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魂(110)
冯良的妻子,沈曼。
二十年前是县医院的妇科大夫。
在患者中口碑很好。
有在国外学习进修的经历。
退休前是市人民医院的副院长。
冯良和沈曼两人没有孩子。
两人相识于大学。
大学一毕业,冯良就向沈曼求婚。
两人郎才女貌,很快步入结婚的殿堂。
结婚后沈曼做了医生,而冯良以子弟的身份,进了父母的单位,电风扇厂。
据亲戚朋友邻居说,沈曼和冯良感情挺好。
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二十年了,沈曼一直没有再婚,从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爱人。
冯良前一天晚上,在什么都没有拿的情况下,出去遛弯消食。
两个在楼道抽烟的邻居,十点左右看到冯良往小树林方向去。
他们并没有当成回事儿。
冯良一夜未归,早上沈曼察觉丈夫出事了,随即报警。
警察在冯良家中,邻居家中,建筑工地,小树林,人工湖中均未找到冯良的任何痕迹。
寻人启事发出去之后,也如石沉大海。
程遇行看着泛黄的纸张,突然心里有个声音。也许冯良一直就在。
只是我们都没有发现。
他被自己心里的这个声音吓了一跳。
程遇行想起周淮舟跟他说过的,费尔蒙嗅器,也就是人的第六感。并非没有道理。
但他同时知道,自己是一个警察,要审慎运用自己的直觉,除非有证据支持。
程遇行伸了个懒腰,把办公桌上的台灯打开。
他做了一个思维导图。
当时将冯良排除他杀,定为失踪人口。
主要是以两位邻居的证词、沈曼的证词、以及在搜寻范围内,未找到冯良的尸首为依据。
但如果......
他们同时说谎,搜查范围和失踪时间根本不是事实,那将会导致整个侦查方向的南辕北辙。
如果他们同时说谎......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说谎?
当年在楼道抽烟的两个邻居,一个跟着孩子移民到了国外。
另一个邻居证人,程遇行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养老院的小花园见到了他。
据养老院的社工讲,老人患了阿尔兹海默症。
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
社工给程遇行交代了两句,就离开了。
程遇行蹲在轮椅前,对老人说:“您好,我是警察,想找您了解一点事情,可以吗?”
谁知老人两眼放光,一把抓住了程遇行的手,“二宝啊,你好久没来看爸爸了。
爸爸想你呀。”
程遇行没有挣脱,而是耐心地解释:“我不是二宝,我是警察。”
老人没有理会程遇行的话,摸着他的头发,自顾自地说:“你都瘦了?是不是学校吃的不好?
你的身子从小就弱,不比你的哥哥身体壮。
要不是你沈曼姨啊,你小命儿早没了。
听爸爸的话,在学校好好吃饭,钱不够,爸爸有。”老人开始掏兜,见兜里空空如也,急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的钱呢?我的钱呢?我的钱怎么不见了。”
程遇行赶紧抚摸他的肩膀,让他平静下来,“没事,没事,你已经给过我了,我装进口袋了。”
老人抬起浑浊的眼睛,目无焦距地问:“钱给过你了?那就好,那就好。”
老人又开始了重复的念叨:“我跟你说啊,你的身子从小就弱,不比人家你大哥壮实。
要不是你沈曼姨啊,你小命儿早没了......”
程遇行赶紧问:“沈曼姨救过我吗?”
老人一巴掌打在程遇行脑袋上,“你这个小兔崽子,连救命恩人都不记得。
我不是从小对你说吗,要感恩,要感恩。”接着他又一把搂住程遇行:“打疼了吧?爸爸保证不打你了,对了,这次期末考怎么样?
我跟你说啊,要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
老人的思绪混乱,说出的话天南海北。
程遇行赶忙又将话题拽了回来,他对老人说:“爸,你给我讲讲沈曼姨救我的事吧。我想听。”
老人说:“你妈生你的时候难产,要不是你沈曼姨,你和你妈就是一尸两命。
你五岁的时候淘气,去湖里捞鱼,呛了几口水。
我们都以为你已经没事了,结果半夜你呼吸不上来,口吐白沫。
你妈吓坏了,赶紧去隔壁喊你沈曼姨,幸亏你沈曼姨是医生。给你做了急救,然后送到医院。
要不然,你的小命儿早交代了。
自从旧单元楼拆了之后,就没怎么见到你沈曼姨了。
孩子,要感恩。
听爸爸的话,要感恩。
你不来看我没关系,记得常去看看你沈曼姨。
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也是可怜。”
程遇行追问:“她为什么孤苦伶仃?她的丈夫呢?”
老人:“你说冯良?他死了。”
程遇行惊愕,老人说的是死了!而不是失踪!
“冯良怎么死的?”
谁知老人没有再答话,口水从嘴角流下。
他痴痴地看着程遇行:“你是谁啊?
哦,大宝。
大宝你终于来了。
你结婚了没有?
爸爸告诉你啊,男人要先成家,后立业......”
社工走过来,给老人腿上盖了一张薄毯。
社工问程遇行:“怎么样?警察同志,是不是问不出来什么?
老人阿尔兹海默症比较厉害。
他的两个儿子又不经常来看他。
所以来来回回的,就是念叨那几句话。”
程遇行离开养老院,他拨通了移民到国外,当年另一个邻居的越洋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