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宋长公主(181)

长乐郡主也纳闷,自家儿子什么性情她还能不知道?

主动求取吃苦,简直闻所未闻。

但事实就是如此,小侯爷跟母亲道别,骑上骏马便往军校方向跑。

而如小侯爷这般的,还不只他一人,一众汴京城内的纨绔们,齐刷刷的跑路。

儿子跑了,汴京的贵富都懵了,不是说军校吃了苦头吗?

原本想着出来后好好给补补,结果才半天的时光,居然全跑了。

这些贵妇们凑到一起后才发现,无一例外,当初被强抓去军校的纨绔们,都自己主动回去了。

换了以前她们必定难以置信,毕竟自己养的孩子自己了解。

娇生惯养长大,那是真真的一点苦头都吃不了。

可为什么,明明军校吃尽苦头,还会愿意回去呢?

贵妇们都难以理解,唯有去过军校的老爷们清楚,那地方是真的好。

要不是他们年纪大了,军校不要。

但凡年轻个二十岁,他们也愿意去啊。

小侯爷在路上,就遇上了好些个小伙伴,见到对方的那一刻,先是尴尬的摸摸鼻子。

然后这才相视一笑,欢快的催促马儿快跑。

他们还想赶上晚饭呢,别他们不回去,食堂不错他们的份!

换了以前,若是告诉他们,有一个地方,训练辛苦,没有仆役可以使唤。

估计打死他们也不会去吧?

现在主动前往,好在大家一起,倒也不会觉得自己离谱。

赵小宝在隔壁医学院,就听说了这个消息,忍不住笑了。

总算,不算是那么的无可救药。

“殿下可放心了?”顾景辰笑着说道。

“放了一半吧。”赵小宝觉得,放心什么的,还不能放的太早,谁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要知道她阿兄顶着压力,抓的不少的纨绔,可都是皇亲国戚。

一个个的,好些都是赵祯的长辈,真要闹起来,很难不放了那些纨绔。

真要那般的话,他们就真的功亏一篑了。

大宋不需要这么多祸害百姓的纨绔,真正为百姓谋福利,才是多多益善。

要知道这帮纨绔,等他们长大成人,就会被举荐,然后轻松的成为朝中官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官发财那都是标配。

等他们位高权重了,结果会是造福百姓吗?

赵小宝是不相信的,唯有被她的军校淬炼过,还有那么一丝的可能。

所幸他们赌对了,这帮人确实不是无药可救,经过训练,已经有了初步军人的模样。

七月份其实有一些热了,没有那些工厂的污染,这个时代的天气相对凉快许多。

即便是炎炎夏日,也不会达到四十度的高温。

三十度都算是多了的,但站在这日光下,纹丝不动的军人。

谁能想到,不久前他们还是各家宠出来的,且还斗鸡遛狗的纨绔子弟。

一个个被骂将来没出息的人,如今却是已经能够站姿笔挺,事实上,连同他们的功课,也都有所进步。

这也是杨排风他们没想到的,纨绔好像,也没那么难教。

在军校,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先生。

所以在这里只需要识字即可,然后学到的,就不是那些之乎者也。

军校当然是兵书为主!

但也需要他们明白,兵书上都写了点啥。

文盲在这里可待不下去,为了追上课程,之前不爱读书的小侯爷,都开始发愤图强了。

没办法,不认真点,压根听不懂。

要是以前跟那些好读书的也就算了,这群跟他一样不爱读书的纨绔,比他强?

绝无可能!

虽然在赵小宝看来,那就是一群菜鸡互啄。

架不住这群家伙,自己还挺开心的。

焦月娘倒是松了一口气,作为军校的主任,她可是把控着军校内的学习方向。

纨绔们的学习成绩来了一个飞跃,郭清悟十分的得意,“瞧吧,我就说这么弄能行。”

“还得是您啊。”赵小宝竖起大拇指来。

当初建造军校,她就跟郭清悟提起过,让她来发挥所长。

最近打着上温泉山庄休养的旗号,她们就过来军校。

不少折腾纨绔的主意,可都有她的一份功劳。

郭清悟早看那帮臭小子不顺眼了,仗着自家是大官,要么是皇亲国戚的。

就能在汴京城里横着走了?

休想!

不给他们一点教训,真不记得自己姓什么了。

如今柴家都离开了汴京城,之前陷害长公主一事,即便调查出来,宣慈公主是无辜的。

但架不住柴家也没多干净,还了宣慈公主的清白,也直接离了这皇城的中心。

至少命保住了,柴家想再尚个公主的梦想破灭。

想再回来,怕是要么读书参加科举,要么就是上战场,立些军功了。

无论是哪一种,对柴家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

每年科举的难度都在稳步提升,毕竟这一年年的,比先前更有经验。

也就是现在比较缺人,不然赵小宝都想提议,三年考一次。

不然太折腾人了,大宋科举解试、省试和殿试这三样,每年到了秋天,各州开始进行考试,到了第二年春天,由礼部再考核。

每年都要科举的话,简直连轴转,想累死谁呢?

而且老赵家还十分喜爱,创造神话。

也就是招收天才儿童,只要是有才名的,都可以送到京城来。

合格的就留下,不合格的也没关系,保持鼓励。

天才固然是好的,但这种情况下,好心办坏事,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