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打金店[古穿今](55)
“给你带的,今天的会安排的这么早,我早上六点就起床赶过来了,困死我了。”师姐潘妙之边说边打了个打哈欠。
这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和项目组交流,和大家也慢慢熟悉了起来,尤其是师姐潘妙之,两人莫名的对脾气。
明枳接过了她手上的冰美式道谢,巧了,她还正需要这东西,昨天为了做方案收尾熬到凌晨两点,今天六点半就起了,真的是眼皮都睁不开了。
“我觉得你上次的初稿就很好诶,教授太严格了,居然还要你改,我觉得很完美呀。”趁着陶教授还没来,潘妙之凑近了和明枳说着悄悄话。
“那师姐一会儿再看看,今天给大家带了惊喜哦。”明枳卖了个关子,眼神里透着自信。
潘妙之一听就来了兴趣,正想刨根究底,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了,陶教授来了,后面还跟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他应该就是教授昨天在群里说的文旅局的领导了。
热闹的会议厅立马就安静了下来,陶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那位男子,“这是文旅局办公室金主任,今天将会协助我们筛选方案。”
金主任是位三十岁出头的男子,看起来颇为干练,“辛苦大家了,今天让大家赶个大早实在是情非得已,不知市长从哪里听到了我们这个项目,安排了今天下午过来视察,所以中午之前我们必须出一版方案,麻烦各位了。”
说完,陶教授和金先生也入座了。
这也太急了吧,在座的项目组成员有些慌张,他们想过进度紧张,但也没人告诉他们这么紧急呀。
“妙之,从你开始吧。”陶教授点名道。
潘妙之措不及防被点到名,匆匆收拾了资料,走到会议厅前。
屏幕亮起,潘妙之落落大方,对照着概念图开始了自己的讲解:“大家好,下面介绍的是我的第一款设计,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祥云鸿运胸针……”
明枳很喜欢潘妙之的这款设计,金色的祥云上方镶嵌一颗甜桃状的红色宝石,简约大气,日常百搭,删繁就简,保留了文物的最大特色,非常适合做成文创商品。
把好运戴在胸前,鸿运在前,寓意也非常好,因为走的是极简风,宝石是人造的,所以价格也很便宜,适合作为入门产品。
陶教授和金主任看了连连点头。
接着潘妙之又介绍了自己的第二件作品:吉祥如意步摇。这款小巧的发簪和刚刚的胸针是同一种风格,依然是金色祥云和红色宝石,不同的是在祥云侧面加了一根食指长的小流苏。一条流苏垂下来,最下面挂着一颗红珠子,小巧玲珑。
这一简单的调整却让这个单品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精致温婉,她用最简洁的设计将古老的发簪变得时尚、日常,让古风融入生活。
这两件作品毫无疑问全票通过,潘妙之在掌声中走下了台,坐回了明枳身边,明枳冲她比了个赞,潘妙之则调皮地朝她做了个鬼脸。
潘妙之展示结束后陆续又有几位师兄师姐被点名上去展示,大家的作品都各有特点,但金主任似乎不是特别满意。一圈轮下来,最后就只剩下明枳了。
“明枳,到你了。”潘妙之小声提醒道。
明枳还在思考自己作品的问题,冷不丁的被提醒后立马回过了神,她在向大家鞠了一躬后走到了会议厅演讲台,将U盘插入了上面的笔记本电脑。
电脑上的图片被投影到了屏幕上,一只华美的金簪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一上来就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冲击。
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第二幕,这是一张对比图,是文物和文创的对比。
明枳开始解说:
“大家好,这是我的推荐作品,我把它叫做“牡丹发簪”,它是以景昭王珍藏中的“花丝镶宝石牡丹花鬓簪”为原型设计的,这件文物运用了大量的花丝工艺,虽然我设计的这款文创产品使用的不是一模一样的工艺,但我有信心能尽量还原文物原型,做到外形上的相似。”
听完这段介绍,金主任在台下挑了挑眉毛,直接发表了评论:
“这位同学挑了一件难度很高的作品,年纪轻轻,很有勇气,图片做的很漂亮,如果实物能达到五成的水准,我给你第一名。”
这话听着怪怪的,像是表扬,又像是嘲讽。
明枳的感觉是对的,金主任在看到明枳的选品后就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好高骛远,华而不实,看她的样子应该是这组人里面年纪最小的,却偏偏挑了最难的。
他也是研究过项目资料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件文物最有特色吗,可欣赏是一回事,要做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明枳也不生气,继续翻页,第三幕,是牡丹发簪各个角度的分解效果图。
“刚才给大家看的是设计效果图,下面请大家看一下我拍的实物照片,像素还可以,我放大给大家看一下。“
明枳说着又翻页到了第四幕,屏幕中出现了一位女子的背影,乌黑的长发盘起在后脑勺,发髻上佩戴的正是这款牡丹发簪,在丝缎般的黑发衬托下,牡丹发簪显得更为华贵了。
“明枳,你是说你已经把这款发簪做出来了?”陶教授惊讶的站了起来,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照片摆在眼前,她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