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96)
所以秦始皇要求传信使快马加鞭,将竹简送去上党郡。
然而上党郡中,郡守浑身发凉。
他快速翻阅着自己面前如山的竹简。
里面零星的有一两卷中,偶提过几词……
猪高热、蹄肿、皮溃烂。
第肆拾捌章 第章
此地因地势极高, 被认为是与天为党,所以取名上党。
上党郡一直地势险峻,为战略要地, 兵家皆争。
此郡面积极大,包括了山峰旁的上河流域与两块盆地,更往外扩了几百里, 临近河东郡。
上党郡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郡守只觉得自己后脑发麻,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上党郡不能爆发疫病!无论是牲畜还是人!
当上党郡郡守找到那两卷竹简时, 仔细的排查了一下,发现都是出自一县, 心里略微放松。
他立马喊上侍从,招呼着就要出门。
必须去亲眼看看县令所提的病猪,才能放心。
我所说的这两种猪所得的病症, 是根据幸运观众的提问来说的, 因为所描述的症状更接近它们。
可不代表,猪只会得这两种病。
养猪的人应该知道, 猪经常会突然就没食欲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就是得了其他种类的病症。
猪禽流感, 也有一定几率传染到人身上, 不过看概率。因为禽流感有好些分支, 有些对人体无害, 有些却能导致人咳嗽打喷嚏,与风寒相似。更有甚者,就像我之前说的……直接引起肺出血、败血症等等, 导致人的死亡。
还有猪丹毒、猪囊虫病、布鲁氏菌病……等等,都是人畜共患病的。
要杜绝肯定是不可能的, 还是我刚刚说的,从预防开始,环境要干净卫生,多消毒。
其实养殖业,除了要防控疫病,最主要的还有“养”。
一头猪如果瘦骨嶙峋的,那养起来也很不划算。
所以就有了公猪阉割术。
也就是去势。
上党郡先前还因为疫病有些焦燥的黔首们,被天幕女声转开的话题给散开了思维。
“啊?为什么?这……这猪还怎么生猪崽啊?”
“奇怪,我着实想不通为什么要给猪去势,这对于猪有什么好处吗?”
“神女所言,自有她的道理,不妨细听后言。”
更别说其他郡县的养猪人,是又好奇又心痒,特别想天幕女子快些讲。
其实,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阉割猪的行为,有个专门的名词:劁猪。
为什么要对公猪进行去势呢?
因为公猪不去势的话,会非常喜欢打架,不仅容易使许多猪受伤,还会对自己进行一个消耗。
如果斗得厉害,导致猪的死亡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发情期,还会攻击主人,这也是一种隐患。
大量的攻击行为,也会令它体力不继,导致进食得更多,还不容易长胖。
去势后的公猪,会变得温顺,吃等同于未去势前的食物,却会长势快几乎一倍。
而且,公猪肉腥气重,口感,味道膻……说实话,不是那么好吃。
但是,去势后的公猪,肉质更加的细嫩,还没有怪味儿,十分鲜美!
可能你们会想,公猪都去势了,怎么生猪崽子。
留一头种猪嘛,专门拿来配种。等几年不中用了,就换一头种猪!
中途种猪不小心没了,就去别人家借一借种猪也是可以的。
哦对,母猪也是要绝育的,原理也是一样的。
不仅仅是猪,也可以劁羊。
来来来,我给你们看看猪和羊要怎么劁。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怎么觉得这天幕女声突然有些兴奋……
虽然官吏们今休沐,但是蒙毅也将长席和案桌搬出书房,在院内办事。
他一直盯着竹简,边听边看,此时狐疑的抬首看去……
“唧唧唧……!!!”
正好看到一只猪惨叫着,被人掐着割/蛋。
镜头往外拉,入眼的是一排小猪,被卡着脑袋挂在半空。
那人一身短衣裤,有点类似天幕主播的穿着。
他对着一排小猪,挨着唰唰挥动手中小刀,手起刀落,利落得很。
后面又换了个场景,里面人穿着打扮倒是与他们现在有些类似。
倒提着小猪后腿,一刀一转一提,抓起一把木灰抹上去,没出什么血就完事。
主播也同时说道:
古时有专门劁猪的手艺人,据说得自华佗的外科手法。
要知道,华佗可是被称为‘外科圣手’,东汉末年的神医!
华佗可是和张仲景并列神医的人……啊,暂时先不说他,不然又要说上许久。
我说回这劁猪。
它对于猪的产量贡献非常大,不劁猪猪不长,劁猪后猪肥美,这是后世公认的事实成果。
比如我们的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就为劁猪匠专门写过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哇,何等的霸气!
蒙毅:“……劁猪匠在后世人心中,是如此威猛吗?”
天幕说话间,上党郡郡守已经安排马车准备出发。@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他行路不过几里,就遇到几个士兵押解这三人朝着这边方向醒来。
被压着的三人面目肿胀,下颚被卸,张着嘴流着涎水与血水混合的,看不出原本的长相。
脚踝淌着血,一看就是被士兵们割了脚筋。
因为行动不便,他们分别挂在长长的树枝上,每一人都由两个士兵像抬着牲畜一般吊着。
郡守见后派人拦下,自己也下车随即去查看。
走近一看,士兵们也都或多或少带着伤,嘴唇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