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星河(83)+番外
施施不善寒暄,目光被那小灯夺去,好在齐王也没有为难她,问候过后就让朱筠陪她一道看灯。
他与随扈在低声谈论着什么,并没有管他们两个姑娘。
施施好奇心很重,盘算过距离后,她试着伸出了手。
她的指尖晃来晃去,就是还离最近的小灯稍稍差半寸,朱筠拉着她的衣袖,有些担心地说道:“要不请殿下的侍从来帮忙吧”
施施仍不死心,“没事的,就差一点了。”
重心的失衡仿佛就是在那一刹那,她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就被人猛地钳住了手臂。
第四十七章
齐王紧紧拽住她的手臂,一把就将施施拉了回来。
他的神情有些严厉,肃声道:“上次落水是什么时候怎么还往水边凑”
施施乖乖地低着头任训,朱筠细声说道:“表哥,我也有错……”
他轻叹一声,像是对待不省心的孩子般无奈地唤来侍卫,让人给她捞了两个小灯。
施施捧着小灯,和朱筠坐在一起看里面的纹饰。
她的心思简单,方才还挨了训,这会儿玩了片刻的灯又快活起来。
“你们要等谁呀”施施撑着腮问道。
她伸出手拨动了一下小灯,看着它在长椅上滑来滑去,像在水面上一样。
朱筠柔声说道:“等我兄长。”
她是个很内敛的姑娘,话很少,人也娴静。
她偏过头,有些羞涩地问道:“姑娘呢”
施施看出她找话题不易,于是絮絮叨叨地讲了起来:“等一个朋友,她父亲是我母亲的堂兄弟,所以也是我的表妹。”
她顺势和朱筠讲起日前游船的事,“夜间行船不必管太多,只要跟着天上的星子走就是,船愿意飘到哪里就是哪里”
齐王忽而低笑一声,他缓步走入水榭中:“姑娘真是有勇有谋。”
施施听出他是在揶揄她,转移话题道:“殿下要等的人还没过来吗”
不知是不是因为他的容貌肖似李鄢,她看着齐王总觉得有些亲近,诸王杀夺激烈,他又是个格外容易招致危险的,她明白自己应该离他越远越好但他生得与李鄢实在太像。
加之那个纷乱又旖旎的梦魇,施施不禁有些迷惘。
她至今仍不知晓在梦中为她温柔梳发更衣的人是谁,难道会是他吗
齐王伸手递给她一张信笺,轻声说道:“马上就过来了,倒是姑娘要等的人可能来不了了。”
施施打开信笺,看到云安郡主说临时有事先回府的笔迹,上扬的唇角渐渐落了下来。
齐王神情微动,望了眼她的脸庞,耐心说道:“不如见见我们的这位客人”
她与齐王还没有相熟到这个地步。
施施刚准备说“不必了”,那人便走进了水榭里
朱筠站起身,带着几分欢快地唤道:“兄长。”
待到那人进来后,她礼貌地含笑介绍道:“这是我兄长朱策,现今在翰林院供职。”
朱策的装束与齐王类似,但是文气要更重一些,隔得远远的,施施就能觉察到他衣上的幽幽檀香,隐约掺杂书卷与青竹的气息,意蕴深远。
她也跟着朱筠站了起来,看清朱策面容的瞬间,她直接愣在了原地。
施施惊异地唤道:“先、先生……”
朱策像是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她,他眉头微挑,淡淡地说道:“好久不见,谢姑娘。”
听闻他声音的刹那,她幼时的记忆全部回笼。
小时候他也是用这样平淡的口吻讲书的,在施施对圣贤书的倦怠快达到极致时,这个父亲随处找来的替补先生,竟让她对学问重新燃起了兴趣。
朱策做什么都不甚在意的样子,但讲书却很有趣,多么无聊的东西在他口中都能变得生动起来。
她那时很不好学琴棋书画样样不通,继母怜惜她年幼,还特地向父亲请求免了她学琴。
施施年纪还小,一看学琴能免,便连旁的也不愿学了。
直到遇见朱策这位年轻先生,方才又开始乖乖读书,谢观昀难得管了回她的事,强令她将原本学琴的时间也拿来学书。
她整日浸在学海里倒也略微有些长进。
施施是感激他的,如果不是朱策,她或许真的要被养得一无是处了。
他入朝为官后,她就没有再见过他,没想到竟会在今夜遇见。
齐王眉目舒展,勾唇道:“姑娘与我家真是有缘。”
兴许是与家人在一起,他的神情竟有些放松,施施心中欢喜,并没有留意到他的说辞与情绪转变。
朱策是专意来见妹妹的,大抵有许多亲近的话要说,因此施施还是打算稍作回避,但她离开后齐王却跟了上来。
他身侧跟着个幕僚,正执着一串葡萄不着调地享用着。
那幕僚快步走来:“殿下您慢点走。”
齐王却已经大跨步地走到了施施的侧旁,他将那盏小灯递给她:“走得这样快,东西都忘了拿。”
她接过那只小船似的灯,眼中也渲染上了浅金色的光芒。
“谢谢殿下”施施轻声说道。
他像个长辈般陪她在水边散步,温声问道:“那些书看得如何若是有什么想看的,与我传信便是。”
府中的花灯已经尽数点燃,不远处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只有他们这一方夜凉如水。
但云安郡主不在,她也没有过去赏看的兴致。
“原先也不知道,朱策竟做过你的先生。”齐王调笑似的说道,“我这表弟现今在翰林院任职,稍管些国史修撰,手中的书册又多又杂,放都放不下这书也是他赠予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