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日的《买活周报》,就不像是往日那样令人愉快了,赵夫子不似他那几个年少轻狂的学生,家中诸事不管,遇事只求热闹,便是谈着‘砍头令’,多少也带了些噱笑的味道,因他们深信这刀是砍不到自己头上的,但赵夫子年岁长些,于世情上浸淫多年,自然也有一番家业,见到这样耸动的文章,如何能不大惊失色?
赵家虽说不是巨富,但族中也有产业,否则如何能供得起赵夫子读书?凡是有些产业的人,哪怕起家清白,见了这篇报道都不会能笑得出来的,甚至看着王妃受死时那简单的描述,也觉得毛骨悚然,心下狂跳不已,暗道,“不得了!不得了!谁家还没几个仇人了?这规定一出,岂不是大兴构陷诬告之风?正所谓三人成虎,只要找三个明面上不相干的人合伙出来指认,便可将一个大族害得家破人亡——买活军难道看不破这一层吗?我看,他们是连装都懒得装了……横竖敏朝这里的富裕人家,按他们的说法全是剥削阶级,现成的罪过……这是摊开来要洗劫吃人了!”
伴随着沉重的咳嗽,还有‘踏、踏’的脚步声,赵夫子背着手,缓缓踱进了书堂里,眼风扫过了几个凑成一团议论纷纷的学生,见他们一个激灵,都站得立整了,方才微微点头,在上方坐了下来,道,“今日先做三份算学卷子,做完了,休息一炷香,我来评讲。”
几个学生顿时都发出了细小的悲鸣之声——算学卷子和时文卷子,到底哪份卷子难做,在他们心中实在是不分伯仲的,算学卷子,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只能苦思冥想地凑所谓的‘步骤分’,而时文卷子,破题也是老大难,都是让人苦思冥想,头都要破了的难题,实际上,不分特科、八股,只要是卷子,那就是让人头疼的东西。
但没有办法,第一期特科秋天就要开试了,算来时间不过只有两个多月,这几个少爷,都是已从特科的院试中脱颖而出——今年报名参加特科的人数都不多,而且准备得并不充分,院试偏难,大家都考得惨不忍睹,考上的多是如他们并山园王家一般的世家子弟。
这也没得办法,这个时候,除了一些天生擅长特科的学生之外,就是拼家族的底蕴了:族里有钱,消息灵通又敢于布局的,一早就重金聘请善于算学的夫子——最好还是从买活军处回来的,进府中开课,又在家里只留一两个科举种子,余下的聪明学生都来转学特科,这样一来,老师有了,学生有了,准备的时间也充分了,可不是比一般的学生成绩至少要好得多了?
更有甚者,还往买活军处的亲友写信讨要教材,以及开班心得,请他们推荐夫子,搜购买活军处的卷子等等,正所谓财、侣、法、地,不论是修道还是考试,这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了这几样东西,在考试上处处都能先人一步,譬如说王家,他们和冯犹龙、叶仲韶场面上都是多年的交情了,写信过去求几套教材,这样的事如何办不下来呢?
原来这其中的道理,他也清楚,但谢听话又说,‘平心而论,究竟是害怕被社会排挤多呢,还是打从心底认为子不言父过多呢?子为何不言父过呢?仔细想想,父母对我有何恩义?便是给我吃穿,我也因此做了苦役,算是赎了些罪过,父母生育子女,是父母的恩义吗?’
‘我心中认母亲,是因为她生了我,爱重我,自家过得艰难,还想方设法关心我,我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便是我其实是从王妃的肚子里爬出来,我也依然认我母亲做母亲,既然那几人从未以子待我,我为何要以父兄待他们?难道我离开了我的姓氏,我的名字,我的宗族,我便不再是我了?’
‘不!便是我改了姓氏,没了名字,我依然是我!谁养育了我,谁才真正配做我的父母!我母亲自小养育我,关怀我,她便是我唯一的亲母,再无什么嫡母之说,我在买活军学晓了新知,打开了胸怀,见到了新的世界,谢六姐便是我的尊长!不瞒大家说,我改这个名,最初不过是为了在矿山好过一些,但今时今日我却觉得这名字改得很不错,我受了买活军的养育,成了一个新的人,我随六姐的姓氏也是理所当然!’
‘是谁说一个人终生只能束缚于宗族之中?是谁夸大生育之恩?正是宗族自己!生了你,并非有恩于你,好好地养了你,公平地待了你,那对你才是有养育之恩,谁养育了你,你便是谁的子女,天下各大兴旺宗族之中,如我这般处境的子女难道还少了去?今日我掏心掏肺对你们说一句,休要犹豫,你们只将委屈咽下,睁眼看去,将来买活军一到,便将你们从宗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今以后,再不必忍气吞声,侍奉着那些犹如陌生人一般的老爷太太,靠双手自食其力,顶天立地活在天地之间,哪怕日子苦些,心头畅快!再不必看任何人的脸色!受那什么狗屁宗法礼法的冤屈!’
若说赵夫子看了这封信前头的字句,还稍微气平些,读到这里,却也是瞠目结舌,双手微微颤抖,忽而又放下报纸,扫了那三个学生一眼,想道,“不得了,不得了,买活军做事,素来是有的放矢,而且最喜挑拨离间,分化敌人!”
刚看完正文,心情便极是郁郁,只觉得前途灰暗、世道多舛,赵夫子连学生也懒得管了,默默用了一盏茶,这才去看右下角附着的《谢听话的一封信》,才看了几行,他有一口气方才是吐了出来:还好,原不是告了就受的,到底还要实证相佐!就说嘛,买活军怎会冤枉本分实在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