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官路(411)+番外
想着刚刚金源城的脉象,申兰若俯身快速写下了方子,递给一直在旁边看着的一个守卫,让他去抓药。
光有大夫还不行,十三个大夫,大部分都是一些四五十岁以上的老者,就申兰若一行人年轻一点,面对这么多伤患,为了以防万一,为了谁先治病去抢大夫打起来,所以刘平派了一队人保护这些大夫,维持治安,同时负责为做这些大夫的助手。
跟着申兰若的那个守卫,深深地看了申兰若一眼,然后才快速折回身让人去抓药熬药。
原本以为只是个漂亮女学徒做大夫,没想到是个心狠手辣的狠角色,就刚刚这个场面,许多大男人都忍受不了,她却连拿刀的手都没抖一下。
申兰若没工夫去想周边人对她的想法,她目之所及,都是伤患,处理完金源城,她马上又投入到下一个伤员的医治中去。
每一个得到救治的伤患,都会被集中安置到一处棚屋内,据说朝廷已经有消息送来,城门外开始分区搭设棚屋,将健康人和伤员以及发热咳嗽着分成三处看管。
从朝鲜那边逃过来的难民源源不断,目前为止,辽东都司这边已经接收了将近三万人的难民,这些人不仅仅是消耗粮食,每日的药材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很快,辽东都司这边马上也快供应不起了。
辽东地域本身局势复杂、百姓更不富裕,如何供养得起那么多的难民?虽然大明已有旨意,说是要帮助朝鲜复国,可是复国归复国,也没说帮他们养子民啊!
但是若是这个时候大明表现出决绝的一面,恐怕所有朝鲜人都会在失去希望之下,转投东瀛人的阵营,成为东瀛人战场上的马前卒,这对大明来讲,又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刘平实在是已经有些难以招架了。
别说刘平难以招架,就连申兰若等人都快力竭了。
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天还没亮就睁眼开始为各种病患把脉治病开方子,他们这些做大夫的也是人,好些还年纪颇大了,每天处理的病患都要有个上百人,每天都有死人被丢到一处火化,同时又有很多新的病人出现,他们这些大夫,甚至连吃饭都是一边吃一边看病,将所有的时间压缩到极致,就为了多救治几个人,可是根本救不过来!
不仅仅是他们来不及看那么多病人,城内也开始缺少药材,许多药材没有了,只能用替代品疗效差一点的去代替,但是马上,替代品也快没有了。
所有人的精神都非常的紧绷,有两个年纪稍大的大夫自己已经病倒了,施勤他们想照顾一下申兰若都根本做不到——在这里,仿佛人命非常的不值钱,跟一只猫一条狗是一样的,能救治就救治,不能救治就干脆利落放弃,容不得任何妇人之仁,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你去看。
申兰若从一开始的痛心不忍,到现在已经逐渐麻木了,医术在不断地实践中有着突飞猛进地增长,但是同时,她的心里几乎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无法去思考太多,因为只要一深思,属于人的情感道义就会如潮水般将其淹没。
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姑娘满脸着急地跑了过来,她原本就是贫苦出身,不会讲汉语,这几天的逃亡生活,让这小孩被迫学了几个字:“大夫,看看,娘!”
小姑娘小小一个人,脸上全是泥灰,头发也因为长时间没有清洗而乱糟糟打结在一起,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破烂烂的,但是她很机灵,知道在这些大夫里面,就面前这位姐姐最好心肠,基本上自己求了她都会帮忙去看。
可是申兰若这次却是摇了摇头,这个小姑娘的娘她已经看过两次了,药方也开好了,但是迟迟没有人送药材过来。
再厉害的医术,没有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城里的药材铺,已经空了。
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申兰若整个人都没站稳,还是被身边的施勤给扶住了。
申兰若的手死死地抓着施勤的胳膊,眼眶下是一片青黑,整个人憔悴到不成样子,因为饮水过少,嘴唇上起了一层干皮,她的眼中带着些微的惊恐和迷茫:“师兄,那,那这些人,这么多的人,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么?”
哪怕不是大明人,但是他们也都是活生生的一条性命啊!
施勤的面色同样憔悴不堪,他缓缓地摇了摇头,仿佛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申兰若说的:“你已经尽力了。”
这是安慰申兰若的话,她低头看向这个小姑娘,想告诉她自己已经没有办法了,可是小姑娘听不懂一大串的解释,她只是睁大了双眼看着她,一遍又一遍地说:“看看娘!看看娘!”
申兰若的心底一片荒芜,她前日与一个会说汉语的朝鲜难民对话了解中,已经知道这个小姑娘的父亲死在了战乱中,是她娘带着她一路逃到这里,到了这边后,她娘就开始高热不止,申兰若已经给她施过针控制住病势,但是没有药材,终究是没办法将人给彻底救回来。
而若是这个小姑娘的娘也走了,申兰若甚至不敢去深想迎接她的命运又会是什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申兰若那时和王焘贞一起读这段《道德经》的时候,还与她辩过圣人究竟该不该“有仁”,王焘贞说应该不仁,只有不仁,才能做到万事万物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