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十三行女老板(117)
周知意也给她提议道,“总不能固步自封就拿那几个款卖,玲姐你不如再想一些新的款式。”
“我哪能想得出,”钟玲连连摆手,“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看看能不能找到像你之前那样,能画出新颖衣服样子的员工。”
周知意正要赞同,招个设计师也不错,就见又有人走进南风服装店。
这人戴着一顶编织草帽,穿着件花哨的古巴领衬衫、宽松大裤衩短裤,还戴着副几乎盖住大半张脸的墨镜,进店环视一圈,目光落到塑料假人模特身上的红玫瑰裙上,“这个红裙子不错,能先拿一条吗?我想挂店里先铺个货看看。”
“可以的。”周知意起身就要招呼赵娟去给他拿货。
背对门口坐着的钟玲还是听声音觉得耳熟,一转身正好与那客人四目相对。
那人隐藏在墨镜后的眼睛闪过惊讶之色,随后变得有些心虚。
钟玲也是惊讶,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人的穿着打扮,随即嘴角似笑非笑的勾起,“老曹啊,你这是刚去海滩上玩了?可真难得见你穿这么时髦花哨的衣服,简直像是拿了吴坤的衣服似的。”
周知意和赵娟不约而同的停住动作。
曹强见自己身份暴露,脸涨得通红,几乎是落荒而逃,转身就冲出了南风。
钟玲这才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给周知意和赵娟两人解释,“这人也是东坝街一家服装档口店的老板,八成是看南风的红裙子款式特别、卖得又好,就装成客人想要买走你的裙子,拿回去抄版生产同款。你在这边呆的时间还不长,有些人还不认识,平日里多出去逛两圈,记记脸也好,省得同行再上门蒙骗你。”
周知意受教的点点头。
就在这时又有人进店。
店里的三个女人齐齐看向那人。
那中年男人脚步一顿,不禁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哪里露馅儿,被看出来了?
钟玲的目光在男人脸上打了个转,随后朝周知意微不可察的摇摇头。
男人低头看自己的装扮,换下了平日里的正式西装,此刻是寻常的文化衫短袖T恤,还学着潮人那样穿上了喇叭裤,怎么可能被人看出,他又重拾自信,看向塑料假人模特穿着的那条红裙子,“那红裙子能单买吗?我想买一条送给我媳妇。”
见人又是要红玫瑰裙,周知意不由得又和钟玲对了个眼神:这个真不是同行又来抄版的?
钟玲又看了一眼男人的长相,确定的给了周知意一个眼神:应该不是,没见过,而且看着不像是做服装生意的,穿着怪里怪气的,哪有文化衫搭配大喇叭裤的,一副自以为是时髦人的打扮。
周知意半信半疑的迎上前去,试探的问道,“可以单买,您太太平时穿什么码呢?”
男人毫不迟疑的说,“中码就行,她没那么瘦也没那么胖,平日里买衣服基本都是买中间码。”
听着还挺像真的,周知意的怀疑消散了些,卖给了这人一条中码的红玫瑰裙。
男人拎着袋子走出南风服装店,走远些后从腰间掏出在震动的传呼机,看到上面的数字讯息,重新抬脚,走出东坝街,朝着约定好的地方走去。
马路边停靠着一辆汽车,男人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坐在驾驶座上的同事问他,“我们现在回去?”
男人扭身把袋子放到后座,和其他的红裙子放到一起,“走吧,新宁市卖得比较好的红裙子基本就这些了。”
同事发动汽车,“我也是不懂,明明下个通知,就能把市面上的红裙子都征收一条样品,哪用得着我们装寻常客人去花钱买?”
“也许是这样我们拿到的红裙子才能和群众们买到的是一样的货,而不是特意精挑细选的最优品。”男人说道,“我们评比起优质红裙子也公平。”
汽车载着几十条这个夏天新宁街上最流行的红裙子绝尘而去。
第51章 红裙评比
因着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的热映,全国女同志们对红裙子一下子爆发出相当热情的需求,新宁市作为全国个体户进货的首选地,自然也是向各地输送了不少的红裙子。
市场大了,产品质量难免良莠不齐。
为了不让新宁市的风评因为部分差品而受损,新宁市的领导班子别出心裁的想出了一种“比赛”,参赛选手不是人,而是红裙子,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裙评比”。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参赛的红裙全部是花钱购买来的,保证和民众买到的商品是同等质量。
一条条红裙子在长长的会议桌上铺开,看着壮观极了。
红裙评比的“评委”有新宁市长、新宁纺织局局长以及质量监测局、商业部、轻工业部、劳动部等多人,还有在服装行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细细检查裙子的面料和做工质量。
大多的红裙子款式大同小异,都是电影里曾出现的那种V领、收腰、大裙摆的款式,略有不同的是其中有几条红裙像电影里那样画蛇添足的在里面加上了领子、袖子,这让荷叶边围绕着弧形领口一圈、中间点缀着一朵同色布料玫瑰花的裙子一下子跳脱出来。
将这些裙子采购过来的那几个男人此刻穿着正式的西装,在一旁讲解道,“这些红裙子基本都是从东坝街的各个服装档口店采购过来的,都是时下比较热销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