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后难撩(105)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这女子是这座宫殿的新主人, 她挥手将侍从们屏退,“你们都下去吧。”

“子兴。”她又从座上起身, 将这怕生的孩子单独留了下来。

作为太子, 他的眼里只有胆怯,而没有丝毫的王储之气。

“你不用害怕。”

“你是谁, 为什么住在我母亲的宫殿。”他唯一的大胆,就是因为这座宫殿曾经是属于他母亲的。

“他们没有告诉你吗?”她问道。

“他们说父王重新娶了一位王后, 是从别的国家来的。”他回道, “他们让我叫你...”

“子兴, 我是你的姨母。”她蹲下来耐心的解释道,看着这个容颜与自己的姐姐酷似的孩子,“是你母亲在这世上除了你之外,最亲的亲人。”

“姨母。”年幼的子兴,眼里闪烁起了光芒, 因为他的印象里,一直有一个身影, 那是来自于母亲的描述,“我想起来了,母亲和我说过。”

随后他大哭了起来,颤抖着说道:“姨母, 您和我的母亲长得好像。”

“姨母是一个人来到燕国的吗?”

“嗯。”

“子兴也是一个人, 因为我知道母亲不在了, 我就是一个人了。”

“但是现在子兴有了姨母,就不再是一个人了。”

“子兴也会永远陪着姨母, 不会让姨母一个人孤零零的在燕国。”

------------------------------

禁卫将子兴强行带进了阳华殿,并囚禁了起来,姬蘅站在殿前,两座宫墙的夹道间。

暮春的风,已不再寒冷,且带着夏日的暖意,但却怎么也吹不热,她那颗逐渐凉透的心。

这是她最不想要看到的结果,也是她唯一失控的结果,因为子兴最后那一番话,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刃直直刺进了她的心脏。

她后撤了几步,但却没有倒下,而是被身后一直默默注视的人所承接。

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气息,还有眼前的双手。

“我不知道要怎样安慰你。”紧接着,身后传来了声音,略微的哽塞,“但我知道你一定很痛苦。”

“被自己所在意的人,如此对待,你不痛苦吗?”姬蘅问道,此刻,她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倒靠在她的怀中。

“痛苦。”她毫不犹豫的回道,“但这世上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那就是彻底失去。”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姬蘅问道。

“你希望我怎么做?”子冉扶着姬蘅反问道。

“你知道的,我开不了这个口。”姬蘅回道。

“好。”子冉应道。

然而话音刚落下,姬蘅便转过身,拽着子冉的衣袖,“我可不可以求你...”

“留他一命。”她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所有的辛酸与委屈,都汇聚在了这道泪光中,子冉看着便将她搂进了怀中,“我答应你。”她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安慰与解释,因为她知道,她需要的绝不是那些虚浮的言语。

粘稠的泪水染湿了子冉的衣襟,“对不起。”再一次的,子冉说出了这句一直刻在心中的话。

不做任何的干涉,放任事情的发展,这样的结果,早在她的预料之中,也增深了她愧疚感。

--------------------------------

半年后,燕王子兴疯于阳华殿内,次年,禅位于长兄子冉。

子冉拒绝不受,群臣遂上表,拥立子冉为王,再三辞让之后,子冉最终接受了群臣之请。

时隔五年,历经改立继承人,推行变法的子冉,最终登上了燕国的王位。

于燕国的臣民而言,燕国的实际掌权人一直是子冉,以至于,群臣不识君王,而只识云中君。

子冉继承王位,早已在意料之中。

然此举,在列国看来,是子冉作为长兄独揽大权,作为权臣,废黜自己的君王而自立的叛逆之举。

消息传到了新继位的天子耳中,但周王室已经分崩离析,加上天子的驾崩,君王的更换,让周王朝自顾不暇,对于诸侯王的政权变更,也只是派遣了使臣前往祝贺新君。

周王室的做法,也向天下宣告了,礼制已经彻底遭到破坏,周王朝,对列国失去了掌控,天下,也将大乱。

与此同时,子冉在得到王位后,做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

——中宫——

“公主,云中君,哦不,大王来了。”青荷入殿说道。

姬蘅于是走出了宫殿,亲自到庭前迎接,“我现在应该改口了,大王。”她看着子冉说道。

“不管是这个,还是云中君,我都不喜欢。”子冉回道,这样的称呼,对她来说显得过于生疏。

“因为这些都只是你的身份。”姬蘅说道,“可你需要这些身份不是吗?”

“没有它你什么都做不了。”

“是。”子冉闭眼回道。

“所以为什么要讨厌呢。”姬蘅又道,“你应该接受,欣喜的接受,去做那些,你想要做的事。”

“太后知道我最想要什么吗?”子冉问道。

姬蘅陷入了沉默,“十年了,十年。”子冉又道,“我还剩多少个十年呢,我不想再等了。”

姬蘅这才想起来,原来她们之间的事,已过去这么久了,十年,不过一眨眼。

“所以?”姬蘅看出来了子冉的意图。

“我想在继位的同时,立你为王后。”子冉说道。

尽管姬蘅早有猜测,但听到子冉的言语,内心仍是一震,“你是在征求我的意见,还是在通知我呢?”

“作为王,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可我是子冉,我不确定你是否还想要成为我的妻子,我也知道,我没有资格问出这样的话来。”子冉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