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敌国郡主后(201)

作者: 清淮晓色 阅读记录

那一瞬间,明湘敏锐地捕捉到盛仪郡主面上闪过的一丝无奈和消沉。

她开口,想要巧妙地安慰盛仪郡主。然而还没等明湘说完第一句话,盛仪郡主的消沉突然一扫而空,她直勾勾盯着明湘的领口,神情惊疑仿佛看到了一只怪物。

“你……这里是什么?”盛仪郡主语气奇怪地问。

明湘想到了什么,但口中还是疑惑的问:“你说的是?”

身后的琳琅及时递上来一面极小的水银镜。

“啊。”明湘看着自己领口下脖颈处的那一点红痕,自然道,“这几日蚊虫多。”

盛仪郡主后退一步,神情古怪地上下打量着明湘。

“阿湘。”她语气沉重道,“我在这里养了多少男人,你不会真觉得我看不出来这是什么吧。”

第105章

问罪书

盛仪郡主见惯风月, 只打眼一扫立刻看的清楚明白:那分明是吮咬而成的红痕,而非什么蚊虫叮咬。

她唇角泛起一丝古怪的笑,本能地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神情, 只等明湘反驳不成, 立刻穷追猛打问出她到底和谁有了瓜葛。

明湘沉着地递回镜子,无可奈何道:“我今日刚从宫里出来。”

她居住的凝和殿虽不在六宫之中,至少也是后宫宫禁的范围,管束森严闲人免进, 即使连巡逻的侍卫也不能踏入凝和殿的范围。

换句话说,除了皇帝,能进那里的,只有女人和太监。

盛仪郡主一愣:“也,也对。”

就算行事再奔放、再大胆,盛仪郡主终究也是个正常人, 当然不可能头脑一热想到违背伦常的方面去。但盛仪郡主到底是盛仪郡主, 拥有京中众多贵女们拍马难及的想象力与自信, 因此她稍稍怔住片刻,下一秒脱口而出——

“要不这八个舞姬, 你带回去算了?”

“……”

饶是明湘从来自以为自己有几分聪明才智,这一刻也被盛仪郡主脱口而出的言语打了个措手不及。她茫然与盛仪郡主对视半晌,好不容易回过神来, 从盛仪郡主的话中咂摸出了暗含的深意。

从来八风不动的永乐郡主, 终于维持不住平静的表面了。她的面色青白不定,最终在盛仪郡主心虚而警惕地缩进船舱里之前,化作了一声咬牙切齿的:“慕妙仪!”

.

从清溪小筑离开时, 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抢在城门下钥前入了京城, 明湘便吩咐驾车的侍从回府。

玄部统领风曲已经在府中等候许久, 明湘换完家常的衣裳,从内室中走出来,风曲起身,朝她一礼:“郡主。”

“等的久了。”明湘示意他落座,“晚膳用了吗,随本郡主一同用点。”

风曲唇角一弯,并不推辞:“多谢郡主。”

近来随着南边开战,户部的银子流水一样往外花,桓悦第一个下令削减宫中用度——宫中人少,能削的地方其实不多,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上行自然下效,一时间高门大户争相节俭,蔚然成风。明湘跟着命郡主府中削减用度,今日摆上桌的晚膳,便只有大大小小加起来九个碗碟。

明湘的饮食向来清淡,厨房机灵,眼看风曲要留下陪膳,临时修改了菜单,加了一道蒸鲥鱼,一道八珍烧鸡。

在明湘面前,风曲一向不会很拘谨。他的吃相优雅,吃起来却很快。明湘还在慢慢喝粥,风曲已经放下了银箸,笑道:“还是郡主府里的鲥鱼最鲜。”

“初夏的鲥鱼才好。”明湘道,“可惜了,要等初夏的鲥鱼入京,还要大半年。”

她略提了一句鲥鱼,很快便转开了话题,问风曲:“今日廷议如何?”

明湘不去,风曲和雪醅就至少要去一个。二人彼此推让,差点打起来,最后不得不抓阄定胜负。

风曲惜败,不得不去。

风曲尽可能精炼地陈述了一下廷议的结果,和明湘的猜测出入不大。不过她没想到的是,借着处置彭向鸿的机会,桓悦一鼓作气,将朔州另两位三司长官——都指挥使金铭悟与按察使李骞一同扫了下去。

理由很充分:与彭向鸿同为朔州三司长官,金铭悟与李骞丝毫未曾察觉其不法行为,可谓眼瞎耳聋,这样的人,怎么能担待一州长官?

当然,换上去的三司长官,一定是桓悦看好的人。

大晋一共也只有七州之地,每一州的三司长官都是一方大员,位居从二品。这个品级哪怕放在整个朝堂之中,都可称高官。每一次三司长官的更替,都有无数双眼睛虎视眈眈,哪怕是高居皇位的帝王,也不能轻易地一言而决。

这次桓悦能轻易地更换整个朔州的三司长官,想必是和隐藏在彭向鸿身后的那些人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皇帝不在这个南北开战的关卡上大肆清算掀起大狱,而逃过一劫的官宦勋贵们,也要为之做出让步,付出代价。

风曲一一将话说完,见明湘低头,似有沉思之态,便安静的住了口,只静静等着。

明湘听完风曲所说,心想衡思是越发有主张了,恼火归恼火,该拿到手中的却一分也不会相让。

只是彭向鸿身后的那些人,如果当真以为做出让步,皇帝就会放下此事,那就大祸临头了。

桓悦在这方面,很有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意味。他现在不彻底清算,是因为时势所迫,而不是肯大人有大量的就此终了。对方吐出来的那些好处和让步,桓悦绝不会因此有丝毫感念,反而要默默记上对方种种罪行,等到时过境迁,对方甚至都把自己所犯的罪行忘掉了,就等到桓悦举起屠刀开始算总账的时候了。

上一篇: 薛府贵妾 下一篇: 和死对头共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