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枝结(368)

作者: 欧阳言春 阅读记录

“很好,都有赏……”

“谢帝后!”

梁俸君平安产下龙凤胎,秦川做好了应对外敌的准备,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允棠也在努力将养着自己的身体。

他重新骑上马背,提起了长剑,不信邪的拉着王权承鄞跟他比试了一番。

结果可想而知,惨败。

不行,等韩毅平安回来,必须要败他为师,打不过任君川也就算了,结果连一个二三十年都没上战场的老家伙都没打过。

哈,太丢人了……

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不知不觉中,雾禹湖边的春笋也悄悄冒了芽……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君川四年,初春。

一封封急报在允棠面前堆成了山……

那个草原狼王,给他送来了一份大礼,一份由六万具尸体堆砌而成的大礼!

这是一个草原计划了二十年的阴谋……

二十年前康公年间,秦川的国力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这段时期的衰弱,让游牧民族看到了入侵中原的希望。

为此,一个长久的侵略计划就此展开……

任康公继位后,奢靡腐化,懈怠朝政,他的掌权,让秦川至少倒退了十几年。

那时,君王对边关的把控力度薄弱,这也导致境外商人可以在中原出入自由,并且无人细察底细。

二十年,整整二十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草原的阴谋,他们一点点的朝着中原境内输入人员。

随着任君川继位,秦川国力逐渐转兴增强,他们也越发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一点的动作。

正当草原各部落的首领一筹莫展之际,天赐了一个良机到了他们头上。

中原的东南海关打起来了。

他们的王带兵出征,只留下了一位帝后把守国门……

允棠猜的没错,那位新上任的大汗确实瞧不起他,其实不仅是孛端察儿·赤那,还有其余各部落的首领。

所有人都没把他这位帝后放在眼里,都认为在他把守国门的期间,是秦川国力最衰弱的阶段。

任君川继位四年,才等到了建立根基的机会,而那位年仅十八的新大汗,一继位就迎来了这么好的时机。

他自然是不会放过……

草原的这一招,真的狠极了……

他们想来个内外夹击,里应外合。

这二十年来进入中原的所有人员,悄悄汇集东山,一夜之间,整个东山省全部沦陷……

允棠坐在桌前,大脑一片空白。

“帝后?帝后!”

在一声声呼喊中,他终于醒了神。

“帝后!朝中所有官员全都跪在殿外,都在等着您给出决策啊!帝后……”丁启信跪在地上,悲痛的哭了出来。

“哭什么哭?!”允棠红着眼睛,将砚台扔到了地上。

砰的一声巨响自殿内传出,把刚赶来的王权承鄞吓了一跳。

他回头望了一眼满地的官员,没做停留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丁启信跪在地上吓得一声不吭。

允棠扶于座椅两侧的双手,指端早已用力的握至没有一点血色……

“敌方占领东山,阻断了前线供给,并且……”

“本宫知道。”允棠直接打断了王权承鄞的话。

“本宫都知道……”他深吸了一口气,强撑着那一根即将崩断的理智弦。

方才,那奏本上的一字一句,就像是万剑齐发,顷刻间全部射到了他的心窝处。

允棠站了起来,踉跄着身子差点跌倒。

“帝后!”丁启信赶忙冲了过来,刚要搀扶就被一把甩开了手。

“我还死不了!”

允棠径直走向殿门,全然无视其他人的存在。

“你等一下……”王权承鄞不放心的伸手拉住了他:“你想出去跟他们说什么?敌方的目的就是引诱咱们出兵东山!”

【作者有话说】:“虎符”就是我国古代用于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兵符,因其形似老虎而得名。

“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领军队的将领,调动军队时,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两半相合,方能调兵。

自写 :寒夜窗外三更雪,凄凄艾艾唱离别。

宫庭院内三更雨,声声落落是别离。

廊内宫灯闪,墙头雨潺潺,卷珠帘,珠帘散,不道离情苦,与谁谈?

殿内铜炉暖,窗外雪漫漫,思君情,盼君归,不道国情苦,与谁谈?

满天风雨降帝都,满怀萧瑟化悲怆。

寂寞江山此夜寒,今年难陪君渡秋。

难陪渡秋吾不怨,难保国门君莫怪。

死后愿君常牵挂,秋来捷报当纸钱。

注:可摘抄,不可商用。

🔒第216章

“就算阻断了前线的供给水路又如何?东关那边的物资还能够撑三个月的,咱们现在……”

“放开。”允棠声音阴冷的恐怖……

“我说了,我都知道,我知道该怎么办!”

王权承鄞无奈的松了手,任由他走了出去。

允棠推开殿门,入目所及之处,跪满了官员。

现如今,边关的所有将领都已回京,放眼望去的所有人,全是他能够与那草原狼王为之抗衡的资本。

“众臣听令!”

“臣等恭听帝后口谕——”

“舍东山,保京师!”

“帝后圣明——”

突然,一口鲜红涌出,允棠当着上千人的面,身体失重,直接前倾跪趴到了地上。

“帝后!”

“帝后!”

一阵耳鸣声响起,遮盖住了无数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