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城里的江记食肆(16)

作者: 喵拾伊 阅读记录

想着李定卓不吃辣,口味清淡,江弥杉决定煮一碗素面,她拿出剩下的竹笋、莴苣、香菇等几种菜蔬,切成细丝,加酱油、盐,鸡汤调味,炒成浇头,接着热水煮面。

趁煮面的功夫,江弥杉切好香葱,又去捞了一根黄瓜,切成片薄片,装在白瓷小碟里。

面熟,江弥杉捞起面倒入碗里,打一勺已经熬制了一个时辰的鸡汤做汤底,放几滴香油提香,接着淋上淡棕色的素浇头,其上点缀一把深绿的葱花。

江弥杉端着汤面与小菜放上桌。“菜食简单,招待不周,还请公子见谅。”

一碗中规中矩的面,素浇头,的确简单,不过鲜香的热风却抚慰了他空荡的胃。

李定卓的面上如常,未有一丝波动:“无碍,去忙吧。”

江弥杉:“。”

江弥杉猜想,兴许李定卓不喜欢别人看着他用饭,因而背身坐只放盆的最前桌,安心剥蒜。

背后,李定卓已拌匀面。

他先拿起勺盛汤入口,鲜香的鸡汤热乎乎的,尝不出一丝鸡身上的腥味,味道醇厚,熬制时间必然已久,虽有浇头,但鸡汤的口味并未受影响,而变得杂乱,却是恰到好处的融在了一起,咸香鲜美。

他接着跳起几根面吃入口,面条劲道顺滑,沾有鲜香的汤汁,却又不夺面自身的谷香,软硬合适,若是煮的时间不足,硬口夹生,煮的时间太长,又耙软稀烂,偏偏她就掌握的很好,这面做的就恰到好处,令他的舌头满足。

不由自主地想起往日夜深,他说饿了,也会有如此一碗美味的热乎乎的面条……

李定卓又接着挑起一筷,慢慢咬入,盯着前方某处细嚼,一口咽下,才垂眸继续挑面入口。

时而又夹一片酸甜的腌黄瓜,也是慢慢嚼,慢慢咽。

江弥杉剥完半碗蒜,身后的李定卓都还未吃完。

江弥杉觉着,虽然菜品简单,但兴许还是对李定卓胃口的,否则就该如在宫里那样,吃一口,就摆下筷子,由御厨猜,他到底想吃怎样的膳食。

兴许与御厨说,阴晴不定的指挥使吃素面,御厨们也不会相信,当然,阴晴不定的指挥使吃路边摊更难以说服他人。

如此看,她的厨艺的确没法挑,否则李定卓也不会再来。

但,李定卓之前盯着小摊看的事,仍然古怪。

不是寻仇,那还是什么,她与李定卓彼此没有交集,若是有,记忆会解,偏偏记忆也无,也不是无赖,上来就开口调戏……

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会让指挥使来盯着她?

克服了对锦衣卫的恐惧,但仍未想清楚此事中关键,江弥杉剥下层蒜皮,将黄白色的蒜瓣丢进碗里。

想不通的事,江弥杉也丢至一旁,若是有机会,必要问个清楚。

当下,还是抓紧之间剥蒜,今晚还需要将蒜片熏制出来,如此明日就可推出蒜香拌面,若是要加汤,做成酸辣口的蒜香汤面也可。

直至江弥杉蒜剥完三分之二,身后才传来一声结账。

江弥杉在围裙上擦干净手,但幸辣的蒜味仍印在指尖,她走过去,笑道:“公子付我八文就好。”

八文一碗面,是贵了些,但她用得可是土鸡汤!!

李定卓眉心蹙起,又很快松开,将钱付放在桌面上,道了声谢便离开。

江弥杉看眼一丝不剩的碗,又望向离开的人,看来是很对味口,便端起碗送进厨房。

李定卓未走远,就站在出口的一片黑暗里等待。

时间久了,仍不见人出来,又往回走。

食肆已熄了灯,他又飞身上瓦,望向一看,院子里果然还亮着灯。

江弥杉就靠坐在悬着灯笼的树,面前置有碳炉,炉内未冒火,而是泛着烟,上方置网,网又被一个木罩严严实实,像是在熏制什么。

朦胧地烛火下,她仰着头,静静望着天,风拂过她鬓角的散发,她清皎如月,显得十分静谧,不知在想什么。

李定卓淡淡望着,干脆坐下,慢慢等。

夜深,院里的人才提着灯笼,怀抱一碗熏好的制品,走入屋,过了一会儿,又提着一个茶壶走出,往院里*的房屋去。

若无那件事,她现在,不该如此孤独……

直至屋里的灯火熄灭,李定卓才飞身而下,藏于夜色中离开。

【作者有话说】

夏天是凉面真的很爽,感觉可以连炫俩碗

第9章 红烧晶肉

◎恶名在外的主要是指挥使您啊……”◎

解暑的凉食是一方面,但作为食肆,也需有几道远近闻名的菜,江弥杉最先想到的就是红烧肉。

起锅烧油,江弥杉倒入猪肉炸去过多的油脂肪。

脂肪过多,入口容易生腻,但脂肪过少,入口有失了丰腴的口感,江弥杉习惯将红烧肉做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口感。

既能感受油脂在一抿就化的丰腴,又能体会瘦肉一口到底的痛快。

油泡噼啪噼啪,脂层渐渐剔透,江弥杉捞起肉块备用。

做红烧肉,着色,江弥杉更偏爱于糖色,棕中带红的色泽,静时宛若一池琥珀泉,清透亮眼,携着焦糖的香甜。

弹软的肉块跳入红泉,裹上亮眼晶衣,江弥杉不断翻动着,亮眼的棕红浸染皮肉,肉的醇香也慢慢随着时间,蛮不讲理的攻入鼻喉。

她继续加入生抽、老抽、八角、山楂片等材料润色,热水浸入。

在砂锅中,肉块迎来第二次塑色增味。

兰香凑至灶前,馋得咽舌:“拿这肉拌饭该多香呐!”

方万宜泡好豆皮,走上前,毋庸置疑,如此香气,做出的红烧肉块也必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