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188)+番外
以往国家大事听他们的也就算了,现在就连后宫之事、家事他们也要啰哩啰嗦,怎能让万历不心烦、不叛逆!
他有时候很想问一句,你们这帮子朝臣,朕有管过你们是娶了几个小妾了,还是宠爱哪个庶子准备多分点财产给他了?甚至有几个宠妾灭妻的,只要不闹到他跟前,他管过一句没有?
朝臣不与他交心,宫中的太监之流又只知道谄媚迎合,智慧也不够,万历信任他们但是却无法重用他们,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秦修文这样的奇才,如何不让他见之欣喜。
其实万历稍微琢磨一下秦修文的话,就品出味来了,这事等于是秦修文打前锋,在前头做,他在背后给他撑腰站台,让秦修文能打着他的旗号做事更顺畅一些。
但是只要能把事情做漂亮了,能将银子给他送过来,他才不管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再者说了,底下的官员打着朝廷的旗号而从中中饱私囊的事情还少吗?与其被这些人偷偷利用着,还不如光明正大的给秦修文撑腰,自己还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况且,创立报刊,弘扬文化、让天下学子知道他这个皇帝的爱才之心,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谓是名利双收,这桩生意是再没有不好的。
万历对秦修文的方案很满意,而秦修文此刻也十分清楚万历的心思了:“若是此桩生意能成,陛下必然居功至伟,所以若是分润的话,陛下得七,微臣拿三,毕竟微臣还需银钱周转一二,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哈哈哈,好!爱卿真是国之栋梁!可惜之前朕竟没有早早发现爱卿这样的人才,让你蹉跎至今!放心吧,爱卿的功勋朕记在心上了,定然不会让你白忙活的!”原本万历以为自己能拿个六成就不错了,谁知道秦修文这么上道,直接给了他七成!
秦修文会画饼,万历更会画饼,而且还将这张饼画的又大又圆,若是心智不坚一点的,此刻估计就要感激涕零的,觉得自己在万历心中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简在帝心啊!心思野一点的,或许都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将来入内阁、做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场面了。
好在秦修文心理素质极好,头脑也十分清醒,他从来不会对不曾兑现的诺言报以太多的期望,他也知道此刻自己是有利用价值的,才会被万历选中。
让渡七成的纯利出来给到万历,不是秦修文心甘情愿的,但是却是他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因为此刻的他,别无选择。
周邦彦有靠山有选择,他可以推出一个秦修文;秦修文需要在京城站稳脚跟、需要有资源有人脉,光靠一点上官的赏识是不够的,这并不能决定以后秦修文的发展方向,而只有抱紧这个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的金大腿,或许才能更快速地达到他的目的。
只是办一份“京城时报”这样的报刊,并不能彻底将万历和自己利益绑定,因为作为帝王,万历的权利无限大,他所看到的利益也无限大,这是一国之君的眼见和气度,不是平常人能相比较的。
但是报刊只是一个切入点,秦修文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将利益池做的足够大,他和万历之间的“情谊”也会足够坚固。
秦修文知道他在走一条什么路,若是行差踏错半步,那他就是其他朝臣口中的佞臣,蛊惑君王,罪名罗织的更大一点,都可以直接将他拉出去到午门斩首示众,可以说走这一步,秦修文是一步步行走于刀锋之上,必须万分小心。
然而深谙投资学的秦修文深刻的明白,利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想要按照前人的轨迹论资排辈坐到自己想坐的位置,可能那时候他都已经垂垂老矣了,没了那股心气,还如何做当年想做的事情?
剑走偏锋,是偶然,也是秦修文人性深处的必然。
这是一场表面十分和谐的对话,无人知晓“乾清宫”偏殿里两人到底具体谈论了什么,就连起居郎也只在史书上写下一笔:万历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夜,陛下秘密召见秦郎中,于殿中相谈半个时辰,秦郎中离去后,陛下龙颜大悦。
后世的专家学者十分重视万历和秦修文的这一次会面,企图从各个角度印证两人谈话的具体内容,虽然从此后秦修文的政绩中可以推测出一二,但是无人在现场,就也只是推测。
而为什么这些专家要这般分析这一次的会面,那是因为这将是改写整个大明局势的起点。
~~~
秦修文原本就是个工作狂,初到户部从宋尚书那边接了一个大任务,现在又从万历那边又接了一个帮他赚钱的任务,若是常人早就怨声载道了,可是秦修文无牵无挂,一心只扑在事业上。
况且,做报刊的话,一回生二回熟,他已经有了一套原班基础人马供他驱使,现在要做的,是先将印刷坊开到京城来,然后再将一些人手抽调到京城。
秦修文自然还有其他诸多生钱的手段,但是却不是他现在能够去碰的,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地方,他一个区区户部五品小官,如何能放开手脚去做?但是报刊就不一样,这是一项文人的生意,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报刊绝对是又能快速赚钱变现又能迅速扬名天下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