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之后(40)
接下来讨论那天负责路演的团队都有谁。欧海鸣肯定是主讲,对于第二主讲是谁,大家认为是袁苗,袁苗却说,“我就不上了,刚来没几天,连正式员工都不是,对公司的情况也不熟悉,万一说漏了也不好。再者,我这人怯场,怕拿不住,我还只是当个提词儿的吧。”
这样下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刘乐冰自然成了第二主讲,袁苗给自己选了一个最末的座位。袁苗把剩下的时间全用在搜集项目资料上,她把自己找到的资料都做了笔记、列了重点,发在走心公司内部工作群里,大家一致好评。欧海鸣也开了几次演练会,毕竟是年轻人的团队,想法都比较单纯,很快,积极的气氛感染了每个人。
这一段时间,诸一珩也出奇的安静,一点也没有找事儿,再也没有出现留宿在休息室的情况。袁苗觉得,如果就这样,十年也不算什么。不就十年的早班、晚班的清洁工吗?
周三来了。袁苗很紧张,走心公司的所有人都很紧张,约的是上午九点半,所有人把昨晚已经摆的位置又确认了一遍,所有资料又清点了一遍,投影仪又测试了一遍,甚至欧海鸣清了好几遍嗓子、女员工对着镜子又练了好多笑容。
九点十分,欧海鸣带着外联团队的下去接人,大家各就各位。作为参加讲演的最末一位成员,袁苗站在会议室外,准备迎接嘉宾。她今天特意穿了件白衬衣、黑色及膝A字裙,虽然是廉价货,但让她洗的干干净净,还专门买了个熨斗,熨的平平整整。
九点二十,楼下有人上来电话,说人已经接到了,让大家做好准备。一会儿,就见一队人过来了。
共享办公区走廊的灯光没有那么亮,袁苗端着温婉的笑容站在会议室门口、看着来人,头顶上倒正是一朵灯光,把她脸上的表情照得清清楚楚。
来宾们慢慢走近,欧海鸣在和队伍中间的人说着什么,袁苗还是继续温婉的笑着。直到这群人走到一盏灯光下,袁苗的笑容僵住了。
是诸一珩。
☆、12-1
诸一珩像是没看见袁苗,让欧海鸣让进会议室。跟在后面的秦一凡显然认出了袁苗,但那时她已经垂下眼帘,似乎专注的看着地板。
所有人都进去,刘乐冰拉了她一把,小声说,“走啊,进去啊。”
袁苗这时候脑子转了千百个念头,她很想一走了之,但又怕诸一珩说出什么不好的来。她不怕自己有什么,就怕连累了这个小小的团队,这个她爱的团队,这个才让她觉得有点生机的团队。
袁苗还是跟着刘乐冰进去了,在最后一位,关上门,悄悄坐下。她虽然低着头,但感觉到了来自诸一珩似乎随意的眼波一转,以及秦一凡目光的短暂的停留。
欧海鸣开场,“诸总以及各位仲文基金的领导,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诸总莅临我们走心公司,实话说,诸总能来,我非常意外。我前两天还和他们说,我们就是个小项目,一般只会是投资经理来。”欧海鸣说到这里,看着自己的人,大家点头,袁苗也点头。“所以说,诸总的到来,让我有点受宠若惊,至少让我们这个小会议室蓬荜生辉。”
欧海鸣平日看着像大老粗,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挺会说的。袁苗想到这里,忽然想到:难道诸一珩和人谈判时,至少是他起步时,也是这样子?
也许人人都一样。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她一时有点恍惚,就听到她的名字,一抬头,看见大家全在看她,一时有点心慌,正不知要作何反应,听欧海鸣说,“这是我们最新进来的员工,非常优秀,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成员之一。”
原来是在介绍她,袁苗舒了口气,才要端上公式化的笑容点点头,听诸一珩意味不明地说,“新员工,核心成员。”
欧海鸣说,“是的。虽然是新员工,但人非常优秀,也很勤奋,为我们这个项目贡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创意。我、小刘、小袁就是项目团队的主创,一会儿我讲的时候,还需要他们二位补充。”
袁苗几乎是乞求的望着诸一珩,她太明白诸一珩刚才说的那两个词的意思。她真的爱走心这个团队,她真的不想连累这个团队。
她后背急出了汗,自己却并未发现,欧海鸣讲了什么,她也没有认真听。欧海鸣的讲解结束了,由于排练过几遍,讲的很流畅,接下来,就是提问互动环节了。
诸一珩全程都没有看她,似乎专心致志的听讲演,直到欧海鸣说,“我就先汇报到这里,看看诸总及各位领导,有没有什么问题?”他才把眼光收回来,似乎并无目的的扫了眼对面的人后说,“准备的很充分,有数据、有图表,创意写的逻辑也清楚。”
他拿起商业计划书,翻了翻,“数据写的这么翔实。这里面引用的行业数据,是从哪儿来的?”
刘乐冰说,“哦,我们找了同业要的。”
诸一珩把商业计划书放下,似笑非笑,“哦?据我所知,这是保密的吧?”
刘乐冰自信满满,“这个请诸总放心,这也是体现我们人脉的地方,我们拿到的绝对是一手资料。”
袁苗对诸一珩很了解,知道他绝对不会做多余的问话,正暗暗捏着手心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就听诸一珩说,“哦?”他看了眼刘乐冰面前的座签,“欧总,这位刘先生,应该是你们的员工吧?”
欧海鸣还以为他是认可刘乐冰,就说,“是的,小刘加入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诸一珩点一点头,“不瞒各位说,我们也投了鼎湖。如果我没有记错,鼎湖是把节目预算和成本列为了商业秘密。那刘先生,你是怎么拿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