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女配剧情后我成了团宠[穿书](258)
“这便是上一场昆仑浩劫的起源。”
一直以来,在昆仑公认的说辞中,玉蝉真君都是浩劫中第一个应劫之人。而之前虽然抱朴一宗有人站出来,公然指认,就是叶玉婵撕裂周天大阵,导致了浩劫。但那也只是一个堕魔之人的一人之言,做不得数。
而现在,又有一个叶决站出来,像是正面回应了之前对叶玉婵的指认,但又辩称她并不是导致周天大阵破碎之人,反而是揭发周天大阵已经被人毁坏的预警之人。
但同样的,光凭叶决一面之词,这个说法是不可能被认可的。而单凭一片破碎的地脉之心本身,也同样说明不了什么。
很多人也还没有领悟到叶决话中的暗指,面上神色依然激愤。甚至还有人在怀疑这片地脉之心的真伪,怀疑叶决的用心。但不待旁人反对,叶决指尖轻弹出一道太阴法印。
白玉一般的地脉之心残片,在太阴之力激发下,散出莹莹光绦,将其真实映照下的内容显现。所有人终于看清:
那地脉之心的残片上,印着一处冥台的根基形制,而那赫然就是如今寂灭灵台的根基!
而叶决此刻,也正是在以这颗地脉之心,绕开玉秋仙府禁制,直接驱动地脉之力,合入三界三才之阵。
至此,这地脉之心的真伪,再无人有任何疑惑。而这残片上,映出的寂灭灵台的根基形制,也成了对叶决之前的话,最强力的印证。
同时,从这残片上还映出了半句残言:
【……勾连魔塬,图谋灭世,以渡量劫。】
事情到这里已经很明了了。
当年事发,玉蝉真君当机立断,自剖地脉之心出逃。
她将映照着她自创的、可以隔绝因果命数影响的冥台的残片,作为可以在道君手下庇护昆仑的应对手段,留给了后人。同时,也将自己查到的真相,作为遗言,记录下来。
只是,道君之下,万法皆空。若是玉蝉真君在遗言中,提及一位半圣名讳,那就必定会被那位半圣,通过因果勾连追到。纵然是刻在地脉之心上,借助地利遮掩,也只是让道君多花些许功夫推演,藏不住的。
所以,她的遗言中隐去了真凶名讳。
而玉蝉真君到底没能逃过道君追杀,成了上一场浩劫中第一个“应劫而死”之人,无法再亲自指认。
但如今,也并无所谓了。
在玉蝉真君死后,她留下的、本是为了庇护昆仑而创的冥台,到底也没能逃过道君搜检,如今已经被改作寂灭灵台。
而此时想来,这寂灭灵台,在收拢真人以上境界者死后因果灰烬,作为周天大阵的镇压之余。也断绝了其他人通过回溯因果,顺着这些人的命数偏移,往上追查到真相的可能。
要不是有寂灭灵台的隔绝,林九歌道君在段絮道君执念化为凶兆之际,无论如何也能根据这些生死因孽的偏移,查出真相的。
当然,反之来看,如今这明晃晃的寂灭灵台,也就成了如山的铁证。
那位将玉蝉真君所创冥台,改为了寂灭灵台的鸿都道君,
也毫无疑问就是玉蝉真君遗言中,隐去名讳之人了。
当初叶决真君归来时,直接发宏愿引动三十三位先圣遗志,将寂灭灵台作为成道道基之举,此时再看,也是别有深意的。
他是用这种自毁前程的方式,在鸿都道君手中,生生夺下了寂灭灵台的权属,保住了这片本是玉蝉真君留给昆仑的遗泽。再凭此为依托,去展开对抗鸿都道君的谋划。
而从叶决真君夺下寂灭灵台的决然中,鸿都道君,甚至是林道君,应该就已经意识到某些东西了。
今日这一场诛圣之局,应该就是从叶决真君归来之际,便开始在多方之间暗流汹涌的谋划了。
果然,只听叶决继续道:
“悬济宗为旁支别府,却和诸宗都有来往,故被鸿都道君选中。这一脉之人多被魔塬之力浸染,心魔不绝,引章自生,随时可以为鸿都道君催动,沦为他人棋子而不自知。
“抱朴真君主持宗门,也应该是昆仑继玉蝉真君之后,第二个隐约察觉到鸿都道君谋划之人。”
第135章
叶决话没有说尽,不过,只从“隐约”二字,昆仑上下都已经听懂了。
抱朴真君是和叶玉婵一样,早就察觉到昆仑有问题。但他比叶玉婵聪明些,没有选择穷究招祸,而是一直放任,甚至有默许乃至暗中配合之意。如此,他方能自保。
而他自爆元胎之时,鸿都道君像是已经在意料之中,想来鸿都道君也是清楚,抱朴真君多少也是知情的。他们之间应该一直有些不言明的默契在。
不过,抱朴真君到底是用一死,证明了自己昔日半遮半掩的放任,只是在屈服忍耐。而一旦等到了时机,不论机会有多么渺茫,他都果断激烈地赌上了自己的所有,向鸿都道君发起了决死复仇。
用如此慷慨激烈的一死,来为道君相争拉开序幕。且从结果看,他的牺牲也确实成功的隔绝了鸿都道君的退路。如此,抱朴真君也真配得上是他自叹的那一句,此生不枉了。
昆仑众人因为叶决话中的暗指,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而叶圆圆在一边,对比着剧情,却是比所有人,看得更明白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