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美食盲盒(18)
她想离开何观的冲动已经被现实消磨了一些,忍不住在脑子里幻想未来。
昨天幻想的时候,李华想的全是以后的美好生活,出去打工挣大钱,找个更加好,愿意疼她的男人。
今天的她悲观了一些,想的更加现实了。
她没什么文化,也没一技之长。
就连长相都比何家这两个小姑娘差上许多。
似乎除了种地这件事,就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了。
像她这样的人,外头恐怕一抓一大把,想要出去打工赚钱,真能赚到钱吗
李华从未出去过,难免心中忐忑。
她一时愣住了,连厨房的声音什么时候停了都没发现。
“二婶,吃饭了!”
何婷婷叫了一嗓子,才把她的神叫回来。
“哎,来了。”
脚才刚踏出门,李华的鼻尖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她在何家的矮饭桌前坐下,盯着桌上那一大盘青椒肉丝咽了咽口水。
“婷婷,你家的条件不是不好吗这得多少肉啊!”
李华话虽这么说,真动筷子的时候却没客气,直冲着肉去。
“没事二婶,你放心吃吧,今天第一天出摊成功,咱们庆祝庆祝。”
何婷婷压根没在意这些,随意回道。
李华吃了一口。
肉丝入味的同时带着微微咬劲,青椒的火候掌握的极好,咬下去的同时,竟然还有种爆汁的脆嫩感,后劲带着回甜。
这一口实在是香,李华忍不住抬起头来看了何婷婷一眼。
“婷婷,你做饭真好吃。”
而后她又想到了自己几十年都没长进的手艺,接着重复了一遍。
“你做饭真好吃,比我好吃多了。”
只是这次,语气十分微妙。
第9章
何婷婷抬头看了她一眼。
从李华的表情中看出不对,缓缓开口。
“二婶,你有没有想过离婚之后要做什么”
这句话切中了要害。
李华正为这件事发愁呢,听何婷婷提起,眉间染上忧郁,“我琢磨着出去打打工,也不知道市里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肯定有合适的地方。”
现在正是经济发展的关口,所有行业都蓬勃向上,吸纳人才,只要肯做肯学,不怕找不到工作。
就算是李华这样,没有文化只有力气的村妇,到了市里头,也能从基层开始学起。
李华没被这句话安慰到。
她只觉得这位侄女敷衍,明明去过外地,却不肯给她支一支招。
“嗯”了一声,道:“何观这狗东西不会轻易离婚,工作的事等想办法离婚之后再说吧。”
见她不愿意提,何婷婷便没再多聊。
昨日摆摊的时候,她找郭壮了解过几句,大概摸清楚了在学校门口摆摊的时间。
想要赚钱,摆摊就要把握住关键的时间。
郭壮的父亲跟他一起干,专门负责早上卖早餐。
卖的东西简单,每天只用骑着自行车带着一锅粥和咸菜丝就够了。
到了九点,郭壮就去换他,在固定摊位的地方摆好桌子。
他做的是面条生意,卤子都是在家准备好的,等客人来了,在摊上煮一把面条,浇上卤子就好。
郭壮年轻,也想着趁年轻多赚点钱,摊就一直摆到晚上八九点才收。
这年头的公共设施还没那么完全。
回村的一路上,只有大学门口那段路有路灯。
昨天何婷婷临走前,郭壮特意找她聊了几句。
“你要是晚上也想摆摊,就和我一起收摊回去,咱们一块儿走,路上有个照应,人多也不怕遇上坏人。”
这年头在外摆摊挣钱,是很容易被人盯上的。
何婷婷接纳了他的好意。
她记下这份恩,琢磨着要送些什么给他才能还上这份恩情。
这件事不急在一时,何婷婷暂且放在心中。
现在更重要的是明天出摊的准备。
何婷婷不打算一直卖包子。
盲盒里抽出来的东西每天都是不同的,她要用上这些东西,将摊位固定卖包子不是个好的选择。
反倒是能变更菜品的盒饭更加适合。
这年头的塑料制品还不像几十年后那样多样,想要买饭盒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价格比较高的铝制饭盒,另外一种则是一次性发泡饭盒。
何婷婷手上的现金十分尴尬。
买不起大批量的发泡饭盒,用铝制饭盒,成本又过高,大学生消费困难。
她思来想去,一拍手,干脆不买了。
效仿大学食堂的做法,用塑料袋打饭就好。
这样只需要买几个分装菜的大锅就够了。
丽丽一直在帮她的忙,主动刷完婉,又把明天要用到的不锈钢盆刷了几遍。
等盆在光下也看着锃亮,她才收手。
“姐,明天咱们几点去啊还是那个时间吗”
“不,明天咱们晚点去。”
这年头的人比较习惯正点正餐,课间出来吃饭的学生并不多。
如果卖盒饭再争十点的时间,等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菜就彻底凉了,影响风味。
与其那样,还不如专心对待十二点的客人,让这个时间的人全都吃的舒服,吃到风味最佳的菜。
打定了主意,何婷婷熄了灯,进了东屋。
屋里的李华已经早早躺下了。
等何婷婷和丽丽躺下,她转了个身面对她们。
“婷婷,我这几天在你这住,麻烦你了,要么我替你家理一理院子里的地吧。”
何家的院子不大,刚好十平米。
何景在世的时候,只留了中间一条路,两边的地全都翻了,一边造了鸡笼,养了两只老母鸡,另一边种了点菜,供自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