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对照组在年代文带崽逆袭(1002)
“朝北。”
“啊,咋了?”
听到妻子喊,沈朝北转过头朝对方望去。
杜娟认真看了他一眼,道:“我们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工厂,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未来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沈朝北笑了下,“我都听你的。”
……
会议室里。
随着沈明珠的踏入,本就冷抑的气氛更加静默下来。
相较于以往,在列的人员数量也少了很多,一眼望去,有种日暮西山的凋零。
看着无精打采的管理人员,沈明珠微微一笑,“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杜总已经正式离开食品厂,从今天开始,由我接任总经理一职。”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不算热烈的掌声。
会议开始,和以往一样,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
“下个星期就是月饼生产周期了,有不少短工来打听,问我们今年还招不招人手,不招的话,他们就去别的厂了。”
荣华月饼作为食品厂的主要业务之一,累计销售数量已突破百万盒,为食品厂带来不菲收益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短工岗位。
每年中秋前四十五天,食品厂都会招一大批短工进厂生产月饼。
但今年不同往年,今年的月饼销售还不到去年的十分之一。
如果后续月饼的订单量没有显著增长,那就没必要招这些短工进厂。
可若是现在放出话今年不招人,就等于放弃了今年的月饼市场。
“先招一百人手吧。”
听到沈明珠的话,生产部的负责人又提出新的问题,“今年各厂的工价都上涨了不少,惠康直接给出了两块五每小时,我们要是按去年工钱,只怕大家也不肯来。”
一听到两块五的工价,会议室都炸了锅。
“嘶,惠康这是疯了吗?去年才一块五,今年竟然直接涨了一块?”
“人家背靠外资大佬,手头有的是钱,哪像咱们,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
沈明珠轻敲了敲桌面,打断大家的议论,“我们今年按两块的工价招人。”
两块的工价虽然比不上惠康,但也算是偏高的价位。
有人提出担忧,“咱们今年月饼销量这么惨淡,把人手招了进来,万一没有生产,那岂不是凭白多出一大笔开销?”
短工进了厂,就算不工作,每天也要付8个小时的保底工钱。
“离中秋还有四十多天,大家不要泄气,我们还有机会。”
沈明珠是总经理,她发了话,大家也没别的可说。
会议结束后,沈明珠去生产车间视察了一圈才回去办公室工作。
还没进办公室,助理夏无双就喜滋滋的跑出来迎接:“沈总,有客人找您。”
第849章 月饼爆单
瞧着夏无双乐得合不拢嘴的模样,沈明珠忍不住好笑:“高兴成这样,看来是有什么好事。”
“不光是好事,还是大好事呢,您进去就知道了!”
进了门,看到坐在沙发上石义正,沈明珠心下了然。
“石哥,好久不见,让您久等了。”
“沈妹子客气,是我不自请来。”
石义正不仅跟裴子珩的过从甚密,还是中街那套空院子的长期租客,因此,夫妻对石义正都很客气。
石义正是过来订月饼的,并大手笔的下了十万盒订单。
明面上,石义正是好几家企业的创使人兼总经理,身家过亿,是奉城炙手可热的商界新贵。
然而,就连沈明珠都不知道,石义正只不过是裴子珩推到幕前的“傀儡”。
这次亲自来厂里订月饼,为的就是给沈明珠“撑腰”。
石义正人刚走,十万盒月饼订单的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厂里传开。
还不到中午吃饭时间,十万盒月饼的全款就打到了食品厂的帐户上。
最高兴的莫过于裴文萍,“明天就要发工资了,我正愁帐户上钱不够呢,这石老弟真是够仗义的,改天一定好好请他吃顿饭。”
沈明珠隐约感觉到,石义正出手相帮是看在儿子裴子珩的面子上,毕竟两人是忘年交。
只是让她有些好奇的是,儿子到底是怎么看中石义正的。
石义正的这笔订单,也让全厂上下看到了希望。
盘桓了大半年的低迷和颓废气压一扫而空,职工们重新变得干劲十足。
接下来的几天,沈明珠陆续接到钟箐、严素、宁远等人的订购电话。
月饼的订单量就跟滚雪球似的,很快就滚到了二十万盒,已然突破了历年的最高销量。
原本一百名月饼短工的名额,也紧急扩招至三百名,但想要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二十万盒月饼,人力还是大大不足。
沈明珠当机立断,将车间的生产线停掉一半,将空闲的职工调到月饼车间帮忙。
人员不足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原材料的缺口却十分庞大。
好不容易和供应商谈好优先供货的协议,又接到了黎诗曼从澳城打来的电话。
“明珠,最近在忙什么呢?”
“快中秋了,忙着卖月饼呢。对了,曼曼,今年你想吃什么口味的月饼,我提前给你寄过去。”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好的,没问题。”
“每种口味你就随便给我寄一万盒吧。”
沈明珠以为黎诗曼是在开玩笑,“每种要一万盒,你是打算拿去养猪吗?”
“这你别管,反正我要。”
“曼曼,你说认真的?”
“不然呢?”
现在食品厂的月饼有十五种口味,每种口味一万盒,那就是十五万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