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妈对照组在年代文带崽逆袭(647)

作者: 七女王 阅读记录

忙完厂里的事,沈明珠开车去沈记巡视工作。

今天天香引店是冯慧英当值。

陪着她检查店内卫生的时候,冯慧英顺道跟她八卦了几句崔连英。

裴克是个大方的主儿,手里头又有些钱,给崔连英买了不少东西。

传呼机、首饰、衣服鞋包等等。

外人都说崔连英有福气,遇到了好男人,可冯慧英却有点担忧。

这桩媒是她牵线搭的桥,崔连英这样花裴克的钱,怕沈明珠心里不高兴。

“这很正常,加起来都快有一百岁的人了,总不能还像小年轻一样,谈恋爱全靠一张嘴皮子,总得拿钱说话,过日子嘛,少不了经济做基础。”

听沈明珠这么说,冯慧英放下了心。

巡视完,沈明珠准备去另一家店,出门时忽然想起沈向南给贾月梅开了一家包子铺,迄今为止,她还没去看过,便顺道拐了过去。

沈明珠也没走近,就站在街口看了几分钟。

没什么生意,不过这会已经快中午了,包子馒头一般都是早上卖得多。

看了会,沈明珠便转身走了。

包子铺是赔是赚都无所谓,只要贾月梅安安份份守着包子铺,别整天找事惹事就行了。

……

傍晚,一家人正吃着饭,裴克忽然提出要跟崔连英结婚。

“我跟你们崔姨交往也有这么些时间了,我感觉挺合得来的,想让她搬来跟我一块住,可也不能让她无名无份的跟着我住,传出去不好听。”

对于这桩婚事,沈明珠没什么意见,对崔连英这个人她也认可,便让裴克找个时间,约上丁家那边的人,双方见一见,谈谈婚事。

崔连英的上任丈夫姓丁。

第545章 婚事

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周六,是崔连英45岁的生日,不过崔连英并没有兴办,只是叫上了裴家人一块吃饭。

这也是裴家和崔连英的家人第一次正式见面。

崔连英生了两子一女,女儿外嫁在临市,这次没有回来。

崔连英的两个儿子,跟娘家几个兄弟姐妹,加上沈明珠一家、裴克和裴文萍,总共坐了三桌人。

酒席设在银杏楼。

除了给崔连英庆祝生辰外,两家也准备商量裴克和崔连英的婚事,因此都到的比较早。

一番接触下来,崔连英的两个儿子给沈明珠的感观还算不错,各自都有正当工作,不是好逸恶劳之辈。

对于崔连英的改嫁,两个儿子也没有提过份的要求。

倒是崔连英的两个儿媳妇,对于崔改嫁一事,表现得尤为热情积极。

沈明珠倒也能猜透两个儿媳妇的心思。

裴克无儿无女,又身家丰厚,跟崔连英结了婚,当了继父,少不了照拂她们两家一二。

在沈明珠看来,这都是小事,只要裴克和崔连英婚后过得开心,帮衬丁家一把又何妨。

崔连英的娘家人对这桩婚事极其满意,甚至都觉得崔连英是撞了大运。

毕竟裴克各方面条件都不差,人也慷慨大方,谁不喜欢这样的妹夫(姐夫)呢?

寿宴结束,裴克和崔连英的婚事也定了下来。

下个月1号。

时间有点紧急,但裴克执意,说是再往后天太冷,怕冻着了崔连英。

崔连英和前一任丈夫是包办婚姻,结婚时就一顶红盖头被送到夫家,连结婚证都没打。

裴克想给崔连英一个正式的婚礼。

除了婚礼外,裴克还要带崔连英拍西式婚纱照,并计划了蜜月之旅。

不得不说,裴克骨子里还是挺浪漫的。

……

“十个馒头,正好一块,常来啊。”

贾月梅笑着收了钱,一把塞围兜里,又忙着去招呼其他买主。

正值吃早饭的点,买主络绎不绝,没一会就卖空了一屉馒头。

贾月梅麻溜的将空屉拿开,从大铁锅上重新端下一屉新的。

刚蒸好的馒头,白白胖胖,热气腾腾,散发着面食的甜香,看着就有食欲。

“给我来两馒头。”

“我要五个。”

“好嘞,别急,都有。”

秦金莲抱着二丫站在一边,高兴的同二丫说悄悄话,“瞧你妈现在多能干,卖了白馍挣钱给你买糖吃,买新衣穿呢。”

二丫咯咯直笑,小手兴奋的拍着。

在贾月梅铺子上呆到吃过中午饭,趁二丫午睡,秦金莲一个人去了食品厂。

秦金莲到的时候,沈明珠刚睡完午觉,正喝茶醒神。

“我去过你二嫂的包子铺了,生意还怪好的。趁我还有点力气,帮他们看两年娃,让他们安心挣钱,早点在城里把房买了,再生个胖孙子,我和你爸这辈子也就圆满了。”

“这事你跟我说不着,你有能力帮就帮,没能力就别说废话。”

言外之意,她不会出钱帮沈向南买房。

秦金莲瞅着她,到底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数落责骂。

虽然是她生的女儿,可眉眼间的清冷,以及举手投足间的不怒自威,都教她这个当妈的犯怵。

要是她女儿能像女婿那小叔一样大方慷慨就好了,给姓崔的大把钱花。

想着,她又唠叨起裴克和崔连英的婚事,“……真不知道你们咋想的,活脱脱把财神往门外推,白白便宜外人。”

沈明珠掀起眼帘,“你要是闲得慌,就自己想法子挣钱去,少惦记这个惦记那个的,惦记也是白惦记,人家兜里的钱落不到你手里半分。”

“你不惦记,别人可惦记着呢!”

“人家惦记你就惦记,狗吃屎,你咋不去吃?”

秦金莲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好一会才嘟囔道:“光是嘴皮子会说,你倒是教我挣钱的法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