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209)

作者: 云依石 阅读记录

苏信白微微皱眉,吐气道,“你们不懂。”

秋华年和点墨等他自己说。

他沉默了好一阵子,才艰难开口,每说出一个字,都用了极大的力气。

“我刚来祝家的时候,心气不平,太傲了些,与他……已经是覆水难收了。”

“他如今对我好,不过和祝家其他人一样,是看在苏家的面子上。我也、不想去勉强这个。”

苏信白像是已经用完了所有开口的份额,微微扭过头去,摆出不想再谈的架势。

“等他亲口跟我说,他要纳妾,我就答应。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信白被灯火映亮的清绝侧脸上,纤长的睫毛有些晶莹,眼尾泛出红痕,像添在茫茫大雪中的一抹朱砂。

“……”

秋华年知道,这样的心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开的,先不去刺激他,回头有机会,再好好劝解。

今年的花朝节春游在岫岩山举行,清风书院也在岫岩山上,据说书院的闵山长已经点头,届时会让贵眷们进入书院游玩休息。

秋华年想去清风书院,看看杜云瑟平时学习的环境,答应到时候带着九九一起去。

春游的名额和帖子,他都不用操心,以苏信白的面子,加几个人轻轻松松。

……

时间过得飞快,二月二龙抬头一过,雨水节气后,大地化冻,万物开始复苏。

淅淅沥沥一场初春的寒雨,宣告着又一个播种季节的伊始。

秋华年约了苏信白,一起去郊外的庄子上实地看看情况。

一大早,苏信白先来秋华年家汇合,他进来的时候,秋华年正在苦着脸喝药,小半碗的黑色药汁分了好几口才喝完,一放下碗,立即去抓蜜饯吃。

“你这身体,也太难养了。”苏信白还是第一次遇见一年四季每日都要喝药的人。

秋华年苦笑,“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养好,药又快喝完了。”

这一天天的,银子像流水一样都成药了。

苏信白说,“缺了哪几味,你告诉我,我让人去给你找。”

秋华年松开苦得团起来的眉眼,“我打算把剩下的喝完后,去找顾老大夫复诊一下,到时候如果有新方子,再按新的配药。”

“是曾经在宫中供奉的顾圣手?”

“应该是他,云瑟说顾老大夫是打宫里出来的太医。”

苏信白点头,“顾圣手返乡后一直隐居民间,平时只让儿子问诊,轻易请不动,有他替你号脉,我就放心了。”

秋华年好奇地问,“顾老大夫医术这么好,为什么会返乡?如果能透露的话给我讲一下,不能就算了。”

认识苏信白后,秋华年的“吃瓜”版图再次扩展,苏信白的出身和生长环境,让他知道许多普通人一辈子也不可能知道的事。

苏信白在秋华年对面坐下,秋华年请他吃蜜饯。苏信白矜持了一下,放入口中。

“我也只知道外面流传的说法,这事与太子有关。”

“太子?”秋华年想起了十六,也不知那位对他总是口是心非的三无美少年最近怎么样了。

“世人都说,当今圣上与先皇后伉俪情深,先皇后在圣上起兵之时一路追随,熬坏了身体,圣上登基没两年便去世了,留下的唯一的孩子,也就是如今的太子,也紧跟着突发急病。”

“圣上召集全国名医为太子治病,所有大夫都找不出病因,只有顾圣手在查阅无数古籍后,断言太子这不是病,而是一种奇毒,且是从娘胎里就中毒了。”

“圣上当时急怒攻心,说顾圣手危言惑君,要治顾圣手的罪,还是当时尚在翰林院的大儒文晖阳挺身直言,救下了顾圣手。”

“之后顾圣手便告老还乡,不再继续做太医了。”

这些往事只是平平叙述,都能感觉到当年的刀光剑影,秋华年咋舌,“那太子的病究竟……?”

苏信白摇头,“这便是外人不得而知的隐秘了,究竟是病还是毒,一直没有定论,反正太子平安长到了二十余岁,不过病情一直反复发作,是以二皇子都大婚几年了,他还没有大婚。”

“这些事情,我们私下可以说一说,别当着外人的面议论,被治个妄议储君之罪便不好了。”

秋华年点头,心里有些发沉。

杜云瑟、吴深与太子都关系匪浅,十六更是太子的贴身暗卫,如果太子出了事,不知他在乎的人们会怎么样。

无论远方的乌云如何翻腾酝酿,也阻止不了点点绿意破土而出。

秋华年和苏信白乘坐马车出了城,郊外裸露的黑土地上,已经能看见一层青纱般的草色,靠近却又消散无踪。

秋华年家本就住在城南,距离南城门不远,马车行驶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先前挑好的庄子。

老邓头提前收到信,专门带着所有佃户来庄头迎接他们,姿态摆的很足。

“大少夫人,秋公子,咱们庄子上的佃户,除了一个新逃荒来的哥儿身体不好,暂时起不来,其余都在这儿了,请您二位过目。”

秋华年对苏信白使了个“你看”的眼色,听老邓头这次怎么介绍。

庄子上一共住了十三户佃户,有那种一户十几个人的大家口,也有逃荒来的,一两个人成一户。

壮年男女有二十八人,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有七人,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十一人,加起来总共四十六人。

种三十亩地用不了这么多人,人手主要是照顾那五亩梅树林的,每年夏天摘梅子可是大活计,有时候摘不完了还得从外面雇人。

苏信白家业大,对庄子管得松,这些佃户们生活过得不错,没有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

上一篇:回溯初声 下一篇:穿书之弃子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