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179)+番外

作者: 星辉映川 阅读记录

武媚娘站在李治身前,上下打量了几遍,只发现袍角处沾染了几点轻微的水迹,暗自点点头。

“为什么到外面看雨?”武媚娘居高临下地发问。

李治恍如做错事的小孩子,辩解道:“下雨了,屋里闷热潮湿,不如外面凉快。”

武媚娘想数落几句李治不爱惜身体,但又怕他听了心情不好,影响养病。

于是武媚娘只告诫他道:“热了,让宫人打扇;潮了,重新换被褥。现在外面狂风骤雨,你万一得了风寒怎么办?”

李治垂着头,沉默不语,看起来一副羞愧的样子,武媚娘见状才放过他。

李治见武媚娘气消,反省道:“我以后不这样做了。媚娘,你头发还没干,我给你擦头发。”

“来人,去把殿内的月牙凳搬来,再拿几条干巾。”李治对自己的建议兴致勃勃。

武媚娘叹了一口气,静静地看着李治折腾。她坐在李治身前,感受到李治的手抓起自己的湿发慢慢地用布巾擦拭,力道轻柔。

湿了的布巾立马换下,换了几十条,武媚娘的头发才变得松散开来。

李治的手在如云的乌发中穿梭,遗憾道:“今儿下雨了,头发不易干,只能擦到这种程度了。”

武媚娘稍稍靠在李治的腿上,问道:“可以起身了吗?”

李治笑起来,笑声爽朗:“当然可以啦。媚娘的头发真好依然乌黑发亮,我早已生了白发。”

武媚娘慢慢起身,转头对李治说道:“平日里让你多吃些保养头发的食物,你挑来挑去,嫌弃这个嫌弃那个,你有了白发怨谁?”

武媚娘心知肚明李治头生白发,是因为他虚弱的身体和一直折磨他的风疾,但嘴上却说着是因为李治没有吃保养头发的食物。

李治闻言懊恼道:“现在吃还来得及吗?”

武媚娘瞥了李治一眼,说道:“马马虎虎吧,有总比没有强。来人,上膳。”

宫女呈上来的饭菜,李治看了一眼就苦了脸,无非都是些炖煮的软烂之物,而且以清淡为主,这分明和自己之前吃的没什么区别吧。

“这是可以养发乌发的食物?”李治舀着一勺粥冲武媚娘说道。

武媚娘点点头,糊弄道:“多吃饭身体壮。身体好了,头发也会变好。”

李治简直不知道要说什么,愤愤地喝一口粥,才道:“我劝小太平吃饭都不会这么糊弄。”

武媚娘抬头斜了李治一眼,一本正经道:“食不言寝不语。”

吃完饭,外面的雨依然在下,风却渐渐小了起来。二人伴着雨声入眠。

大雨下了一夜,次日一早才放晴。

大明宫的宫殿、树木和花草被洗刷一新。

宫中巷道上昨日被风吹落的花瓣、树叶和树枝早已被打扫干净,现在路面上一尘不染。

树叶被夏风吹得翻转过来,露出仿佛镀了一层银的背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刺眼的白光,令人生眩。

院判诊断李治风疾复发是因为劳心劳力和夏季暑热所致。为了让李治安心养病,武媚娘严令任何人不得以国事和家事打扰李治休息。

武媚娘批改奏章的地方由主殿改成偏殿,以免李治窥探自己的神色,进而担忧起国事来。同时,武媚娘人在偏殿,又能时时关注李治的身体状况。

至于夏季暑热,武媚娘本想去九成宫或者紫桂宫避暑,但是现在天气酷热,路途遥远,怕李治的身体不能承受,只得作罢。

一日,李治突然发起了热,出现了类似于风寒的症状,疲倦乏力、咳嗽、流涕、咽痛……

又过了一两日,他的面部和颈部起了一层细小稀疏的红疹,一天之内红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到了全身。

李治得了风疹。风疹又加剧了头疼。

李治躺在床上,气息虚弱,连动下手指都要费好大的力气。他这副可怜的模样,看得武媚娘心痛不已。

太医们小心用药,过了五六天,李治身上的风疹方才退去。但风疾的症状比之前更严重了,严重到武媚娘和太医院不得不考虑服饵。

李治之前还有力气在床上打滚要求服饵,但现在说话断断续续,气息微弱,再拖下去恐怕会加重病情。

武媚娘拿着手帕给李治轻轻擦拭额头。李治躺在床上,视野模糊,仿佛看见武媚娘眼中的水光。

“陛下,我和太医们商量了,他们建议服饵。你觉得怎么样?”武媚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嘶哑。

李治枯瘦的手努力地抬起,立刻被武媚娘捧住。他道:“好……若……不测……以后都交给你了……”

武媚娘柳眉一竖,厉声道:“陛下说什么胡话呢。正因为服饵有可能让陛下痊愈,我才同意的。陛下只管安心治病,其他的都不用担心,我等你病愈。”

李治笑了,断断续续道:“我……知道……封裴炎为侍中……崔知温……薛元超并……并为中书令。”

武媚娘一顿,脸上流露出一丝怒色,道:“不是说让你病中别忧虑吗?怎么还想着这些!”

李治:“朕……朕是天皇……”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道:“天皇服饵事关江山社稷,我去请几位宰辅过来商议此事,你好好休息。”

武媚娘派人去请尚书左仆射刘仁轨、黄门侍郎裴炎、中书侍郎薛元超和崔知温等人来紫宸殿商议此事。

刘仁轨出将入相,德高望重,资历最深,听到天后说起服饵,眉头一皱道:“金石猛烈,恐损圣体,望天后思。”

裴炎则问道:“太医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