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驸马知错了(81)
周诚有一口老血卡在喉间,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心情,再开口又是威严的官老爷。
“都散开,此处涉及惨案,若是破坏现场痕迹,本官必将以罪论处!”
周诚是个年近五十的中年男子,身宽体胖,常年在高位练就的气魄不一般,这一声喝中气十足且道明其中利害,百姓们虽没被吓退,但还是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将包围圈子扩大了不少,窃窃私语之声也低了下去。
很快有家丁追出来,给周诚带来了鞋,周诚让家丁守在大腿旁,自己得以回屋换衣裳。同时,他吩咐了家丁去长京府把衙役们都叫来,该封锁现场封锁现场,该验尸验尸,该驱散百姓驱散百姓。
等周诚洗了脚换好衣裳再出来,衙役们已经将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围观百姓不见了,那条惨白的大腿也送回了长京府。
只可惜消息瞒不住,府尹家门口惊现骇人尸块之事,已经传遍了长京城。不管是谁这么做的,周诚知道,能传遍长京城且不是什么好事,皇帝很快就会给他下死命令了。
与此同时,礼部衙门门口,同样的场景再度上演,只不过礼部衙门可不在百姓们常经过的地方,只有一两个人远远看见一眼,更多的是被前来上值的官员目睹。是没在民间传开,但在六部内却是传遍了。相比起在民间引起的骚动,礼部门口的事,更先被皇帝得知。
宁长启的人办事不利,乱坟岗的尸块重新出现在京城,出现在对他们极为不利的地方,他们昨夜去杀人的没杀死反被捉,今天也没及时抓到放尸块的人,而最可笑的是,宁长启竟然是在皇帝之后才得知了此事,并且不是从手下口中得知,而是在御书房,从皇帝口中得知。
回想刚才在御书房,他、三皇子宁平江、礼部尚书、长京府尹、刑部尚书五人都在,皇帝意有所指的一句“若有冤情为何特地避开了刑部”,着实让他后嵴发凉。
礼部尚书正好是三皇子宁平江所主管,宁长启很难不怀疑这是宁平江故意为之。可这么做是在太过明显,宁平江真的会为了扳倒他用礼部来做文章?可若不是宁平江,又会是谁?宁长启最是清楚,这件事真被揭开,他不死也得掉一层皮,这诱惑何其大。
当务之急还是先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何事,宁长启生怕事情还有变故,急匆匆回宫去。
等回了宫,从早已在他殿中等候多时的手下那里听到了昨夜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不知道究竟是谁所为之后,宁长启当即便气得将人揍了一顿。
被揍的便是早早进宫的紫衣男子,只可惜他进宫早,宁长启却更早一步被皇帝叫走。
他还不知道,等他回到自己的府邸,将等来昨晚被捉今早又被放回来的人,这人将带给他更令宁长启气愤的消息,那便是对手的挑衅。
*
齐镇小归小,宁静祥和,昨晚的风风雨雨在这一刻被抛至脑后,章文昭同宁远漫步在齐镇,那些缠着他们的孩童早被各家父母叫回去吃午饭了。他们难得清静,在路边找了家店歇脚,在阵阵微风和不知何处飘来的悠扬民间小调中,等来了匆匆赶来的阿宝。
“少爷,原来你们在这儿啊,客栈已经找好了。”阿宝丝毫看不出奔波一夜的疲惫,他小跑过来,像是与章文昭分别不久。
“谁叫你动作慢,让你去找客栈竟找了一上午。”章文昭顺着他的话说。
“少爷冤枉!我早就找好了,是出来后找你们找了半天,也不知你们去了哪里。幸好镇子小,不然只怕找到晚上也未必找得到。”阿宝满是委屈道。
“竟还是我的错了?”
“小的不敢。”阿宝吐吐舌头。
“好了,既然已安顿下来,便先回客栈看看吧。”章文昭瞧着宁远明显疲累的脸色,给店家留下银子便由阿宝带路,三人先回去客栈。
阿宝选的客栈是僻静处的一家,客栈里没什么人,冷冷清清的,正合了章文昭的心意。
一进客房,关起门来,阿宝便先说起正事。
“驸马、殿下,事情已经办妥了,我将那人藏在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还给他下了点儿迷香,保证他今日一早才会醒来,那时候我早就离开京城了。哦,青禾哥那里我也去过了,正好青禾哥也有信要给您,我想着或许也与此事有关,便一并带来了。”
说着,阿宝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给章文昭。
信封打开,信上的字迹却不是青禾的。
阿宝守在一旁,章文昭将信摊在桌上与宁远一同看。
“是胡元写的。”章文昭先翻到落款处,看到了胡元的名字。
第73章 好多事情(一更)
胡元的来信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除过开头一段是寻常问候外,之后的内容满满当当都是章文昭需要的东西。为了混淆视听,胡元信的开头称唿,特意写的“张贤弟”,信的内容也有所处理,要经由一定破译才能看出全貌。
章文昭不禁感叹,“胡大哥做事深得我心。”
宁远深以为然。
不过半月,胡元就查到不少东西,而且还不止一件事。可以说他简直预判了章文昭关心之处,连许多章文昭还未曾提及要他查的事,他都查出了点儿眉目,这大大节省了章文昭再给他写信一来一回要花费的时间。
信上的内容拢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先是胡元惦记的,章文昭在锦州的故人。
“?”宁远看到此处瞥向章文昭。据他所知,章家祖籍不在锦州一带,章文昭有什么故人在锦州,他却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