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羡(166)

作者: 薇薇一点甜 阅读记录

罗氏厌恶地蹙起了眉,觉得有些头疼。

世家之中,无人不嫌那鼎。自有那鼎,朝中告密之风盛行,世家们行事也多有掣肘,不过……这鼎本也就是圣上为他们而设。

她不畏惧这些升斗小民,但她畏惧沈重的责难。

沈重如今本就被搁置闲职,又在丧期之内,此时要是风闻再有损,只怕御史几道弹劾,就要按在原地几年不得升迁。

这些小民们告密没什么,但怕的是其余世家将这些小事夸大,借机打沈家的势头。

开国功臣起家的,需要提防的可不止那些关陇大姓之家。

不过……他刚刚说……少夫人?

马车的遮帘内,露出一张端庄和煦的面容,这一转瞬中,她已然做好了一副世家夫人该有的面貌:“你说今日是谁让你来的?”

她微微笑着。

那打头男子眼珠一转,复又大声嚷嚷:“大伙儿听见了没有!官夫人威胁人了!”

罗氏面上一阵青白,这些猪狗不如的市井匹夫根本就不能用正常言语与之交流!

但她还是强忍不悦:“你说出让你来的人的名字,我给你……一两黄金。”她压低了声音。

结果那人拉高了声音:“什么——黄金?你要给我们黄金?为什么?是因为你心虚承认你们家黑心想要买通我们了吗?”

这都什么跟什么!

边上的议论声一时间更大了。

“果然啊,早听说世家的铺子黑心了,死了人官府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毕竟是官老爷啊!”

好在这时街上巡逻的金吾卫们终于赶到了。作乱闹事的人被金吾卫强行按倒抓走,当街闹事,他们不光要挨廷杖,还得在牢中关几日。

金吾卫们用枪戟拦开围观的百姓,清出一条可行车马的道来。

金吾卫的头领对着罗氏躬身行礼:“夫人,您可以继续走了。”

可此刻罗氏哪里还有继续前行的念头?光是枪戟背后百姓审视的目光就足够烧穿她了。还拜访什么钟夫人,早知她今日就不该出门!

罗氏匆匆上门回了府。

一回府,她便着灵霜去探宁不羡的动静,今日的事想都不必想,定是那小妮子的手笔。

很快,灵霜回报,说宁不羡正在佛堂抄经,说是对之前有辱沈家名声一事万分惭愧,一定要日日沐浴焚香,祈求祖宗原谅。

罗氏:“……”装吧。

只不过,说来也奇怪,去钟府拜会是她临时起意,那小妮子怎么确定她今日一定会出府门走那条道呢?还特意着了人在那堵她?

“她,还有她身边那些人,今日有出过府吗?”

“问过门房了,大房今日没有一个仆从出过府。大夫人今日起了兴致,让众人修建院中果树,婢子们从早上起就一直在忙呢,没人离开过。”

“……”罗氏不安的视线缓缓折到了眼前的灵霜身上。

灵霜不蠢,当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刻跪下道:“奴婢蒙夫人赏识,受夫人大恩,绝不可能作背主欺瞒之事!”

罗氏盯了她半晌:“起来吧。”

灵霜这才惴惴不安地站起身。

罗氏开口道:“近日你仔细着点,自家院子里看着不大对劲的,就都发落出去换新人进来吧。”

“是。”

做完这一切后,罗氏这才去了沈重那里。

沈重喜爱书画,自从闲赋在家,白日里常待在书房中,仆从们无故不得入内打扰。

罗氏进书房门时,内室里正燃着香,沈重正焚香作画,听得动静问道:“你不是去钟府了,这么快就回来了?”

“是。”

“有事?”

“……”

沈重见那头没动静,这才蹙眉抬头:“你那乳母又惹什么事了?”

罗氏忙道:“与史嬷嬷无关。”

沈重一直有些憎恶她那位乳母史嬷嬷,觉得她个性张狂,而又蠢笨疏漏,只是人伦孝道所压,才一直勉强以礼相待。之前史嬷嬷从东市被赶回,得罪钟夫人,沈重就很不高兴。

他从不管后宅之事,但那次确实亲自过问并处罚了史嬷嬷。

史嬷嬷也自知理亏,这些天在府内也有所收敛,避着人走。

今日之事是宁不羡借之前的事挑起来的,可她若这么对沈重说,怕是又会被埋怨后宅之事误他,担一个“无德”之名。

此刻沈重已然停下了手中的笔,示意她接着往下说。

于是,罗氏忖度开口:“今日之事……与大郎有关。”

“明昭?”沈重的表情透露出,他上心了。

和她料想的一样,沈重还是有些忌惮他这个侄儿的。

原本一族之内该是一体一心,可沈明昭却一向同沈家离心离德,只想出外开府。他为官从不为族中争利,两个堂兄无法入仕也并不晓得徇私帮衬一把,她几乎可以预想,若是有天他叔叔被扒官去职,他估计也只会在一边冷眼旁观。

“是啊,郎君有所不知,今日……”

一开始还有些磕绊,可话说到后面却越说越顺,她把今日街上之事对沈重和盘托出,但具体的缘由却润色了一番,她说今日之事,或是沈明昭授意所为。

“户部的顾明准即将致仕,你又闲赋。今上多疑,一家之内不可能同出两位重臣,他若是想升迁……”罗氏话顿住,因为沈重凌厉的目光已然扫向了她。

她面上慌乱跪地,实则暗松一口气。

夫妻多年,她了解沈重,露出这种神情,便说明他已然有些信了。

沈重是该信的。

当初圣上有意将沈明昭升为户部侍郎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让沈重从礼部侍郎升为银青光禄大夫,美其名曰“勿让叔侄平级而立”,然则明升实贬,沈重由礼部实权沦为闲职。如今沈明昭若是想要升尚书,沈重名声亏损,降职罚俸,才能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