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云而出(84)

作者: 江月初照 阅读记录

“想知道什么?”

“是不是我这么大费周章一点意义都没有,”他挫败的说,“还给你们添麻烦。”

“并不麻烦,但是她不配合,”院长说,“病人和我们的关系,通常是病人求助,我们就接收。如果她不配合,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

“她最近看起来情况还好,是不是药物还是起了作用?”

院长想了想,摇摇头,“这个不好说。”

黎若谷无助地揪着头发。

院长安慰他,“不要着急,这个病就是需要耐心。”

黎若谷点了下头,没说话。

院长看他半晌,感慨地说道:“当年你外婆总喜欢把你带到办公室去,那时候你才五六岁,撕了我的笔记后,怕挨骂还藏到墙角的木槿花丛里。”

黎若谷有些赧然,最后还是东窗事发,被外婆用黑板擦打了手心。

那时候,面前这位桃李满天下的院长才三十出头,是外婆去了那所学校后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

院长又说:“以后你的孩子大概做不了这种坏事了,信息化社会,大家都用电脑了,没有手写的笔记给人撕。”

说起孩子,黎若谷就想到他跟赵宁静的孩子,心里不免又想到赵宁静的状况,越发的揪心。

她再有一次想不开,他都承受不起,还敢去想孩子的事?

院长却好像没发现他的愁闷,闲谈着问到一些他现在的情况。

黎若谷即使明知这是一位长辈发自内心的关切,然而他却对于大家不重视赵宁静而有些任性地感到不满。

为什么明明他差一点就失去她了,别人却轻描淡写地说这只是小病?

心脏病会死,糖尿病会死,可抑郁症也有机率会死啊,同样是有概率致死的病,为什么大家一点不重视,也不害怕这种病呢?

黎若谷又随便聊了几句,看时间差不多了,问到了重点上,“MECT的治疗方案有没有过度治疗的问题?”

“MECT?哦,就是电抽搐治疗吧?”

“听说是无抽搐。”黎若谷纠正。

院长停了片刻,“MECT对重度抑郁和有自杀念头的症状时间短,见效快。但如果药物有效,也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也用不着MECT治疗。”

院长顿了顿,有些爱莫能助,“我的研究方向并不是这个,根据他们汇报上来的情况,抑郁症目前就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心理疏导和MECT治疗。我们医院主要是以药物和MECT治疗为主,没有心理疏导。”

黎若谷沉默,他当然知道院长不是研究这个方向的,只是以他的影响力,也许可以得到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没想到希望还是落空了。关于抑郁症的研究成果这么少,不管病因还是治疗。

虽然已是全球化的时代,那么有没有可能国内依然存在着信息滞后的可能呢?

他迫切地需要了解有关抑郁最新的研究成果。

他努力地在大脑中搜索相关行业研究的熟人,最后冒出的名字却让他皱了皱眉头。明明研究DNA的,与抑郁关系不大,但他总是抱着一线希望,她总比他了解的情况多一些。

想到这个人,心里又不禁叹气,不知道自己还有何面目去找她。

4 抑郁和快乐

医院离科大很近,为了方便治疗,黎若谷让赵宁静住到科大的访问学者公寓里。

公寓临近海滩,在公寓的阳台上,可以看到弯月形的银沙滩和远处的岩石群。

黎若谷认为海洋可以怡人心情,对赵宁静驱散内心的灰暗有所帮助。

但他却不知道,赵宁静曾在那片海滩上歇斯底里地奔跑过,想逃离追赶而来的黑影,想逃离不得不舍弃恋情的绝望,想逃离那令她颤抖的恐惧。

最终,她在那里被黑影捕获。

她不会拒绝黎若谷的好意,她也尽量让自己像空气一样,隐藏起来。

黎若谷带她到阳台上,跟她说海水阳光多么美好。

她看到的却是那日暴风雨掀起的白浪,与海面危机四伏的暗涌。她浑身发抖,想借口冷进去里面,黎若谷却体贴地给她披上毛毯。

她曾经想对他说出她害怕。可是她要怎么解释她在分手后独自去了海滩,提出分手的人是她,在那里病情彻底复发的人也是她,这样的矛盾如何解释?

说出来,只会让他自责和更牵挂而已。

如果她能好起来——

她翻开病历,海风吹得夹在里面的单据哗哗作响,她用手按紧了,抽出里面一张处方。

上面盖着徐培宇的印章,那小小的一个方块,却是她的希望。

这个人曾在她最绝望的时候,让她看到了阳光,看到了四季的色彩,让她像一个正常人一样。

电休克治疗到底有多痛苦?可再痛苦能有她现在痛苦吗?如果治疗后,她能和从前一样呢?

风呼呼地吹着,她紧紧压着那张处方,像压着即将会飞走的希望一样。

也许应该和若谷好好谈谈,说服他让她接受这个治疗方案。

她想到这里,一刻也坐不住,把病历抱在胸前,急步走到书房。

“若谷——”她站在黎若谷的背后喊道。

正在对着电脑屏幕敲打的黎若谷,冷不丁地被吓了一跳,他连忙转过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身体刚好挡住了屏幕。

“怎么了?”他伸手将她一揽,带着她往外走。

赵宁静身子被扳过去,在转头之前看了眼屏幕,他正在写Email,本来很平常,他每天都要收上百封Email,需要回复也有几十条。

只是他为什么那么紧张呢?

她悄无声息地垂下视线,望着木地板上波浪一般的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