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出淤泥而全抹匀(221)+番外

作者: 气鼓鼓 阅读记录

苦尽甘来,感受到亲人关怀的桑灵倍感欣慰。

可是…

可是宋言亦呢?那个知晓她苏醒定会陪伴在侧之人,去了何处?

撑着虚弱的身子,桑灵抬着头在殿中眺望,可找了许久均未看到心中所念之人。

知晓她在找什么,裴逸虽不忍还是告知了真相:“宋言亦…他…失踪了。”

“五个月前的凤城一役,他被苍执竟的人马重伤后便不见了踪影。”

什么?!

桑灵猛然坐起,又因身子骨太虚弱无力地瘫倒在榻,望着素白的榻顶她的双眸一点点失焦。

宋言亦失踪了,他怎么会失踪…他身处危险之中时,裴逸与孙老头明明已赶来支援。

打击过大,桑灵头晕目眩双眸发黑,再度晕了过去。

再次苏醒后,桑灵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搜寻,她派了许多将士四处查探亦亲自去了凤城外的战场一厘一寸的寻找,甚至去了埋葬将士的坟场,一个墓冢一个墓冢地查看。

但毫无所获,宋言亦彻彻底底消失不见了。

战乱初歇,百废待兴,百姓们急需一个可以引领他们走向富足康乐之人。华京归入乌思舫后,本就该由乌思舫的人接管,加上桑灵确有治国之材,故而被众人推上了乌思君主的高位。

但她的心之所向,并非至高无上的皇权。

“父王不想当这天下的君王了吗?”

桑灵将玉印递给桑榆,他淡然一笑又推了回来,“在狱中这些年岁,我思索良多,我生性不喜争抢,太过仁慈只能安内无法攘外,并不适合做这乱世的君主。”

桑灵无可奈何,又将玉印推向身侧之人,

“那潘管事,这玉印给…”

她话还未说完便被无情打断,

“别别别,我可毫无治国之才,将这君主之位给我乌思过不了几日便要亡国。”

“可是…”

桑灵本想再劝劝,可潘管事一溜烟跑没了影,让她出口之言硬生生咽回了肚中。

她不得不看向立于自己身前的潘卓,

“潘卓,要不…”

哪成想她连出口之机都无,

“桑灵,你住嘴,想都别想。”

“潘卓!”

桑灵恶狠狠地瞪了潘卓一眼,而后果断地收回玉印。别说他不要,此时此刻就算他跪着求她,她亦不会给。

如此可恶之人,如果给了他玉印,他当上乌思君主的第一件事,说不定就是报昔日之仇将她头砍了。

而今这玉印谁都不想接,桑灵拿在手中只觉烫手…

“阿姊,我已按你所说让将士们先协助百姓修缮被战乱损坏的水渠。”

正在此时,一袭靛蓝锦服的裴逸自殿外步入。可以站起来后,桑灵才发觉他身高腿长,整个人近乎高了她一个头。

书中的裴逸爱慕名利,野心勃勃,一生所盼皆是成为万民的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是他残忍自卑,心性暴虐并非一个好君主。

而今的他,不知是双腿可以直立后重拾了自信,再无那些卑微不甘的心思,还是在哭魂岛相处的那些日子,她真的改变了他。他的心性已然改变,不仅愿意引领自己的四十万暗兵来营救她,甚至甘愿将所有将士都归入乌思。

如此想来,他已没了过往的痴迷不悟,似是可以委以家国重任。

“阿逸。”

桑灵轻唤了一声,裴逸便乖巧行至她身前,她还未来得及出口,他便率先询问出声:

“阿姊,修缮水渠之后是否是鼓励百姓兴旺农牧?那经商呢?”

桑灵温柔一笑,为他解惑:

“民以食为天,前期政策偏向农牧,待百姓不再饥寒交迫,皇家亦有存粮度饥荒时,才可鼓励经商。”

裴逸连连颔首,蹙眉思索一会儿后又有了新想法,“乌思疆域宽广,地界不同百姓重建家园的步伐也不同,我们是否可以分城池推行兴农经商之策?”

“自是可以。”

对于眼前人之言桑灵颇为认可,如此看来,摈弃自卑脱离执迷不悟后,裴逸聪慧又有谋略,确实可以委以重任。

若中途有失偏颇,有父王在身侧提携,定能避免他误入歧途。

“阿逸,”桑灵将手中的玉印放在了裴逸掌心,“在哭魂岛时,你说你急于找到乌思舫主密信是为了早日让百姓脱离苦海,而今如你所愿。”

“我不要,我只想守在阿姊身旁。”裴逸连忙推阻,言辞颇为坚决,

“我才不要这玉印。”

桑灵叹了口气,轻声劝慰:

“阿姊永远都会在你身侧,即使相隔千里万里,若你有难,若你需要我,我定会远赴山水前来见你。”

不论眼前人如何劝说,裴逸仍旧满目执拗,他低垂着脑袋,哑声询问:

“阿姊为什么不愿留在皇宫,是为了宋言亦吗?”

桑灵不作遮掩,回得坚决:

“对,我要去找他。”

而今宋言亦踪迹不知,她万事无心。

瞧着她温柔却坚定的眸眼,裴逸自知劝阻无济于事,不情不愿接下了玉印,可仍难忍下心中的芥蒂,

“阿姊必须时常回来看我,不许因宋言亦那小子对我置之不理。”

“怎会,”桑灵哑然失笑,十分温柔地安抚眼前人,“你是我的七皇帝,我们是骨血至亲,每逢团圆佳节,或者阿逸何时想我了,我都会回来。”

还要将宋言亦一同带来,让二人多相处相处,早日消除隔阂。

“阿逸,我知晓你心中有未说明的野心,做帝王需要这份野心,但也需仁政爱民,万不可辜负阿姊的厚望。”

听闻桑灵的嘱咐,裴逸认真点了点头。随即眶目泛红,目中布满不舍,她此去路途艰险,离别后不知何时再见,他多想守在她身边,可是他的阿姊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