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非梧不栖(80)

作者: 乘空 阅读记录

“郑来仪。”

被叫的人蹙着眉,视线从紧闭的房门收回来,抬头看眼前人:“你们禁军的人都是这样奇奇怪怪的么……”

叔山梧低笑一声:“有什么事?”

“来还你这个。”

她从袖里拿出东西,神神秘秘的,还用帕子裹着。叔山梧看出她的心思,面上笑容益发深了。

腰牌终于回到物主手里,郑来仪暗自松一口气,耳中听着外面的雨还没有小的势头,噼啪地落在芭蕉叶上。

一时要走却走不了,可和他两人独处一室,实在别扭得很。她咬着牙,想去把他身后的房门推开,将这屋里的沉闷压抑释放些出去,可眼前的人影如山不动,似乎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你先坐。”

叔山梧撂下这么一句,走到书案边推开窗扇。雨声一时清晰了不少,有几滴打进屋里,落在窗边一支未插着蜡烛的青铜烛台上。

郑来仪确实有些腿酸,她环视一圈,这屋里陈设实在简单,除了靠东头的一整面堆满卷帙的书架,只有一张平头案,两把胡椅而已。

叔山梧见她终于坐下,一边解着剩余的那只臂缚,一边绕到帷帐后,接着便传来金玉相叩的动静,约莫是在解腰上束着的蹀躞带。

郑来仪面色顿时有些尴尬,朝里扬声道:“东西还你了,我先走了——”便准备起身。

“等等。”

叔山梧的身影从帷帐后重新出现。他换了一身月白的丝缎长袍,袖口绣着几片零落的竹叶,玉带松松系在腰间,方才通身肃杀的气质荡然无存,面上尤带着几分水痕,更显得利落的五官如昆玉秋霜一般。等到人走到郑来仪面前时,才看见他手里还握着把油纸伞。

她一怔。

前世她几度为他送行,不乏阴雨连绵的日子,因为“伞”与“散”谐音,她总是执意他们夫妻之间各拿各的伞,不能互相送来送去。

而叔山梧从来淡然,对妻子这种过分迷信的行为不予置评。

这一回就当是你送的,我可不会再来还了。

郑来仪这么想着,伸手去拿,却发现他没有要给自己的意思。

“走吧,我送你。”拿着伞的人背着手,朝门口的方向扬了扬下巴。

“不用你送了,我自己走吧。”郑来仪昂着头,眼神坚持。

叔山梧看了她一会,而后道:“那我叫人送你。”

“……算了。”

郑来仪实在不想再让他那两个奇奇怪怪的下属看热闹了,叹一口气,站起身来。

叔山梧从善如流,走到了门边等她,郑来仪却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

她顿住脚步,转头看向屋内——原本紧闭的帷帐在主人换完衣服后拉开了,露出后面一张简单的竹榻。床榻边一只沉香木的矮柜上,有什么东西正熠熠闪光。

“这不是……?”

郑来仪犹疑地朝那矮柜走过去,看清上面搁着的是一只圆润饱满的金跳脱。

身后的脚步缓慢跟过来。伴着脚步声一道的,还有低不可闻的一声叹气。

第41章 三更合一

“我的跳脱怎么会在你这儿?”

面对郑来仪质问的语气, 叔山梧一副刚刚想起来的样子:“——哦,上回离开翙羽阁后,又回去检查了一番, 发现你的跳脱落在那里, 便收了起来。”

他长臂一伸,越过郑来仪将那跳脱拿起来,递给她。

“喏,物归原主吧。”

郑来仪狐疑地看了叔山梧一眼, 他神色坦然, 唯一就是从他手里拿过那只跳脱时,略费了些力气。

她忍不住带点质问的语气:“你怎么——”

叔山梧扬了扬眉等她说完。郑来仪咬着嘴唇, 看这人四两拨千斤的做派, 或许是自己多心,到底没就这么指控他私藏自己的跳脱。

未出阁的女子皓腕上的跳脱, 除了本身的精致昂贵, 更有一层含义。

何以致契阔, 绕腕双跳脱。

这人从小混迹战场,何曾有过这么细腻的心思?这些闺阁女儿随身首饰隐晦的物外之意,该是不懂的。

“多谢。”她皱着眉将跳脱收好。

“不必客气。”

叔山梧看着她将那串跳脱抓在手上, 淡淡移开了视线,“收好, 可别再丢了。”

郑来仪抿了抿唇,转头见窗外天空逐渐放晴, 凶猛的雨势已经收梢。

“看来也不用劳驾指挥使大人了。这便告辞了。”

他不便再留人:“姑娘好走。”

叔山梧背着手站在原地, 视线穿过那扇敞开的窗, 一路目送那清丽人影,如雨后一支迎风独立的新荷, 不知何时何地会为谁而开。直到人影消失在院门后,一时间视线失了焦,连有人进屋都未发觉。

“大、大人?”长史不知什么时候蹑手蹑脚地进来了。

“……什么事?”叔山梧皱了皱眉,对下属这贼眉鼠眼的做派很是看不惯。

长史双手捧出一本册子:“此次禁军赴槊方监军的队伍人选已经按照您的要求整理好,共一百六十三人,此次任务特殊,另有大理寺一名司直随行。请您过目。”

叔山梧接过册子,粗略看了前面两页,视线在监军佥事郑成帷的名字上略定了定,而后把册子一合。

“去请严司直带好那两份图罗奸细的口供。后日卯时正,含光门开拔。”

“是。”

-

含光门位于玉京城西北角,是皇城九座城门之中最不起眼的一座。

大军出征,一般都会选择从清泰门或射金门这样的正门出发,巍峨的城门下军容整肃气势磅礴,每每开拔前都会引来不少群众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