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男神(娱乐圈)(141)
平和对局瞬间变得杀机四伏,黑色轮廓不动声色地缩小包围圈,静待白子落入陷阱。
莫绝率白子巧妙化解攻势,奈何黑子穷追不舍,偌大的棋盘很快沦为黑色汪洋。
这极具压迫性的棋风令孟昶歌觉得熟悉,他忍不住抬头看向奕珩。
“孟相将负矣,”奕珩推推手边的棋盒,玩笑道。
清脆的棋子相撞声证明黑子已寥寥,反观对面,白子还满满当当,胜负似乎有了眉目。
这时,孟昶歌突然放下执子的右手,“不知中丞师承何处?”
“师承不敢当,得公子卿指耳,”奕珩也不着急取胜,笑吟吟道。
猝不及防听到公子卿三个字,莫绝瞳孔骤缩,捻子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对于求师一事,奕珩大方地娓娓道来,“帝师深居简出,固有所请,未能见也,幸得陛下倚荐,遂相谈甚欢。”
“君卿何所言?”
“天下之势,在途周旋,喜恶取量,无不谈也,”话音刚落,奕珩不出意料地看到对方脸色忽变。
对付孟昶歌这种实力强硬的老臣,理当攻心为上,想要瓦解他与皇帝之间的同盟,自然得从两人关系最薄弱的地方谈起。
“闻陛下与孟相师出同门,珩拙艺献丑于此,望先生海涵。”
最避讳的话题被提起,孟昶歌有片刻不虞,他默不作声地落下那枚白子。
奕珩配合地继续下着,试探之语却不曾间断,“当日与帝师所论平侯一事,恰逢陛下造访,恐汝不知乎?”
“陛下不从孟相之议,甚疑先生,孟相岂犹固执乎?”
连续两个反问句,奕珩得意的神情掩映在稳操胜券的棋盘上。
而孟昶歌的注意力始终在对局中。他细细观察棋局,终于找到对方一处漏洞,连续吃掉数枚黑子,方才不急不徐地开口。
“事本无谋之地,皆益燕者,无是非论。中丞慎言,若使陛下知者,恐有间亲之嫌,罪大矣。”
听到这番论罪言辞,奕珩笑笑,并不慌乱,“珩岂敢,孟相知臣思虑忠纯,信陛下亦然之。”
虽然白子隐约有翻盘之势,但似乎为时已晚,俞敬溪自信地看看棋局,似笑非笑地念出台词。
就像现在的朝堂局势一般,孟昶歌再怎么直言敢谏,猜疑一旦产生,便是必输之局。
只剩下最后几枚黑子了,他倒要看看,始终表现得运筹帷幄的莫绝,怎么像剧本上说的那样,山回路转攻破这必输之局。
俞敬溪眉眼含笑地执起茶盏,静待莫绝落子。
第66章 年夜饭
空气有些凝滞,站在机器旁的编剧终于发现问题所在,他忍不住小声提醒导演。
王导盯着画面不为所动,抬手示意对方不要着急。
终局将近,莫绝落子的速度明显变慢,但每一步落棋都在突破黑子的防线。
原本势弱的白子如一道诡异的魅影,悄无声息地将战线拉回,加加减减,黑子的棋盒始终剩余几枚。
渐渐地,俞敬溪脸上的笑意有些挂不住了。
没想到莫绝还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这跟开局时截然相反的对弈水平,敢情刚才逗他玩呢?
不过,就是这样难以预料的对局才算有意思。
面对白子的突围,擅长棋艺的俞敬溪顿时燃起战意,聚精会神应对起来。
王导满意地看着两人渐入佳境,原本棋盘一掠而过的粗镜头,硬是给足了莫绝翻盘的时间。
紧张又精彩的对局也令围观众人屏气凝神,纷纷成了观棋者。
棋子,卒也;弈者,以棋论战。
方寸之地,如同战场厮杀,没有硝烟却处处暗藏杀机,攻城略池间最考量的,是下棋者的全盘谋略。
其实,从一开始应下俞敬溪提议的时候,莫绝就清楚,这盘棋不仅不能输,也不能赢得太快。
为了配合台词,他必须给足俞敬溪发挥的空间,在对方胜势已定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反击。
虽然反戈一击的过程有些漫长,但这种程度的棋局,还难不倒他,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
时间悄然流逝,俞敬溪额头渐渐有薄汗析出,苦思冥想间,微凉的声音蓦然响起。
“中丞高艺本相识之,不若今就此罢,”将最后一枚白子放回盒中,莫绝淡定地念完台词,准备退场。
看看盒中同样所剩不多的两枚黑棋,俞敬溪眉梢一挑,挑衅道,“不至终也,孰知胜负,孟相惧耶?”
本该结束对局的镜头,对方竟然临时加词,莫绝心中一沉。
他注意到王导并没有喊“卡”,似乎是在期待他的临场发挥。
细思俞敬溪这句话,表面是追问孟相这盘棋是不是认输了,可深究下来,怕是彻彻底底的政治宣战。
若是避重就轻装作听不懂,睿智刚直的将军形象定会大打折扣,看来他必须正面应战。
思索两秒,莫绝抬起眼,毫不怯场地与俞敬溪对视,“计除初子,中丞败半子则是。”
说着,他将最后的白子落入盘中,随后起身,“削蕃一事,吾之道坚,凡妄乱朝堂者,本相自当尽除,决无却意。”
镜头中央是孟昶歌横眉冷对的肃然,伴随霸气的应战宣言,王导笑意深深地看着少年潇洒离场。
没想到莫绝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准确把握角色心理,对于交代俞敬溪出的难题,尚能应对自如,果真是惊才艳艳。
拍完孟昶歌的镜头,王导示意机位回转,成功捕捉到奕珩计划落空后受挫的表情。
“卡!”
洪亮的声音响起,众人如梦初醒般回神,纷纷感慨看个文戏竟也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