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649)
在李贤的眼中,书院是什么?
书院那是教化之地,是至圣先师教谕之地,却是变得如此的铜臭,和势要豪右之家为伍,将这书院变成了一门生意!
不对劲儿的人、不对劲儿的牢房、不对劲儿的书院,总之一切都不对劲儿,李贤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儿!
但是他很愤怒,这和他这么多年接受的圣人书,完全不同,甚至背道而驰。
什么狗屁的民为邦本!什么狗屁的仁义礼智孝!除了肮脏之外,哪里有一点点五常大伦所在!
李贤是极为愤怒的。
朱祁钰却笑着说道:“那些书院本就是人家开的啊。”
李贤的愤怒变成了呆滞,陛下一番话语,解开了他内心的一些疑虑。
那些书院是势要豪右之家所设,这等未作之民,居然栈恋故地,不肯离去,老爷有命,居然不从?!
安排百姓,对于势要豪右之家,还不是手拿把攥,手到擒来?
李贤看着裕民坊呆滞的说道:“洪武永乐年间,裕民坊民宅,本一十四两左右一栋,上下两层,共计十间,可供十人所需,现如今百两、千两,求之不得。”
“这里的孩子可以去崇正书院读书,这里的孩子不会被游堕之民骚扰,这里离惠民药局就一刻钟的路,这里什么都有,但是和百姓毫无关系。”
朱祁钰看着满是疑惑的李贤,笑着说道:“李爱卿,这只是你第一问中,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从有序差异,转变为对立,最终变成绝对矛盾的手段罢了。”
“不过是过分追求交换价值的过程,无论是过去的破旧,还是现在的繁荣,不就是追求交换价值的过程吗?”
“这是你的第二问吗?”
朱祁钰是有些失望的,他希望李贤是个贤才,但是似乎他在南京城的表现,不过是生死危急下的昙花一现罢了。
就这?
“劳驾让让。”又一力夫推着满是羊肉的排车走过了羊市桥。
石亨不知道溜达到哪里,手里拿着一堆的零嘴儿说道:“陛下,臣刚才好一阵寻摸,找到了这么多好吃的!”
兴安伸手拿过了那些零嘴,对着石亨摇了摇头。
朱祁钰满是无奈对着石亨摇了摇头,他吃什么不归他管,归这位司礼监提督太监,皇帝近侍管。
“陛下没口福,嘿嘿。”石亨满不在乎的大快朵颐,看着水波荡漾的秦淮河,情不自禁的感慨道:“南京是真的富啊!”
“是不是想抢一票?”朱祁钰乐呵呵的问道。
石亨也没有掩饰,他在大同府就是干这个的,他感慨万千的说道:“想,但是不敢,哈哈。”
朱祁钰满是赞同的说道:“别说是你了,朕也想抢一票啊,这地方,富得流油,居然没有钞关市税,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啊!他们居然不交税!”
“哈哈哈!”
羊市桥充满了欢快的空气。
李贤俯首说道:“这是臣的第一问,不是臣的第二问,臣只是在说,他们用何种手段,将裕民坊的百姓强迁去了北城,又强制他们跑到了城郭。”
“哦?”朱祁钰露出了一个笑容,李贤果然不是个庸人。
他笑着说道:“你尽管问,朕知道就告诉你。”
朱祁钰,大明户部尚书!天下财经事务第一人!
在大明朝这个时代,没人能跟朱祁钰在这方面过招。
没有人!比朕!更懂财经事务!
如果朱祁钰都无法解释这种疑惑,那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李贤眉头紧皱的说道:“陛下曾经说过,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臣深以为然。”
“世间的资财,分为了留供、固定和流动三个部分,是所谓天下财经事务,是以留供之道,固定之道,流动之道,如四时之变迁,天地之运行是也,循环反复,周而复始。”
“天地人,此三才,留固流,此三财。”
朱祁钰笑意盎然,这个李贤居然是个好学生!人在南衙居然对京师的财经事务盐铁会议的总结,聊熟于心。
他奇怪的问道:“南衙这帮人难道没有学过财经事务吗?朕的意思是,朕财经事务的成果是刊印过,通传天下,各之省府州县邸报都有。”
“他们如果想要学习财经事务的话,只要看一看就可以了。”
大明邸报,是由内署三经厂负责的。
邸报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那个时候朝廷的信使会携带邸报出京,分发给各地郡县。
邸报不是圣旨,不是公文,而是一种传递圣意的报文。
这种邸报会刊载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重要军事政治信息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头条热搜。
上了邸报的事儿,都不算事小事。
主要是给地方官员理解圣意和朝廷动向用的,每月固定一次。
邸报大约有十八页内容,会详细的记录很多的内容,朱祁钰特别设立了三页的财经事务专栏,刊登每月财经事务盐铁会议的成果。
李贤摇头说道:“他们既不看、也不听、更不懂,他们更不愿意懂。”
“店塌房收租多简单,利用财经事务之道去赚钱,何其的辛苦?”
收租的确更简单一些,但是太落后了。
“陛下,臣第二问,御制银币究竟是什么?”李贤的眉头紧皱的说道:“臣知道陛下研定,货币乃是流动资财。”
“根据陛下的财经事务之议,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凝聚了劳动,用一般等价物,即金属货币去表现。”
“但是臣观南京诸事,这御制银币怎么更像是固定资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