情形,诊过脉,在肚子上按几下,大夫道这种情形很常见,不必太过忧心。

先是交代不要娃每次哭都急着喂奶,控制好时间次数,又开了药,教她怎么给小娃揉肚子。

把大夫送走,宋腊梅安心许多,照着大夫交代的做,盼着淑惠早点好起来。

下晌成云来看娃,被喜月和欢儿打趣着问有没有看对眼的姑娘。

又笑言村中做媒的妇人快把他家门坎踏平了。

成云也不扭捏,笑着说相中一个,是秋菊嫂子的娘家侄女。

那边也答应下来,只等拿来生辰八字合婚问吉。

宋腊梅还不知道这事,笑着道可真快。

正说着话,李庆有进院来,拎着一篮子鸡蛋,是他花自已钱买的,却说是李婆子交代的。

杜巧娘他们不知道,宋腊梅心里门清,也没去拆穿。

淑惠睡着了,他进屋去看,愧疚的望着腊梅:“你们娘俩安心在这待着,想住多久住多久,时间一久娘心里也没那么大怒火了。”

又提起他让大姐和二姐多来劝劝娘。

最后从荷包摸出一块碎银子,约有个二两重:“定是你早上太匆忙忘带出来了。”

宋腊梅推着不要:“我手里有银子。”

李庆有塞到床边,叹一声气,因为李婆子,夫妻两人到底是生分了。

银子都不肯要了,她定是对自已十分失望吧?

不久前两人还是浓情蜜意,宋腊梅看他这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面上缓和了些:“你别担心我们娘俩,这天又变冷了早起送豆腐多穿些,莫要冻到了。”

李庆有闻言高兴起来,笑着点点头:我晓得,你们安心住着,我有空就来看你们。”

又问过请大夫的事,才回去。

第88章 劝慰父女

夜里淑惠哭闹起来宋腊梅哄不住,心里很是着急,药也吃过肚子也揉过,怎么不见起效?

杜巧娘放下圆月进来看,安抚她:“就是吃药也不是一下子就会好的。”

接过淑惠把她翻过来趴着抱,不停摸后背。

哭声竟慢慢减弱,没多久哼哼唧唧睡去。

宋腊梅看的惊奇,杜巧娘笑笑:“我也是偶然发现的,没想到对淑惠也有用。”

那时圆月哭的厉害,她换着姿势抱,就发现她喜欢趴着。

“还是娘有办法。”

宋腊梅帮淑惠掖好被子,忍不住说:“他家里非要说被我亲娘缠上,我是百口莫辩,娘你说儿媳妇是不是终究只会是外人,成不了一家子?”

虽说嫁两次,但都没有婆母,杜巧娘对婆媳关系并没有经验。

想起自家娘和嫂子,两个都是别人口中好性子的人,即便如此还是会偶尔发生些小摩擦,由此可见婆媳是难相处的。

坐在床边轻声劝道:“女子心细容易多思,两个没血缘关系的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如同舌头与牙齿,很难不碰到一起。”

“就是亲密如夫妻也会发生矛盾,更何况婆媳,两个家庭出来的,行事做事总会有差异,有些做派看不惯也是正常。”

宋腊梅觉得有理,深吸一口气:“他娘太霸道了,要是讲理也行,可她不分对错全都要听她的。”

对着大伯娘这些话都说不出口,不知道为何对着杜巧娘她就是想说,压在心里太难受了。

忍不住把她要强喂符水的事说了出来:“我把那碗打破,她的眼神都想要吃人,要不是只有两天就能回来我都捱不下去。”

她咬着唇忍泪:“那个家我真的不想再回去了,时时刻刻都是煎熬。”

杜巧娘听后震惊,不敢相信:“符水可不能乱喝。”

之前在老家时,邻居一个妇人久病不愈,家人便请来神婆,也是要喝符水。

先初只是喊着肚子疼,后来竟丧了命,左右邻居都说喝符水毒死的。

宋腊梅心有余悸,一阵阵后怕,庆幸自已把碗打翻了。

若不然……,要是淑惠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想活了。

呜呜咽咽哭起来:“我怎么会遇见这样的婆家?”

杜巧娘拿帕子给她擦泪,当初这亲事她就觉得不踏实,不是亲娘也不好多说什么。

当然这话眼下也不必再说,解决不了一丝一毫,反惹人伤心难过。

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且她和李庆有已生下孩子。

再说女子嫁去婆家,很少有不受委屈的。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