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安帝静看他片刻,方道:“何事?”
“母妃与皇奶奶情同母女,皇奶奶过逝,我母妃伤心欲绝,一心想跟随皇奶奶而去。可她怜孙儿身子孱弱,将将成亲不久,她又不想枉为人母,不放心弃病子而去,皇奶奶在世时,最恨为妇不义者,为母不仁的女子,她不想做皇奶奶最不齿之人,可无奈皇奶奶已去,她已跟着心死,母妃只想余生伴于皇奶奶皇陵之前,孤生与皇奶奶做伴,盼与皇奶奶生亦为母女,皇奶奶走了,她作为女儿,还能与她余生同相伴。”
卫诩泣不成声,躬身一一道出。
这厢,老八王爷震惊侧目,顺安帝往身边望了一眼,看到吴英朝他点头又摇了下头,他回过头来,道:“你可想好了?”
交出凤印,去皇陵帮皇后看墓,这宫中没了一个掌凤印的太子妃帮他撑腰,他可想好了。
“孙儿想好了,”语毕,卫诩浑身软弱倒下,他软软倒在地上,再也流不出那泪来,他脸贴在石头铺就的冰冷地上,“就让我母妃陪皇奶奶去罢。”
如此她还能留有一条命,而他的生死,他梅娘的生死,就由他来争吧。
第99章 少年生华发,该是活得有多苦。
顺安帝回首,看向皇后的棺木。
她一个人去了,是该有个人去陪着她。
他静默无声,老八王爷用眼角余光瞥了他一眼,两手交叉躬身站于他身后,亦不声不响。
这厢站在侧边的吴英走向卫诩,扶他起来,轻声道:“陛下想和娘娘再呆呆,您随奴婢出去罢。”
卫诩眼带感激,朝他颔首,没用他再搀扶,恭敬倒退着安静地退出了内殿灵堂。
那份恭谨知趣,倒也有些以前太子妃的影子。
皇后多年的冷遇,让太子妃对太子百依百顺,生怕落了和皇后一样的下场,末了,却连皇后都不如。
皆因人不同。
太孙和太子也是大大不同,不受宠的孩子,总是要听话些,可听话是换取不来宠爱的。
太孙也是心知肚明。
不管事后太子知情是雷霆大怒,觉得这儿子胆大包天,竟敢算计他,还是觉着虎父无犬子,为生出一个有计谋的儿子欢喜,可就陛下的心思,太孙这招以退为进,是顺了陛下的心的。
陛下顺心,当奴婢的也就顺心,吴英慢步跟着他跨出了门,鹰眼扫了一眼那藏在殿角缩成一团的太监,收回眼来,负于卫诩身前道:“您去好好跟太子妃请个安罢。”
也就是说,这次他母妃的命保住了,卫诩朝他感激一颔首,“谢公公。”
内宫深处,一家的人,皇长孙活得如此卑微,这绝不是太子的功劳,太子这些年是愈走愈偏了。
这次非要收拾太子妃,莫不是打的让王夫人掌凤印的主意?吴英心觉自己这猜测离谱,可又觉着,他这想法怕也不是错的。
“去罢。”这深宫里,不是谁占着理谁就能活得下来,以往陛下没对这个病长孙多用心,也是想看看这孩子能不能活得下来,皇宫不需要一个命不久的皇子孙,天下更不需要一个连命都活不长的统治者。
如今活得这岁数了,就看他有没有那个命,熬得住他父王。
陛下在看,吴英跟也不宜在这种纷争刚起端倪的时候,跟这个命中注定要跟身为太子的父亲斗的太孙亲近,在其面前当个心善好说话的老太监足矣。
“谢公公。”
吴英进去了,卫诩转身去寻母亲媳妇,转身之际,只觉眼前天昏地暗,只见一片黑,脚也软绵找不着力,就当他直觉倒地之时,他被人从下往上扶住了。
鼻边一片暗香,他听下方那扶住他的人,软软香香的喊了他:“诩儿?”
卫诩睁大眼,被她扶住起来,眼前的人儿愈见清晰,梅娘的脸出现在了他的眼里。
她的眼睛红肿,卫诩想朝她笑笑,跟她说他来了,没有什么事可烦心的了,可一想他身在凤栖宫里,皇祖母将将去世,他把笑掩了下去,只顾看着她红肿的眼睛,还有腥红的鼻子。
除了这两处,她小脸煞白,嘴上也毫无血色。
卫诩心如刀割,他扶着她的肩站直起来,朝涌过来的李明和小杨子摇了下头,和她低声道:“牵我过去。”
他要站着过去。
他还能活很长的时日,替他的母妃和太孙妃撑着这腰。
“是。”
刘湘此时在外殿的椅子上落坐。
外殿此前涌进了两批人马,一批带刀侍卫,一批腰间挂剑的执剑太监,两批皆是皇帝的人马,来的人不多,一边三人,可就这来的六个人,快速站立于外殿两侧后,那些频频出没凤栖宫的人马瞬间少了不少,便连进出的人皆放轻了脚步。
他们没来之前,刘湘只觉寸步难行,她位于内宫人马来往攒动的外殿,只觉往前一步,往后一步皆性命难保,她躺于儿媳妇怀中流着泪,哭过半晌,已不知那掉出的泪是为先人已逝,还是在为自己流。
儿子过来打破了僵局,刘湘殷切望着他走了过来,只见他一过来就跪到了她腿前,双手握住了她的手,不等她惊讶他的手冷如冰,只听他抬着望着她道:“母妃,孩儿将将与皇爷爷请命,让他成全您服侍皇奶奶的心愿,去给皇奶奶守陵。”
刘湘瞪大了眼。
“是孩儿跟皇爷爷说的,母妃?”卫诩看着眼前脸色血气尽褪,呆若木鸡的母亲,只觉他被刀子杀过的心硬得跟铁石一样,他直直挺着腰,不放过他母亲脸上每一处细微的神色,那些闪过她脸上的绝望茫然痛苦,她每一处神情的变化,就像尖刀射进了他铜墙铁壁的心,镶在他的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