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宿主她乐于助人(322)
水仙犹豫了下:“你等着,我去给你拿纸笔来。”
长颜趁她去的时候,给这具身体把了把脉,这个病是很难治的,得先吃药控制情况,再慢慢的养身体,最好辅以针灸,然而她自己来就有很多穴位扎不到。得好好琢磨琢磨。
至于吃的,暂时别想了。
正闹干旱,有的一口饭吃都不错了。想要食补须得安定下来。
水仙很快来了,长颜将周大妞藏的银子拿了出来,用块布包好,又把头上一根不太值钱的簪子取了下来,耳朵上一对银耳环取了下来交给水仙:“这里面有八十四文,加上簪子,耳环差不多能买两副药了,若是钱不够,便只买一副药。”
“我晓得了,你等着。”
水仙抹了抹眼泪便去抓药了。按照长颜说的法子,掌柜的看破不说破,还是抓了药回来。这药方子里头有一味当归,是最贵的,哪怕是当了周大妞仅有的家当,也不够买两副药。水仙便贴了一点自己的私房钱进去。不敢买多了,只买了两副。
找出个罐子,按照大夫说的,文火熬制,三碗水煎成一碗水。
她搬了小板凳,坐在旁边,一边熬药,一边陪着长颜。
干旱年代,容易生乱。长颜自然是抓紧时间练内力。
她要把病情稳定下来,也要去找二妞。找到二妞了,是断然不会回到楼子里的,然而这个县衙里有周大妞的籍书,只要在这个县衙,一查籍书,官府就会将她送回楼子。
所以,得离开这个县衙,得走远着,越远越好。
“水仙,他还来找你吗?”长颜问。她是不想水仙跟着那一个男人走的,可对于楼里的姑娘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归宿,虽然会遭人白眼,但从贱籍变成了良籍。
水仙手上的动作停了停,她想笑却笑不出来:“如果没有这场干旱,我想我已经赎身了。三郎哪里有钱再来。”
“三郎待你并不算好。”
“但他有心娶我,出了楼子就不必再做这低贱的活了。杏儿,我心里头明白着呢,人情冷暖还看的少了吗?男人的话,都只是嘴上说说,关键时候有情有义的那是罕见的宝贝,哪里是我能遇见的。杏儿,良籍比贱籍好。”
楼里的姑娘谁没听过甜言蜜语,水仙还真没把刘三娘的甜言蜜语放在心上。
“他说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只要实实在在的好处。”
长颜方道:“外面是一大批流民吗?”
“可不是嘛,流民很多,县太爷派了人搭了棚子,一碗稀饭吊着他们的命,我看了,那稀饭都不见几粒米。这几日,有不少的流民冲关走了,跑到大县去讨活路了。也不知道咱们还能坚持多久,总不能也出去讨活路吧?”
水仙忧心忡忡,十分担心自己的未来。
不是活不下去了,是不会有人选择背井离乡去做流民的。那一定是交不起税,家里又没粮了,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长颜望了望万里无云的天:“怕也只能如此了。”
“大夫说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我只给你倒了两碗水,明儿还不一定有水。”水仙越说越愁。
她说的长颜也想到了,水仙回来没说花了多少钱,就该是她自己贴了一些进去,熬药什么的,现在也不能奢求太多,有的水来熬药都不错了。
“这天一点云都没有,水仙,楼里的姑娘们都是怎么打算的?总不能干巴巴的等着妈妈再卖了换粮换水。这次的干旱可比几年前的干旱还要严重。”
第287章:大妞二妞(3)
长颜是不打算留的,但其他姑娘各自有各自的考虑。
水仙说:“昨儿姐妹们还在说,客人是一日一日的少,妈妈给的吃的也是一日一日的少。该不会饿死我们吧。大家伙能有什么考虑,外头的流民都在往南方走,听说南方雨水多,总不至于太差。”
“可这些都与我们没关系,一群弱女子,今儿出去了,明儿就回不来了。”
哪个女人敢在外头行走的,就算是结伴的也不敢呀!
“这样活着不过是熬着自己混混日子,又有什么意思呢?”
长颜轻叹一口气。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能活着就很不错了,哪能去想人生的意义。
“杏儿,能讨个生活就不错了。”
她们能活着,在楼里也不是全无盼头的,没盼头是活不下去的,也就指望从良了。
“活着怎么这么难……”
“可不是嘛……”
但求生是生物的本能。
长颜与她聊了一会儿,也没说什么,只说了些温馨的事情,引得水仙回忆她开心的日子。
等她能站起来了,再去找点吃的,再去林子里把二妞找到。回过头来,看看能不能带走几个姑娘。
这窄巷子里,现在只有她一个。旁边呢,原本还有两个,今儿咽气了,给拖走丢了。
等水仙进去了,长颜才拿出银针给自己扎了几针激发激发药效。
这里的隔音并不好,偶尔能听见男子满嘴荤话。
入了夜,倒是凉爽几分,不那么热了。
长颜爬起来,将剩下的药给捣了,制成药丸。虽然制成药丸的药力没那么好,可后面的日子喝水都困难,药丸更适合现状。这楼子虽然有水井,正值缺水的时候,老鸨派了人看住了水井,带病之躯,有内力也难以发挥出来。
姑且退而求其次,过两天吧。再去拜访拜访一下乡绅老爷,把后面的事情着落了。
长颜为了更好的恢复,又一头扎进了医术的学习中。学习医术是很考验人的,所谓的考验不仅在于对病症的精准把握,更在于能否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个实际情况是指他所处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