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对头共感之后(89)+番外
夏元帝说道:“不如今年宫宴时,便留下燕家一道吧,朕也想好好考校考校他。”
冯皇后笑吟吟应了。
帝后两个都不打算将这消息告诉李嗣音。
李嗣音将她与燕澄朝的关系在父皇母后过了明面,便自觉完成了一桩大事,心里又轻松起来。
她回到公主府,想起那未做完的护膝。
唇边挂着笑容地又将护膝拿起来继续做了。
两日后,护膝完工,她特地先给冯皇后和夏元帝各自送去了一双,而后才又吩咐小厮,将最后一双护膝包好送到燕澄朝手上。
小厮送到了,回来禀报说,燕澄朝收到包袱,听说是公主府送来的,当即眉眼弯弯地要他递话,说“多谢公主”。
李嗣音让小厮下去了。
她嘴里轻声埋汰燕澄朝小气,收了她东西却只回了四个字,说完之后,却又忍不住笑起来。
多谢公主。
真想听他当面亲口跟她说呀。
日子倏忽而过。
很快,便到了腊月三十,除夕宫宴。
李嗣音应制回宫中与夏元帝和冯皇后一道度过除夕夜。往年除夕宫宴实际上便是皇宫众人的家宴了,但今年却出现了十分突兀的另一拨人。
夏元帝让镇远侯一家也来参加宫宴了。
李嗣音对此大吃一惊。
她有些忐忑,不知夏元帝和冯皇后要做什么,又想是不是自己提早告诉了他们燕澄朝的事,才有了今日这一遭。
燕家人同样对夏元帝此举不明所以。
燕云侠不免怀疑到他们儿子的头上:自一月前燕澄朝回来家里,便说要考取来年的武状元,好求娶公主,自那日后便开始刻苦练功,挑灯夜读了。难不成,是陛下知道九公主和他们家儿子的事情了?
可夏元帝又不直说。
只在宫宴上频频叫燕澄朝出来答话。
这下,燕家人都反应过来了,是陛下在考校他们家澄朝呢!
燕澄朝不知晓夏元帝和冯皇后的心思,只是想着日后要请陛下赐婚的,必不能留下坏印象,于是越发积极表现。
夏元帝考校完了,让人回位子上了。
接下来的时间绝口不提旁事,只如寻常宫宴般话话家常。
宫宴结束后,夏元帝握着冯皇后的手,两人对视,轻轻笑了一下。
燕家的孩子,不错。
李嗣音从宫宴中出来,碰见了正欲回府的镇远侯一家,燕澄朝亦在其中。
她立住脚步,微微颔首。
他们朝她见礼。
李嗣音自然让他们起来,不必多礼。
谢槐蓝道捉着燕云侠的手,和蔼笑道:“听闻公主善于配香,臣妇也想在除夕之后为家里人做些香囊,想请教请教九公主。只是臣妇素来不能睡得太晚,眼下必须要赶回侯府了,我让澄朝留下来跟公主要了配香的方子再走可好?”
燕云侠不明所以,他夫人何时会做香囊了?素来不能睡得太晚?她身体有恙吗?“夫人你……”
话还没说完,就被谢槐蓝捉着手使大劲儿狠狠掐了一把。
疼得燕云侠神色扭曲一瞬。
“……夫人想得周到。”燕云侠抽气道。
谢槐蓝笑看着李嗣音,等着李嗣音的回复。
李嗣音正愁找不到机会与燕澄朝单独见面,闻言应允下来。
谢槐蓝遂一把将燕澄朝推了出去,自己扯着丈夫大儿子回府去了。
宫道上,只剩下燕澄朝和李嗣音。
以及他们的婢女小厮。
他们一起走在宫道上。
起初隔了半个肩膀的距离,后来越靠越近,只剩下半指的距离了。
燕澄朝眼底映着暖黄灯火,笑意温暖,对李嗣音道:“九公主,除夕安康。”
李嗣音回看他,也笑起来,“燕世子,除夕安康。”
除夕夜,他们并肩在这条路上走了许久,直到皇城头顶响起绚烂的烟花和鞭炮。他们在盛放的烟花里告别,奔赴下一年。
明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
春节过后,李嗣音便安心等待着燕澄朝考取武状元。
她期待着他来求赐婚的那一天。
但这天还未到来,一截噩耗突然先传至大夏朝廷:巫族出兵,进犯大夏东南方边境了。
作者有话说:
*最后再走一波剧情,这本文就正文完结啦
第46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
◎长相思◎
夏元帝在御书房摔了折子, 心中愠怒,“巫族派兵占朕沂水郡,抢朕九公主的帐还没算完, 他们怎么敢出兵攻打大夏的?他们的巫族王, 当年还是我们大夏扶上去的!”
阶下, 站了一排重臣。
左相站出来一步,行礼道:“陛下,臣以为, 巫族此次出兵着实古怪。如陛下所言,巫族兵力要与大夏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巫族王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况且这巫族王素来安于现状, 怎么会突然出兵攻打大夏?恐怕,这其中有诈。”
早在巫族三皇子给陛下下蛊一事就能看出来, 巫族王历来的态度便是能和谈绝不打仗, 宁愿将皇子送人, 割地赔款,做足了低头的姿态。此次出兵却如此突然, 无名无分,不可不令人怀疑。
左相话音落下, 却又有一武将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之见, 便出兵将这巫族打个落花流水, 让他们看看挑衅大夏威严的下场!任何阴谋诡计,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顶个鸟用?我们大夏的英武男儿, 从不惧怕上阵杀敌!”
两方各执一词。
夏元帝在桌案后捏了捏眉心, “巫族进犯我朝边境,如此嚣张,决不能姑息!可战乱毕竟劳民伤财,朕是仁和之君,此事还需诸位爱卿再作详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