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就是心太善了。”杜琼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只要不是在皇宫大内。
以她现在的地位,还有赵恒庇护,赵小宝想要一生顺遂,也不是什么难事。
善良就善良吧,总比又蠢又毒来得强。
赵小宝并不知道,来自亲娘的评价,她一心只希望,能让流民顺利过冬。
流民没有温暖的房子,没有存粮,更没有银子。
建造起来给的流民居所,最起码能够遮风避雨,不用担心被冻死。
不像本地农户,各家各户都有新挖的地窖,里面放着各种的食物。
山下最受欢迎的工作,还得是养殖场。
有赵恒的资金投入,建造了最大的房屋,那都是用来养猪的。
出生几天的猪崽,被带到养殖场,手起刀落!
甚至还没啥感觉呢,就再也没有俗世的烦恼了。
专门在大内干这个的太监们,也是傻眼,谁能想到,年轻的时候给人咔嚓,年纪大了,以为要没饭吃了,轮到他们给猪嘎蛋了。
这再就业,简直无缝衔接!
对于这些老太监们,赵小宝也是给人家优待的。
每天好吃好喝的,工作量也不算大,时不时的嘎个蛋而已。
比在宫中提心吊胆伺候人的生活,这里简直堪比神仙日子。
老太监们都清楚,这一切都是福公主为他们带来的。
他们这都算得上有善终,不像某些太监,现在看着风光无限。
等到时候换了新帝,怕是连小命都保不住。
赵小宝对这些太监还是很不错的,时不时的,就让人送些东西来。
这可都是她的大将啊!
以后扩大养殖场,都要靠他们才行。
赵小宝围观了一次,很是满意。
这技术,每次都能做到稳准狠,小猪崽几乎都没多少感觉就被嘎了蛋。
不愧是专业嘎蛋的!
快快长大吧!崽崽们!
变成好吃的猪肉,庄子上才能过一个丰年。
庄子上的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荤腥,能吃饱都算不易了。
第30章 下江南啦
这道观附近山下的庄子,百姓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
就是那粮食,赵小宝都是以正常价格收购的。
一开始庄子上的农户,都会将多余的粮食出售。
现在却是会多藏一些起来,毕竟这年头环境不好,留点吃的,才更有保障。
庄子上的管事的,并不会强迫农户售卖粮食,公主可是吩咐过,这都是要自愿的。
天气逐渐的转凉以后,杜琼真就拘着赵小宝,不让她随意下山了。
好在她身边伺-候的春桃夏竹她们,还是可以下山的,不然会有好些不方便的地方。
杜琼真屋内,点着碳火,室内一直保持在令人舒适的温度上。
而她本人,搂着闺女读书。
享受这难得的亲子时光,这个时候,伺-候的人也都保持安静,不去打扰二人。
“道长,公主,下雪了。”宫女从外面进来,小声的说道。
“希望这雪,不要下个不停。”杜琼真摸了摸孩子的脑袋说道。
赵小宝疑惑的仰起头来,不解,下雪不是好事吗?
都说下雪以后,这土地里的虫害也能减少一些。
“你还小,不懂,这下雪过量了,也是会成灾祸的,百姓已经够苦的了。”杜琼真解释的说道。
然而这场雪,并没有如杜琼真希望的那样,下了个不停。
光是传来的消息,汴京城外不少农户的房子被压瘫。
也就是他们山下的村落,情况要好上一些。
都是趁着天气还没冷下来,新建的房子,一些老房子,也顺便加固了一下。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呀?还有多少的碳火。”赵小宝开口询问起嬷嬷来。
“回禀公主的话,粮食暂时还是很充裕的,山上的粮仓是满的,山下也还有三个粮仓。”嬷嬷拿着账本说道。
“那就匀出一个仓库的粮食,分给附近遭灾的百姓。”赵小宝点点头。“那棉衣也取一些送去。”
她知道,光是粮食远远不够。
“是。”嬷嬷见杜琼真默不作声,这是默许的意思。
“我儿真能干。”杜琼真狠是欣慰,她之前便觉得这孩子善,就怕她善的做傻事。
现在看来,她闺女聪明着呢。
先保障自己才会去帮助别人,以他们这样的身份,庄子上的百姓,都是他们的责任。
入冬之前,早先种植的棉花,就全部采摘完成,一部分做成了棉布。
而还有一-大半棉花,被做成了棉被、棉衣棉裤等等。
分发给山下的百姓后,赵小宝的喜爱值疯涨。
他们从未体会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是什么感觉。
在火炕还没烧起来之前,可以盖着厚实的被子,等下了雪,便开始烧炕。
赵小宝也给她便宜爹爹送去一份,当然不只是被子。
那多寒碜啊!
她爹可是皇帝,缎面的被子,一面是棉布做的,贴肤会感觉细腻舒适。
还有坐垫,床垫等等,全是棉花做的。
当然了,意思意思,皇后刘氏也有。
不像她哥赵祯那么多,从头到脚,赵小宝给赵祯来了一个全套,内-衣裤都是棉的。
听说差一点被皇后嫌弃不让用,还是赵恒出面,这才落回到赵祯的手里。
她哥也是不容易,被那刘娥管着,不像她,在外头自由自在的。
这雪灾勉勉强强的度过,赵小宝就收到来自赵恒的赏赐。
开春以后,汴京城附近的各地,纷纷开始种植玉米,量不算大,不是不想,而是想要种子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