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驸马知错了(234)
“……如此……委屈母妃了。”宁远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同意了这个法子。
“只是事成后他该如何出宫,我便帮不上你们了。”
“事成之后……”章文昭手指在桌上一下下叩着,“交由响叔自己想办法吧,我信他有这个本事。”
“只能这样了。先叫响叔来问问,若是勉强我宁可放弃此计。”宁远不想响叔有闪失。一方面相处这么些时日,他已然把响叔当做自己人,另一方面响叔本事大,他不希望一个得力干将折在这里。
“好,我听你的。”章文昭从善如流。
丽妃看看他二人这般相处,满意地暗自点头,看来家中是宁远做主,至少不用担心自己儿子受欺负。
随即章文昭就将响叔叫来,问他的意见。响叔听罢觉得以自己的能耐,随意闯皇宫是勉强些,但若是离开皇宫,不说易如反掌,顺利脱身不成问题。
有了响叔这般保证,几人放心把计划说给他听,如此商量一番,此事也便暂且按下。
用过晚膳,几人静静等待着,直等到夜黑风高,响叔一手提着锦绣一手提着苏全,几个纵跃消失在夜色中。
第156章 计划成功
浓重的夜,张顺打个哈欠提着灯笼走在一条林荫小道上。
这条林荫小道在永宁殿的后门处,并无其他岔路分支,笔直幽静人迹罕至,顺着这条路再往前走百来米后朝右拐个弯,拐过弯再走百来米,便是四皇子宁秋林所住的朝实宫的后门。
这两段拢共不到三百米的路,往常巡逻全皇宫的侍卫走得少,永宁殿与朝实宫的两位主子默契地各派自己宫里人负责连接自家后门的这一段,完成每天夜间的巡逻。
这条路既隐蔽又无太大用处,极少时候,还能用来做些见不得光的事,因此,这两段路连带宫殿的后门,约定俗成有个规矩,那便是不挂灯笼不点灯,一到夜里,一片漆黑。
唯有当夜负责巡逻的人手中会提一盏灯笼,像是一点幽幽鬼火,若有人恰好在这条路上,见着这点火光就知道该先躲起来了,等巡逻的走了再做事。
负责永宁殿后门这一段的自然是三皇子宫里的太监,今晚轮到张顺。他素来就胆小,每次值夜对他都是煎熬。在永宁殿里面还好,晚上也不是全然漆黑,最怕就是今晚这样被派来巡逻这条无人的小路。
因是小道,这整一条道上只他一个人,往前望往后看,也只有他这一盏灯笼亮着。夏日里虫鸣鸟叫倒是热闹,入秋后一到夜里便万籁俱寂,颇有些沉闷。
恰有一阵风无端吹起,贴着张顺的后颈轻拂而过。张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甩着灯笼勐地朝身后看去,什么也没看到却仍是觉得心中恐惧。
他不由在心里默念几句“阿弥陀佛”,加快了脚步朝前走,想着走完这一趟便回去后门处的门房歇着,等到后半夜再来一次,就能挨到天亮。
正当他疑神疑鬼之际,前方忽然传来细微的动静,吓了他一跳,手中的灯笼跟着勐晃,那点黄光就晃花了,反而什么也看不清。
“……谁?”张顺明知是灯笼的缘故不是他真眼花,但仍是揉了揉自己眼睛努力将它瞪大些,壮着胆子叫了一声,声儿不大,没传多远。
没得到任何回应,张顺咽咽口水,硬着头皮朝前挪动步子。
他把胳膊平举着将灯笼提远,尽可能多地照亮前面的路。
如此走了十来步仍不见有异常,张顺绷着的神经稍稍松懈,暗道果然是自己太过紧张,说不定只是野猫或者耗子在草间发出的声响。
放松下来的张顺步履变得轻快,算算步数,距离到与朝实宫相连的那条道不过二三十米,他步子迈的大一些,便是二三十步就能到巡逻的终点,继而掉头,快快回到永宁殿后门去。
胜利就在眼前,张顺甚至忍不住小声哼哼起不成调的曲子,摇晃着手里的灯笼走得越发轻松。
然而就在他最放松的一刻,忽的一阵风吹灭了他的灯笼,眼前蓦然一片漆黑,张顺顿时被吓得停在原地。
他紧张地咽咽口水,仔细听着周围的动静,好一会儿才从怀中摸出火折子,想要重新点燃灯笼。
但不等他吹燃火折子,就有一道黑影从他前方不远处蹿了过去,离他还有些距离,明显是从朝实宫那条道上离开的。
“坏了!”张顺切实看到黑影反而不怕了,因为那黑影明显是个人,若是鬼,该是白影才对。
他暗道一定是自己的灯笼意外灭了,而自己又没有发出任何动静,误让对方以为巡逻结束,因此才放心地跑出来。这要是他再点燃灯笼,对方一心虚以为自己彻底暴露就可能将他灭口,所以灯笼他是无论如何不能再点了。
张顺也不知那黑影具体要做什么,会离开多久,万一黑影回来时他正走在路上,对方同样可能对他下手。他相信,如果被发现,自己在对方心里,就成了故意探听消息的探子。
来往这两条小路的无非三皇子与四皇子宫里的人,那黑影绝大概率就是四皇子的人,他这算是撞见了四皇子宫里的隐秘,不想想办法恐怕活不过今晚。
“唿!”张顺灵机一动赶忙躲去一旁的林子里,眼下只要他藏好了假装这路上没有人,就一定不会有事。他可以在这林子里熬到后半夜,等那黑影彻底离开后,再点燃灯笼若无其事装作正常巡逻,提着灯笼返回。
幸而这小道两旁的树木繁多,虽已落叶但树干也能为他提供遮挡。他选了个不易被察觉的角落缩起身体,心中一遍遍默念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没想到还真让他给赌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