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66)

日落之际,他们终于抵达一处人烟繁茂的村庄。眼前所见,却令几人眉头紧锁。

只见一名老妪拖着板车踉踉跄跄走出村来,车上躺着一大一小昏迷不醒的两条人影,看年龄大概是她儿媳孙子或女儿外孙。

板车后方,是手持棍棒的村民,大有人不走就将人打走的架势。

老妪身形单薄,面黄肌瘦。

板车上的母子面颊烧得通红。

一村之民冷眼旁观三人的离开,还有粗鲁的汉子挥着棒子喝骂:“真晦气,快走快走!死也死外边,别祸害咱们村里人!”

这都是一帮什么德性的刁民?向豹的拳头捏得嘎吱作响,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

眼前仿佛刮过一阵黑旋风,不等村民们反应过来,某人手中挥舞的棍棒已经易主。突然出现的大汉挡在他们面前宛如一座高山,张嘴一笑,便咧开一口森森白牙。

“某平生最恨欺凌孤寡老弱之辈……”他将夺来的棍棒舞得虎虎生威,令人不敢逼近,“一帮窝囊废,有种来同某家放对!”

村民们一时竟被震住了。

这是哪座山上跑下来的山大王啊!

慢一步的张重光与周猎虎见向豹仅凭一人震慑全场,索性上前帮忙扶住板车。王阿大企图与老妪沟通,却发现她是个哑巴。

见状,一帮村民如避瘟神一样齐齐往后退。向豹带来的威慑被另一种恐惧支配。

被夺棍棒的青年“呸”了一声,骂骂咧咧开口:“你懂个屁!这一家人染了瘟疫,他们家都快死绝了,还想连累咱全村不成?只是赶他们走,已经是发了善心了!”

他一边骂,一般继续后退。突出一个又狠又怂。

“???!!!”

板车边上的几人下意识松开了手。

在他们身后,一道声音突然响起,安抚了几人慌乱不安的心:“应当不是瘟疫。”

“你说不是就不是?”

骂骂咧咧的青年没好气开口,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却是微微一怔。

夕阳之下,青袍飘举。少年道人宛若天成的轮廓恍惚间使人疑心见到了山间鬼神。

越殊轻声开口,平静从容的语调令人莫名安心:“贫道略通医术,不妨让我一试。”

村民们自然是不肯让“瘟疫感染者”入村的,越殊也不强求,只让他们提供了一处山脚下的空屋,将老妪一家都送了过去。

碍于几人一看就不好惹的架势,这个请求不曾遭到拒绝。

大概是不忍心看这位“人美心善”的小道长治病不成反而被感染,那脾气粗暴的青年向他透露了来龙去脉。

出现在这一家人身上的病情的确像极了瘟疫,起初是年纪最大的老爷子倒了下去,高烧不退,而后便是他病殃殃的儿子。

待得家里两个男人都一命呜呼,这家的媳妇和小孙子也染了病,村里人顿时都慌了。

他们见识不多,也听说过瘟疫的可怕。这病一个感染一个,不是瘟疫还能是什么?

于是就有了今日这一幕。

越殊对此不置可否。

……有传染性的就一定是瘟疫吗?须知前世还有流行性感冒呢!

山脚下的空屋里,越殊抬手搭上孩子的脉搏,神情笃定:“果然不是瘟疫……”

数日倏忽而逝,村民们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看见眼前活蹦乱跳、只是略有病容的一家三口,他们望向越殊的眼神惊为天人:“这位小道长莫非是活神仙不成?”

当下全村人争先恐后请他上门,不管有病没病,俨然一副要蹭活神仙仙气的架势。

越殊:“……”

“诸位想多了,贫道只是略通医术的凡人。余娘子一家确实不曾染上瘟疫。”

狂热的气氛中,少年道人一如既往八风不动:“诸位何以笃定,是瘟疫作祟?”

原先不曾给他们好脸色的青年此时已经成了越殊的头号推崇者。他急急开口道:“小道长有所不知,南边真的起了瘟疫。听逃荒过来的亲戚说,连县城都被围起来了!”

“——小道长切勿南行!”

第36章 神医妖道36

马嘶声渐行渐远, 将村落甩在身后。远远的,朝阳自地平线上升起,少年道人的身影宛如一缕清风, 融化在流淌的金辉中。

目送着视线中的五个小点渐渐远去,村口驻足的男女老少几乎不约而同悬起了心。

“小道长是个好人啊……”

“但愿他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

“唉,不好说啊……南边可是闹了大疫, 你说小道长怎么就想不开非要过去呢?”

乡民固然愚昧, 却也淳朴。至少谁对他们好是看得出来的。

越殊只在村里逗留了半个月,不曾像别的道士一般借助迷信手段敛财,反而治好了村里不少人的病痛。哪怕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 他也没有丝毫马虎。以至于大家都对他的离开分外不舍。

尤其是这位小道长居然打算继续南下,往那瘟疫蔓延的地方去,如何不令人忧心?

远处的人影已然消失在天际,聚集在村口的人群三三两两离去。到最后,原地只剩一名年约三十许、容貌清秀的妇人, 她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男孩。

“阿母, 大哥哥真的回不来了吗?”小男孩仰起头,一双大眼睛眼巴巴地望着母亲。

……叔叔婶婶们说了,南边危险, 只要过去都会病死。阿公与阿父就是生病没了,南边该没了多少人啊?救下他们的大哥哥去了南边该不会也没了吧?

女人微不可察地叹气,苍白温婉的面上却勾起一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