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259)+番外

作者: 星辉映川 阅读记录

薛怀义闻言,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我之前听我那兄弟说,下雪天最适合吃锅子,嫩嫩的羊羔肉往骨头汤一涮,再蘸上调好的小料,鲜美地能把舌头吞掉。”

“我叫厨上备了锅子,刚才还去看了,熬浓浓的白色骨头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味道别提有多鲜了。陛下你回来了,我就让他们端上来。”

武媚娘颔首道:“今儿就吃这个吧。”说完她的目光落在薛怀义紫色的袈裟上,经过这几个月的调养,薛怀义的皮肤恢复了白皙。

清亮的紫色愈发衬得薛怀义眉目俊朗,神清骨秀。但前提是他不说话。

薛怀义见状,提起袈裟围着武媚娘摆起街头卖艺的架势,转了两圈,怪腔怪调道:“陛下,你觉得我这件袈裟如何?”

武媚娘看着每天薛怀义的怪模怪样,这人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仿佛没有忧愁。“确实衬你,有点高僧的样子,以后让人多做几件,你换着穿。”她道。

“怀义谢过陛下。”薛怀义凑近武媚娘,仍用他那副腔调:“陛下,咱们快去用膳吧。”

武媚娘施施然起身,扶着薛怀义的手,来到东暖阁。东暖阁本来是做书房会客之用,自从薛怀义住进了寝殿,儒家典籍置换成了佛家典籍。

他可是很认真地为成为主持而努力。

东暖阁为了采光,窗户全部嵌上了玻璃。玻璃上的窗帘被挂起来,从里面能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色,雪花洋洋洒洒落在院中的红梅盆景上,别有一番韵味。

殿内烧着炭,温暖如春。暖锅已经摆上,白色的汤底如薛怀义所言那样咕嘟咕嘟冒着泡,软软的雾气蒸腾而起,就像轻柔的纱罗随风飘荡。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鲜美的香味,还夹杂梅花的清香。

薛怀义见武媚娘注意到了桌案上的红梅,不好意思笑道:“初摆的时候,我觉得有些不大气,但越看越舒服。陛下,你觉得怎么样?”

武媚娘点头赞道:“你比之前更有品位了。”

“嘿嘿。”薛怀义习惯性地去挠头,又摸到了光溜溜的脑袋。

“天冷了,你的头冷不冷?”武媚娘好奇。

薛怀义的手在脑袋上转了一圈,道:“还好还好,习惯了。”薛怀义一边说,一边在宫女端来的铜盆里洗手。

“下大雪天气冷,咱们吃点热乎的。”薛怀义洗完手,挥退宫女,亲自给武媚娘涮起羊羔肉。

暮色渐渐垂下,茫茫的大雪仿佛吞噬了所有的声音。

西暖阁里,银红帷帐换成了轻柔的红纱。红纱就像雪夜中燃烧的火焰,热情而浓烈。帐内床声瑟瑟,钩帷晃动。

翻过了年,是正月,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

武媚娘在新年伊始,突然下了一道诏书,表示要还政于皇上,自己归于后宫颐养天年。

朝堂哗然。

第114章 . 圣母神皇 娲皇庙

明知道是钓鱼, 但很多人狠狠地心动了。

要不准了?万一陛下年事已高,沉溺于美色,忽然想着要退休颐养天年呢。

很多大臣脑海里浮现了不切实际的想法, 实在是在太后手底做事太让人胆战心惊了。

裴炎这样伉扈难制的受遗老臣,程务挺这样的善战宿将,陛下说杀就杀了, 半点不含糊。

她不仅把人杀了,甚至在朝堂之上,还这样说:

“你们当中才能比他们这二人强的, 想动手估计早就动手了。才能比不上他们的人,就老老实实为我做事, 不要像徐敬业那样被天下人嗤笑。”

公卿大臣当时吓得跪在地上,唯唯诺诺, 冷汗直冒, 连声道:“谨遵陛下命令。”

相比于有些大臣的异想天开, 李旦既清醒又现实。他立马上了奏表,表示自己才疏学浅, 国事要赖陛下, 坚定地拒绝了武媚娘想要还政的想法。

七兄李显还在房州苦哈哈地呆着,前途一片黯淡。李旦怎么敢接朝政, 怕他上一秒接朝政, 下一刻就要像他的七兄一起被流放。

至于说什么太后两个儿子都废了就没有人做皇帝了,他们几兄弟除了早逝的五兄, 其他人都有孩子。扶持年幼的孙辈登上皇位,或许他那位母亲更乐意。

非是李旦眷恋皇帝之位,而是他不能退了,七兄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就这样慢慢地熬着,终于一天会熬出头来。

李旦想毕,抬头望着四四方方的天空,空气依然是凛冽的,天空的颜色就像冰冷而粗糙的花岗岩,盖在宫殿上方,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一声婴儿的哭泣打破沉寂,刺痛了李旦的内心。七兄的幼女在被贬房州的路上诞生,由于没有襁褓,七兄就脱下自己的衣裳将婴儿包起。

他的儿子一出生就在偏僻的宫殿,从来没见过外面的天空,没见过参天的树木。

婴儿的哭声逐渐小了,仿佛被人抱起抚慰,李旦紧绷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下。他朝配殿走去,殿内传来童言稚语。

“窦阿姨,弟是饿了吗?”长子李成器好奇地趴在摇篮边上看着四五月个大的弟。

窦德妃的脸上洋溢着慈母的光辉,她一边绣花,一边时不时看上一眼儿子。“刚才估计是做梦了。”

窦德妃看着儿子眼角噙着的眼泪,无奈道:“这孩子气性大得很,做个梦就能把自己气哭。”

李旦这时走了进来,看见天真无邪的长子和幼子,心中的愁闷和焦虑散去了不少,笑道:“成器,这个时间点你在跟着你阿娘读书,怎么来这里了?”

李成器恭敬地给李旦行礼,小大人模样地说道:“阿耶,阿娘允了我的假,我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