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打金店[古穿今](131)
“明枳,我大老远过来你就请我吃鸭血粉丝?我看你这店也挺赚钱的吧。”
“我平时就爱这口,放心,我给你加份牛肉锅贴,不会吃不饱的,走吧,我都饿了。”
吃完回来,明枳发现周北顾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这是?没吃满意?那他早说呀,自己倒也不是要省招待费的人。
对上明枳询问的目光,周北顾无奈地叹了口气,“阿枳,我感觉你还是对我有怨气,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让你把心里憋着的那口气发泄出来,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阿枳,不如你教教我。”
周北顾很会看人心,的确,自己是在刻意的和他保持距离,哪有那么容易就冰释前嫌,和好如初,人性都是复杂的。
看周北顾说得这般云淡风轻,明枳突然觉得有点碍眼,他的人生灿烂辉煌,可自己却成了一将功成万骨枯里面的那具枯骨。对于周北顾,她心里的确是有隔阂的,既然他提了这个话题,那不妨就好好说说吧。
“你说的对,周北顾,每次我见到你我都觉得憋得慌。”明枳不加遮掩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她不想伪装高尚。
“总觉得和你一比自己上辈子很失败,你说同样的起点,怎么最后差距就那么大呢。”
尽管已经知道上辈子他没有杀自己,可对比起来,原来还是会有不平呀,人就是会习惯性的和身边人对此,很多烦恼都是来源于此,她也不能免俗。
听明枳这么说,周北顾有些高兴,高兴她能发泄出来,又有些心酸,“首先还是很高兴你对我功绩的认可,阿枳,可大家称颂的那个人是景昭王,不是周北固,世俗意义上景昭王是成功的,但作为周北固,我也比你好不到哪里去。”
明枳不是很理解这个逻辑,“你上辈子过得不开心吗?可明明你什么都有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做皇帝吧,说到这,你为什么没有自立为帝呢,你也是名正言顺的呀。”
不开心吗?周北顾也曾问过自己,实际上到了后来,他连情绪都没有了。在过去的二十年的时光里,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算得上是寥寥无几。
时光太漫长,来到这个世界后,他曾觉得自己已经放下了前世的执念,可当再次遇见,他又再次心动了。原来无论重来多少回,他都会喜欢上她,喜欢那个苦中作乐的她,无论多难都心怀希望,好好生活的她。
周北顾看着眼前的人,她离开大渊还不到一年,她的情绪还保留着过去的印象,可他周北顾,已经和她分别了二十多年了。
他自己一个人在大渊过了十五年,又在这个陌生的现代世界过了五年,再多的情绪都被时光磨没了,他曾一度觉得人生了无生趣,直到再次遇到明枳,他的情绪才有了波动,他才知道什么是正常的生活。
听到明枳居然问他为什么不做皇帝,周北顾笑着摇了摇头,“明枳,我是个政治家,不是阴谋家,做王爷已经很累了,就我这种性子做皇帝,恐怕死亡日期得提前个十年。”
透过周北顾的眉眼,明枳似乎是看到了过去那个筋疲力尽的周北固,他这个人,太认真、责任心太强,权力越大,他燃烧殆尽的速度就越快。
这样看来,他上辈子似乎是过得真的很苦,他这个人,本身就很会自苦。
见明枳有所松动,周北顾决定一次性把事情说清楚,包括他查到的那些事情,有些事情他虽然不是百分之百肯定,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你不是不是觉得你是失败者,孝慧太后才是人生赢家,但其实她后半生都处在忏悔中,我以前只认为她是厌烦了争斗才闭门不出一心礼佛,现在想来,她是在赎罪,不仅是对你,还是对林系舟。”
“林系舟是为她而死的,他是自杀,自焚而死。”
明枳被周北顾最后一句话话惊到了,“怎么会?他不是会轻生的人,他一身的抱负都还没来得及施展。”
“他的确不想死,但如果他不死,张静宜诱骗你弑君、然后杀你灭口的事就会被顺藤摸瓜查出来,所以他只能赴死,还必须死得不留一点痕迹。”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明枳还是不太相信这个说法。
“之前我一门心思认定你和他一起出宫隐居了,没往那方面想,和你对质后我去查了张提刑留下的文献,他有一本书是专门记载他遇到的未能破解的案件的,其中就有一件发生在你失踪后不久,冷宫大火,烧死一人,孝慧太后不曾要命的冲进火场救人,想来是她为了防止林系舟走漏消息,所以把他锁在了冷宫里,她也没想到林系舟会如此决绝吧。”
“孝慧太后和林系舟?他们?”明枳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的地方。
“孝慧太后进宫前的未婚夫就是林系舟,林系舟知道是孝慧太后假传消息让你杀的天保帝,所以他为你隐瞒,也是为孝慧隐瞒,后来你死后他应该是不想让她一错再错,所以用自己的死扛下了一切。”
到这里,上一世的谜团全都解开了,明枳居然只短暂的惊讶过后就很平静的接受了。
“其实只要不是你和张静宜,其他人杀我也就认了,不会有什么不甘,杀人本就该偿命,我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不归路。”
“其实你本可以不这么选,我和你说过,等我回来,我会给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