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107)+番外
晚膳后,杨妙音才回来。她舒展了下身体,面露疲惫之色。李弘牵着她的手坐在榻上,满怀感激道:“辛苦你了。”
杨妙音的另一只手叠在李弘的手上,抬头看他,柔柔地笑着:“能为殿下办事,我心中无限欢喜。”
“我写了一封为她们求情的书信给阿耶。”李弘道。
杨妙音听了,稍微沉吟,对李弘说:“理当如此。妾忝承人乏,聘为太子妃,今日之事,妾亦有错。妾应向皇后娘娘上书请罪,只是妾今日伤了手,劳烦殿下替我捉笔。”
李弘闻言,脸上露出笑容:“敢不承命。”
说罢两人来到书房,杨妙音口述,李弘手书,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请罪家书。
“哎呀,殿下你名字写错了。”杨妙音提醒道。只见家书的末尾,李弘顺手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弘闻言,不慌不忙在“子弘”两个字上涂抹直接改成“妙音”二字,黑乎乎的一团,勉强认得是“妙音”。
李弘放下笔,杨妙音接过来吹了吹,待字迹干透,放到信封中,让侍卫快马加鞭送到东都洛阳。
杨妙音这才松了一口气,接过宫女手中的团扇,为太子扇风道:“我查了那个小宫女,她的姑母曾经受过萧庶人的恩情。不过我觉得这事不简单,但现在不宜大张旗鼓。”
“慢慢来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两位姐姐早已到了出嫁的年龄,到时多陪嫁些宫女内监就是了。”李弘答道。
杨妙音点头道:“殿下说的有道理。我拨了宫女内监去照顾她们,这几日我都会过去探望,殿下无须有后顾之忧。”
“劳你辛苦。”李弘道。
杨妙音笑道:“你我夫妇一体,说这些做什么。朝中事务繁忙,殿下也多注意身体。”
不说李治收到李弘的书信作何感想,单是武媚娘听到此事后就快气炸了。
一气,竟然有人在她的眼皮底下装神弄鬼。
二气,弘儿竟然对那两位女囚如此亲厚。
三气,李弘竟然还敢写信向李治为两人求情。
武媚娘当年和萧淑妃可是死敌,她技高一筹,赢了萧淑妃。但倘若当年她落败,恐怕李弘就会像废太子李忠一样被萧淑妃找借口干掉。
武媚娘信奉除恶务尽,只是碍着李治,她才将人囚禁。上一辈子的仇恨会延续到小一辈身上。若有机会,她一定会出手除掉威胁到弘儿地位的异出皇子公主。
那两位女囚若无人提,她们将湮没在掖庭之中,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若有人提了,那就必须要处理了。
无论她们的娘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但她们的爹是李治,法理上依然要以公主的身份对待他们。
武媚娘吃了这样一个闷亏,焉能不怒?
武媚娘闷闷不乐,直到一封来自太子妃的书信到了她的手上。
她压着怒火,展开一看,眉毛上挑,上面通篇写着杨妙音身为太子妃却管理宫廷不利,有负皇后教导,言辞恳切,态度谦恭,请皇后降罪。
“哼,没白长脑子。”武媚娘将信收起来,心中好受了许多。
她认得书信上的字迹,那是弘儿的笔迹。
武媚娘起身,前去找李治。自从李下玉和李玄英两位公主的事情被揭发出来后,武媚娘和李治又双叒叕闹别扭了。
武媚娘主动前来,李治心中诧异。武媚娘见了他的神色,先是冷哼一声,随后说道:“臣妾这是来为两位公主求封号的。萧庶人罪无可赦,但念在两位公主已经受到了惩罚,臣妾还请陛下开恩饶恕两位公主。”
李治听完更惊讶了,不过他见武媚娘如此上道,顺水推舟道:“媚娘所言极是。弘儿信中说两位姐姐已经到了花期,媚娘身为皇后,还请你为两人择婿,操持婚事。”
武媚娘道:“陛下之言,臣妾安敢不从?”
李治:……
“两位公主就封为……义阳和宣城。”李治道。
武媚娘颔首,心中宽慰。她的两女长为安定,幼为太平,皆是采用嘉号的方式命名,与义阳和宣城不同。
武媚娘拿到这两人的择婿权后,没多久选了两人出来,桂州都督权知节之子权毅和太原王氏王勖。两人看来皆是一表人才,李治也没挑出什么不是来。
第48章 . 我的皇后堂妹 公主出嫁×太子生病……
两位公主的婚事确定之后, 很快就定了婚期,姐姐在三个月后,妹妹在四个月后。
没有人管权毅和王勖愿不愿去娶公主。
李唐皇家公主多豢养情夫, 又爱操弄权柄, 一不小心就是带着夫家抄家灭族除爵。甚至伺候不好公主,还会迁怒处死驸马,比如新城公主的驸马韦正矩。
那些权贵世家多不愿尚主,“娶妇得公主, 平地生公府”。尚主之家不仅是请回来一尊佛, 还会平白多了一座官府约束家族, 更白添了政治风险。①
但若明确拒绝尚主,可能日后会喜提九族消消乐。
当然娶公主的好处有很多,不仅能获得大批钱财,而且驸马和家族子孙的仕途都将会飞黄腾达, 平流进取。
但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不在以上好处之列, 虽有公主之名,却无公主之实。但即使这样, 也不是权毅和王勖的家族能够拒绝的。
婚礼办得中规中矩, 没有丝毫逾越,也没有丝毫短缺。从小事拿捏这两位公主,在武媚娘看来实在跌份。若将来这姐弟三人有异动, 那就是一击必杀, 让他们绝无翻身之地。
武媚娘在意的永远是李治的态度。小事情顺着李治, 大事必须是李治顺着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