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佩后(246)

可姑姑摇了摇头,说再等一等,没到时候。

佩梅自此便隐隐觉着,姑姑在等死,还在等着用自身的事,给她和诩儿谋一点出路。

对姑姑,佩梅唯有敬爱与心疼。

她端了面条进去,姑姑在床上一动不动,佩梅过去放下食盘,又坐到床边喊了姑姑两声,姑姑也没动静。

姑姑如今昏迷的时辰一日比一日长。

“姑姑,姑姑……”

有人在唤她,唤了好几声,声音甚是熟悉,似那日夜照顾她的小娘子,丁女从昏迷中醒来,睁开眼来,看到那秀气的小娘子小脸上霎时漾天真可人的笑来,这让她的胸口一热,昏沉的脑子,也渐渐的记起这世间的事来。

她记起了小娘子是谁,她是谁,她还有什么事没做完。

快了。

要去见娘娘了。

丁女心下轻松,就着扶她的太孙妃的手,慢慢坐卧在了床头,等太孙妃轻声问她想喝一点清水,还是喝一点面汤,她便认真思索了一番,道:“清水。”

“是。”

丁女喝到了一点温水,这才想起面汤来,便道:“面汤是什么?”

“我拿来给姑姑尝尝。”

丁女尝过面汤,发现有米汤的味道,里头还有一点淡淡的参味,便知这个小娘子,又在她身上浪费补药了。

这也是佩家舍得在她身上用钱。

家里的好东西,皆送进宫来了。

佩家老太爷送进来的话是人没了,再好的东西也留不到自己家的人用,他是真舍得用,也真敢用。

谁都忌讳成为下一个狄家,可佩家老太爷,那是当着陛下的面,往宫里频繁送东西,就像害不死太孙似的。

可太孙着实成器,至今还没让陛下赶出始央宫。

面汤一入肚,丁女身上的气似是有游动的迹象,她也有了胃口,一碗清面入肚,她身上还发起了热,她便看着那连汤汁也被她咽下肚中的碗,抬头朝小娘子问:“这里面也加药了?”

“没有,没加,跟圣医求来的药不多了,没舍得给姑姑天天用。”小娘子如是回道。

丁女不信她,却也管不了那么多的事了,趁着身上好受,她问道:“太孙如何了?这次宫宴是谁主持?”

佩梅回道:“是骆王皇叔。”

骆王是皇祖父在外游历多年以步丈量国土的一个儿子,年中才回的都城,他带回了很多民间的新奇事物,朝廷皆夸骆王于国有心,于国有力。

骆王回来后,迅速在都城累积了一定的声望。

骆王母妃早已过世,外家也单薄,又请令皇帝封他在外娶的平民百姓出身的妻子为王妃,这一举,得了整个卫国所有平民百姓的人家的心。

骆王风头正猛,由他来主持今年卫国国宴,是民间民心向所,朝臣之意愿,是个皆大欢喜的决定。

这朝廷,热闹得很……

丁女闭眼靠在床头,嘴边噙着冰冷的笑,听那小娘子道:“皇祖父夸骆王皇叔宽厚,骆王皇叔也着实是个对人仁慈的长辈,听人说诩儿很想知道这宴会是怎么主持的,他便跟皇祖父请示,让诩儿与他一同主持这一年一次的百臣国宴。”

丁女缓缓睁开了眼,轻启薄情:“接了?”

“接了,诩儿的意思是,皇叔说了是他的意思,那便是他的意思,话已经过了皇祖父的耳,这事不管是真是假皆为真,他且跟着学着便是。”

“这些皇子皇孙,”当着皇孙妃的面,丁女嘲讽道:“可真真极擅把人架在火上烤啊。”

第156章 要好好活下去。

骆王亲民。

这是小娘子在丁女耳边说过几次的话。

说一次,丁女未当真,再听,再细琢磨,便也明了这史官中女儿话的意思了。

亲民,对国君有益,想来陛下是很喜欢这个儿子的,废太子后召回来,已见要立储君的初端了。

且这儿子没有立得住的母族,他母妃已早亡,母亲的出身,就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官,不是都城的官员,母族那边的手再长也伸不到卫国都城来。

这合了陛下的心意。

且这儿子历尽千帆归来,一入朝廷,各方打点到位,还收拢了民间的民心,短短时日内能做到如此成效,可见其头脑手段底气,一样也不少。

是立事之人之相。

乃陛下心头所好。

就是不知,这是昙花一现,还是一代明君之初显。

尚住在始央宫的太孙,不知能在他手下过几招。

也许哪天就没了。

涉及到前朝政斗,丁女也帮不上忙了,这是佩家的事了,她嘲讽完,和小娘子道:“我再熬两年,你们不要连我都熬不过。”

不要连她都不及,就死在了骆王手中。

“姑姑……”

“待三年一过,你们该给王室添丁了,你要和太孙想清楚。”丁女满脸漠然,“有小王孙,一个有后代的皇孙,陛下才会真正重任太孙殿下,你们不要千兵打尽,最重要的一着棋却不下。”

佩梅一顿,低头轻轻声道:“诩儿已和我说过此事了。”

诩儿说,根断到这一辈才是他所想,可她需要孩子,佩家也需要孩子,他也更需要一个孩子,去攀试他的野望。

没有孩子,他就算能处理皇祖父手上所有的政事,皇祖父也不会去丝毫考虑这个江山有没有他的份。

他身弱的身子,依旧是他最大的阻碍。

他需要一个孩子。

皇祖母和母妃三年的孝期一过,他们必须得有一个孩子。

且这他们也会被垢病,因着他们身上的是重孝,三年,是守孝极短的时期了。

上一篇:微月临春阙 下一篇:回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