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暴君知道我穿越后(178)

作者: 不废江流 阅读记录

桓玉嗫嚅道:“我只是随意看看……”

怎么就成学了呢?她觉得自己实在用不上那些东西。

谢衍重复道:“随意?”

便探手按住某处,问:“第三式说了什么?”

像是在考校。

桓玉下意识答:“以食指指腹揉捻……”

话刚出口便顿住。

下一瞬果不其然听到他低声道:“还是学了。”

“过目不忘的事算什么学!”桓玉生怕他拿这事欺负她,辩解道,“是你刻意拿那种口吻问我!读书人听到这样问都是要答的……”

谢衍若有所思道:“读书人还说要学以致用。”

桓玉心中生起不妙之感。他慢条斯理抓住她的手,在她略为警惕的目光注视下问道:“掌珠,你要不要用一用?”

下意识便要拒绝,可又听他道:“你试过我后几日便不难为你了。”

反正后几日是她的月事。

桓玉记不得这件事,只觉他口中言语是天大的诱惑,鬼使神差抿了抿唇道:“那你要说话算话。”

衣裙褪下,桓玉眼中渐渐蓄起了浓重水汽,看着他衣衫整齐端坐一旁,低泣了一声停住。

她想起来了,昨日他就特意嘱咐她这几日莫要饮冷茶,是她的月事快到了。

不难为她只是一句空话。

“你怎么越来越会欺负人?”她格外委屈又羞恼,把自己埋在锦被之中。

他神色略显晦涩,在注视着她时又莫名生出缱绻意味,不答反问道:“不是因为你过分纵容么?”

“掌珠,是你把我变成这样的。”他轻抚上她柔软发顶,喉头动了动,落下一个吻。

他缓缓道:“是你把我变成这样的,你让我生出渴求,接纳欲|念,放纵情意。”

所以你要永远陪着我。

因为是你的纵容,让我不能再次回到声色全无的日子里。

作者有话说:

第90章 大典

正月十五这一日恰好赶上立春,竟是几个月来少见的日丽风和的好天气。

天初亮时,桓玉便被唤醒梳妆。伸手探去另一侧被褥微凉,竟不知谢衍是几时离去的。

她这几日睡得早,此时也不怎么犯困,只被暖融融炭火烧得有些懒倦。梳妆的宫人也是裴太后身边伺候过的,一举一动轻柔无比,像是怕碰碎了她。她不习惯这样周全又密不透风的照料,只道有劳,又请俞瑛帮忙取了金银赏赐。

袆衣层层叠叠繁琐无比,根本不是她一人能穿上的。桓玉仅着中衣站在一侧等候宫人更衣,心中突然生出些不妙预感。

她身上应当没有什么……

思及此处便看向铜镜,肩颈处并无什么痕迹,又侧身撩起发想看后颈,还未瞧见便被宫人以脂粉遮住了。

桓玉不由得看向那眼中含笑的嬷嬷,面上发热,心中生出几分对谢衍的恼意来。

他就不能安分些么!

乌发挽成云鬓,冠上凤凰含珠而栖,华胜云纹缠枝,明月玉珰点缀,葳蕤生光。妆容按皇后品级,本该雍容逼人,却因她面容沉静多了几分莫名的悲悯意味。

梳妆完已是晌午,桓玉听到院外的动静,抬眼看到了俞瑛与韩瑶,便唤道:“阿娘,嫂嫂。”

宫人们便退下了。

俞瑛抬手抚过她鬓角,本是含笑的,可目光落在她华服之上时又多了几分涩然,怔怔落泪道:“我的掌珠日后就是别人的了……”

掌珠做了皇后,她们见面的时日只会更短。

她怀胎十月险些丧命生下的女儿似乎从未真正依赖过她。掌珠幼时便比寻常孩子聪明,为家中的生意和桓谨的仕途出了不少力。稍大一些后又跟随太傅游学,像永远无法停驻的飞鸟,她心中难受,却也未曾阻止过。

掌珠是她的孩子,不是她随意摆弄的物件。

如今她的孩子有了可以栖息的地方,有了可以依赖的人,可那个人却更为依赖掌珠,甚至把他们为父为母之人都视为与他争夺珍宝之人。

日后无召怕是见不到了,她这天生就对亲人有些淡薄的孩子,会不会记得多见见她呢?

桓玉在那一瞬莫名懂得了俞瑛的难过,心里生出某种难言的疼痛。

她终究无法对阿娘说明一切,只道:“我永远是您的女儿,我会一直记得您。”

这话听起来竟像是在诀别,她顿了顿又道:“我会一直来看您。”

俞瑛并没有听出她话中那一丝停顿,含泪笑道:“还算你有良心。”随后又忧心忡忡地问,“他会不会不允?”

“不会的。”桓玉垂眸,眼角描红格外清晰,“他……他有时候可能会有点儿疯,你们莫要怪他。”

俞瑛哼了一声:“我们怎么敢。”

一旁的韩瑶适时递上果腹的点心,桓玉接过,见她手上细碎练武留下的伤口,真诚道:“还未恭贺嫂嫂近日升任。”

韩瑶道:“还要多谢你当初请圣上留情。”

几人又絮絮说了一会儿话,直到黄昏吉时,天地交泰,右仆射及中书令持节前来迎亲。皇后仪仗停于街上,桓玉拜过几位同朝为官的老臣,在宫人簇拥下登上那垂着金丝幔帐雕有飞鸾凤凰的承舆。

她听到笙歌鼓乐,百姓山呼恭贺。本就是上元,街上花灯陈设,被艳丽霞光衬出别样韵致。

突然生出恍惚之感。

这是她从未想象过的路,曾经皇权于她而言是格外陌生的东西,她无法接纳又知晓它于这世间必须存在,因此敬而远之。

可如今她却在一步步走向它。

她想起先帝,想起裴太后,想起卫恒。他们都曾是王朝的主人,却都被权势腐蚀成残忍可怖的模样,甚至将余留的痛楚延续到了如今高居皇位的那人身上,让他无法真正成为他们那样的君主,又让他因责任与良知被困在那个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