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989)
罗炳忠认真的问道:“殿下,冒昧的说一句,陛下不是一直这么做的吗?”
“吵!架!是!吧!”朱瞻墡一甩袖子,怒目圆瞪的说道。
罗炳忠摇头说道:“没,我可吵不过殿下。”
“吵不过吗?”朱瞻墡眉头紧皱的说了一个疑问句。
罗炳忠憋着笑说道:“吵不过。”
这大明邸报的头条,都成了朱瞻墡的一块心病了,这怎么三番五次,就是上不了呢?
朱瞻墡神色一变,神秘兮兮的说道:“孤有个想法,如果做成了,估计应该可以拿一个头条,不成问题!”
“哦?是什么样的想法?”罗炳忠好奇的问道。
朱瞻墡眉头紧皱的说道:“你还记得陛下有一次宣谕之后,百姓陈情,对木工厌胜之术、方士魇镇之术、五神通巫蛊之术厌恨至极,却没有太好的办法。”
“记得。”罗炳忠点头,这是在民为邦本之下的思考方式。
大明的百姓深受巫蛊之害。
这玩意儿坑蒙拐骗,藏污纳垢,甚至薅到了陛下真武大帝的名头上,在集宁、五原、朔方、靖安、胜州五府之地,搞起了赦罪善功符。
被于谦在河套地区打了个窝,狠狠的整治了一番。
“云贵川黔这种巫蛊之术可不少啊,苗疆蛊术可是传说极多。”朱瞻墡坐到了位置上,目露思索的说道。
罗炳忠低声说道:“哦?殿下的意思是建真武大帝庙不成?”
朱瞻墡斜着看了罗炳忠一眼,嫌弃的说道:“孤在你心目中就一点恭顺之心没有吗?”
罗炳忠赶忙摇头说道:“那倒不至于。”
朱瞻墡摸了摸下巴,半抬着头说道:“大明谁不知道陛下是真武大帝转世,往这上面凑,是嫌孤死的不够快吗?”
“那倒也是,就是不知道殿下的想法究竟是什么。”罗炳忠想了想,是这个道理,随即他变得迷茫了起来。
他还以为襄王要用鬼神之说对付巫蛊,但是显然襄王并不打算这么做。
朱瞻墡一字一顿的说道:“英烈祠。”
罗炳忠面色大变,猛地退了一步,惊恐的说道:“殿下,还是造真武大帝庙靠谱点,动英烈祠的主意,那不是癞蛤蟆跳滚水锅,找死不看地方吗?”
陛下对英烈祠的维护是不余遗力的,长洲诗社苏平、苏正两兄弟,搞到了夜不收的头上,最后查出了奸细的身份,可是进了解刳院的!
还不如大搞鬼神的真武大帝转世靠谱点!至少能落个砍头的罪名,而不是解刳院。
“孤在你的眼里,就是个蠢货吗?”朱瞻墡非常不满的敲着桌子大声的说道。
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
朱瞻墡当然不是一个蠢货,至少罗炳忠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他们都共事这么久了,罗炳忠见识过朱瞻墡对风向敏锐的嗅觉,这种能力,大约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永远不会站错队。
但是这次朱瞻墡居然把主意打到了英烈祠的头上,罗炳忠就不得不提醒朱瞻墡了。
这是真的要掉脑袋的事儿。
朱瞻墡嘴角抽搐了几下说道:“孤的意思是把英烈祠利用起来,可以有效的缓解厌胜、魇镇、巫蛊之术对百姓的伤害。”
“比如设立常祭,每年定好一个时间点,祭祀这些为大明死难的英烈,是不是应有之意?”
“比如英烈祠的管理,定期对英烈祠进行修缮、打扫,负责对人们讲解这些过往?忘记历史,就是数典忘祖!”
“这些都是对英烈祠的保护,怎么会被陛下砍头呢?”
罗炳忠听到了这里,终于是松了口气,原来不是要做赦罪善功符的买卖,吓了他一大跳。
但是他疑惑的问道:“可是英烈祠的祭祀和管理,这些事和减少厌胜、魇镇、巫蛊之术对百姓的迫害,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
朱瞻墡颓然的说道:“你是真滴笨啊!”
“厌胜、魇镇、巫蛊,说到底是不是神神鬼鬼之说,那都是虚无缥缈的传说和故事,但是这些保卫大明的英烈祠的英灵,都是真实存在。”
“这不比厌胜、魇镇、巫蛊来的更加真实?更让人信服?”
中原这片土地,有很强烈的崇圣和崇祖文化,利用这种文化去打败厌胜、魇镇、巫蛊这些糟粕,就是朱瞻墡想到的主意。
既然非要信点什么,为什么不能信一点真实存在的?
罗炳忠恍然大悟,这不是用鬼神之说对付巫蛊,而是用文化对付巫蛊。
朱瞻墡面色犹豫的说道:“奉祀英烈,乃是自上而下。”
“这魇镇巫蛊之术之所以泛滥成灾,其实归根到底,根本原因还是礼不下庶人。”
“百姓黔首们读书少,道理知道的少,容易受到蛊惑,想要彻底根除这魇镇巫蛊之术为祸乡里,其首要还是以推广农庄法为主,教人读书识字明理。”
“若天下庶民,皆知书达礼,自然对鬼神之说,敬而远之了,鬼神之说就没了土壤,巫蛊之术,自然只会变成志怪故事罢了。”
朱瞻墡就大明巫蛊之术的现状,找到了他认为的问题,并且分析了其根本原因。
就如何缓解巫蛊之术的迫害,谈到了自己的观点,利用英烈祠的英雄事迹,利用崇祖文化打败巫蛊之术。
对于如何彻底消灭巫蛊之术对百姓的残害,他也有自己解决办法,那就是广教化。
朱瞻墡和罗炳忠开始就贵州地方的英烈祠的现状,展开了议论讨论,最终拿出了一个祭祀的方案。
如果能够形成类似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一样的文化氛围,对云贵的移风易俗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