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463)

若不是今日受到了那个建筑工人的鼓舞,老林也是不会进去的——这个头上生了瘤的女娘,和老林的儿子是同事,因为相貌的特异,儿子回家还说过她几次。因此她不认得老林,老林却是认得她的。

既然连建筑工都能进去逛逛,那老林便也觉得自己仿佛有了这个资格了,那个女娘说的话无形间也鼓舞了他,‘不买也去逛逛’,是啊,他也算是六姐治下的顺民了,凭什么不能去逛逛,便是带些热闹去,捧捧场不也是好的?

和泉州不同,榕城到底是福建道的首府,城防要比道内各府都更完备得多,若是要打,或许也有一拼之力,城内各家也都拿出态度,愿意出钱出力,因此榕城府的抵抗要比泉州坚决一点,泉州是在水师被大败之后基本就丧失了抵抗意志,再加上有干旱的危险,百姓非常急于让买活军入城,赶紧组织补种土豆,而榕城的干旱没有泉州那么严重,便还是有许多人抱着万一的希望,即便是轰开了城门,也还是想要打一打。

城门被轰开,也不代表就不能坚持抵抗了,城里紧急地找了木板来,又把原本的陷坑填平,拒马撤开,要从内部把缺口钉死,买活军从南门过来,还有护城河,护城河当然也是断开的,当时众人的打算是至少要坚守数月——也是泉州那里几乎调走了所有福建道的水师,否则还要在闽江里打水战呢。而此时老林他们听说了这个消息,便不免得各自又担心了起来,因为往往守城守到最后是要吃人肉的,这时候他们又希望守军能尽快投降了,反正买活军一向没听说有杀俘虏、屠城的事情。

攻城之战,一向是守比攻要容易许多,最后买活军是如何得胜的,城里的说法非常不一,连《买活周报》都没有提及,反正买活军的确不是从南门入城的,而是用仙法同时炸掉了东面、西面的城墙,从那处突入进来——那两处都临山,根本不是历来攻防的重点,守兵全去南面防备买活军了,东城门、西城门的守军也多集中在城门附近,毕竟从来没听说城墙会是什么突入口,靠山,运不来云梯,石砲机也太重了,根本就运不上去。就算有一二勇士可以翻墙,那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城墙也能炸得塌的啊?”老林听到人们这么传说的时候,也是这般的不信,城墙——这种千年万代的东西,也是能在一小会儿功夫内炸塌的啊?

但城墙就是被炸塌了,三坊七巷里的说法是,买活军的药包直接固定在城墙脚,一排同时‘起爆’,城墙里的夯土就被炸酥了,不再能承受砖石的重量,便垮塌了一个口子,于是买活军的部队就这样毫无障碍地突入了城内。

摇摇走出家里,往南门兜那里过去,一路上叫他依伯的人不少,老林都打了招呼,他在这一带还是略有些交际的,如此走了好一会,便见到前头‘永惠超市’的招牌,老林忖道,“永惠,永惠,这名字起得倒是好,永远优惠。”

因为是前所未见的两层水泥小楼,排场相当的大,此时望去,只觉得比起重檐飞阁又是一番气派,那建筑线条极其平整,在阳光下看去十分地抓人。门口也很热闹,除了买活军自己的平头兵丁,那些留惯了短发,身形昂扬的活死人,也有不少本地的百姓,摸着毛刺刺的头发,还带了些从前的习惯,略弯着腰走在他们身边,就显得格外的矮小。这些人一拨拨地往里走去,老林也就特别挺了挺胸膛,装着见多识广的样子,沉着地打量着那让人不敢逼视的玻璃门窗。

——若说是琉璃的东西,三坊七巷里头也是不少见的,传说中金陵有一座大报恩寺,其中便有一座通体琉璃的宝塔,在阳光下七彩光芒闪耀,最是夺目不过。三坊七巷里也颇有一些富贵人家,能够做得起一座琉璃顶的亭子,或者是在庭院里镶嵌琉璃屏风。老林毕竟有一门富贵的亲戚,逢年过节去磕头拜年,还是能略窥见一点富贵底色。不过,像永惠超市这样玻璃门房,却是从来没有见到的。

如此平整不说,而且全然是清透的,透过玻璃门可以完完整整地看到里头顾客走动的模样,若不是省城百姓,多少也要端个见多识广的架子在,只怕超市建起来的当天便要有人来朝拜了。老林有一会还听到几个买活军的吏目一边走一边在议论群众的反应,说着一些他不懂的话,什么‘割裂性和孤立性,城乡的区别不止于建筑,还有居民的性格’,‘不知道他们对于录音笔会是怎么看,吓不吓得死人’……

这就不免激起一些老林的性子了——玻璃而能做门,的确是从来没有看到的,让他对买活军也更多了几分敬意,但若说要因此被吓死,那完全是无稽之谈,老林感到自己似乎有必要维护榕城百姓的尊严,因此便不多打量那一面面玻璃门、玻璃窗,只是走进时下死力多看了几眼,便格外淡然地走进了超市里。

卖水一定都是清早天刚亮就动身的,如此才能赶得上早起第一波送水的高峰,因为无人帮忙,老林只能往返几次汲水,如此,送完水到家已是午饭光景,妻子从学校回来,忙忙碌碌地煮着午饭,一大把米线煮了一锅,杂了青菜、腌菜、鲨鱼滑,简便而又鲜美,洒一点辣椒粉,两个儿子也从学校回来,一家人各自盛了一大碗,话也不愿多讲,都饿得厉害,稀里呼噜地在桌前门口急急地吃了起来。

“今日谁洗碗?”

林太太一放下筷子就问,扫了两个儿子一眼,先发制人道,“我腰是又痛起来了,做个饭都吃力,下午还要去纺织厂,我是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