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308)+番外

作者: 妙芝霖 阅读记录

除此之外,还一个心大的官吏忽然来了一句,国师大人何时还会开放情侣拜访的名额。

此话一出,满堂皆静。

面无表情的皇帝,顷刻间,眉毛紧紧皱起。

他先将工部一脉的人喷了个嘲讽了个遍,说他们贪心不足蛇吞象,只知道捡元软丢下的在那研究,一点自己的创新都没有,现在居然还敢明抢玻璃。

明抢两个字一出来。

工部尚书慌得立刻行跪拜大礼,声称:“老臣绝不敢如此。”

同时,工部一系的官员,如工部侍郎,工部郎中等等,全部一大步走出来“哗啦啦”跪了一地。

皇帝骂完工部以后还不解气,对着其他朝臣怒骂。

诸如,“公器私用”“管教子女识人不清,叨扰小国师雷劈”“欺负国师年幼”“不务正业”……等话头,将群臣们骂了个狗血淋头。

自家子女有去寻求姻缘帮助的朝臣们,卑微地低头。

无辜被牵连,但快乐吃瓜的朝臣们也不好意思地摸了下额头。

皇帝骂完还不够,下令朝臣们必须针对这次的事件好好反思。

然后他猛地起身,什么也没说,直接退朝。

皇帝离开之后,朝臣们一时被炸得有些晕眩。

当然,稍作思考后,众人也知道皇帝是在迁怒与警告。

刚入朝堂不足一年,年轻气盛的官吏有些委屈:“陛下竟也会迁怒。”

不曾想,他的委屈抱怨居然得到广大老官员们赞赏地点头。

年轻气盛的官吏:?

工部侍郎拍拍他的肩膀,满脸感慨:“是啊。你是碰上好世道了。陛下竟也会选择迁怒,而不是直接杀人抄家。”

年轻气盛的官吏倒吸一口凉气:……忽然不觉得生气了,应该说还有些庆幸。

……

第258章 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朝臣们抱着感恩地心开始写反思。

第一天上交,除了王丞相,皇帝继续将他们喷得狗血淋头。

第二天上午,除了李丞相,皇帝怒斥他们心不诚。

第三天上午,除了户部尚书,皇帝直接拎出来一位官吏的反思嘲讽,直接降职。

……

除了顺利上岸的稀少的几位官吏,其他朝臣人都麻了。

这要怎么写才能让陛下满意啊!

兵部尚书憋不住直接找上了王丞相,拱手问道:“王相,不知,这关于做官的自我检讨要如何写?!”

王丞相一脸懵,怔怔地看向兵部尚书:“怎么就要写当官的检讨?”

兵部尚书理所当然地开口:“陛下不是让臣等反思吗?反思,不就得写为官的不足吗?”

路过的户部尚书险些一个踉跄摔地上,无语地看着兵部尚书:怪不得你怎么写怎么不过。根本就没抓住核心啊!

“陛下并不是这个意思。”王丞相仔细看向兵部尚书,发现对方是真的没发现陛下的迁怒与潜台词时,才无奈道,“陛下是让我们以这次事件为警示,约束各家子弟,日后不能遇到什么事就去麻烦国师。并不是为官问题。”

兵部尚书还有点蒙:“哦。原来如此。”开始转圈思考。

王丞相一眼就看出对方没明白,但也懒得好为人师。

兵部尚书在回去的路上,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因为过于沉迷,以至于他出宫的时候没怎么看路,体格很大,一路上撞了好几位尚书。

户部尚书的奏章掉地上,刑部尚书被兵部尚书踩了一脚,袖口中的糕点全掉地上碎了。

礼部尚书更惨,他新戴的官帽掉了,啊,与之一起掉下的还有编织在官帽上的假发。

几位·顺利通关·尚书:……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兵部尚书的背影,眯了眯眼。

户部尚书率先动了,他忽然扯住兵部尚书,道:“看你苦恼怎么写,不如老夫提点你一句。”

兵部尚书一愣,连连点头。

户部尚书道:“陛下说过一句‘欺小国师年幼’,老臣想着,陛下应当是暗示某些人上门求助国师时,不该空手。在路边随便找人算一卦还要花钱呢。”

兵部尚书:?

陛下能有这么抠门的意思?

刑部尚书也走上来:“老夫认为,陛下是拿这件事提点臣等如何判案。比如那些情杀案件发生的原因,家庭背景……”

兵部尚书表情更懵逼了:?

陛下那番话,还能解读出“如何解决情杀案件”的意思吗?

最后,礼部尚书忽然走过来,轻声道:“其实陛下在批评我们去拜见国师的礼数不足,你应该在奏章中引经据典,反思自己会成为知礼的人……”

兵部尚书心下一紧:陛下还有这个意思?嫌弃我莽夫了!

……

王丞相嘴角微微抽搐,这几个尚书有一个算一个全在忽悠,偏偏兵部尚书没看出来,还很信服地记小本本了。这内容真送过去,兵部尚书要倒大霉了。

不过比起过去尔虞我诈的朝堂,现在这样闹腾的朝堂更不错,王丞相心情不错地捏了捏翘起来的胡须尖尖。

他一转身,恰好看见吏部尚书与李丞相携手出来,但很快,吏部尚书就走开了。

王丞相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李相忽然拍拍手,示意出宫官道的同僚们看过来。

他开口道:“诸位,我想到了诸位无法通过的原因。”

朝臣们瞬间涌过去。

顿了顿,李丞相继续道:“你们说。陛下是不是借着这一次的事件,实际上在警告我们,有关各地学子前来京城抗议的事?”

朝臣们一愣,除了兵部尚书还丈二摸不着头脑,其他文臣,尤其与科考直接挂钩的太子下属,以及吏部一脉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