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318)+番外

作者: 妙芝霖 阅读记录

李丞相听到这,嘴角微微抽搐地摸了下胡须。

他觉得太子分析得很好,就是……

李丞相目光悄悄看向皇帝:太子还是太年轻了啊!陛下摆明是想在小国师面前展示一波,太子将这么多猜测说完了,现在再去问陛下,陛下还能说啥?这岂不是驳了陛下的面子。

系统:【阿软你说得对,大侄子和你阿兄都猜到啦。】

元软:【嘿嘿,我就说阿兄和大侄子肯定不用我指点。】

这时,皇帝表情很沉稳,道:“太子你把那些学子想得太正直了。”

众人一愣:太子之前的分析,已经将学子们的贪婪展现的淋漓尽致,这还能叫做太正直。

皇帝继续道:“他们大闹一场,不会诉求一些“增加权贵子弟录取数量”这种小打小闹。如果朕没有猜错,他们应该是想要两个制度的融合。美其名曰,各退一步。”

众人:???

太子也有些惊讶,拱手道:“各退一步?两个举措融合?父皇您的意思是?”

元软也忍不住嘀咕:【融合?!难道说他们会要求,凡是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必须是各个地方举荐过来的。若是这样,即便科考的时候糊名,同样也能保障贵族阶级不被平民学子冲击。换句话说,另外一种类型的举荐制么。】

众人:!!!

原来是这个融合。

怪不得还能美其名曰“各退一步”。

皇帝满意地看了元软一眼,然后瞪了太子一眼。

太子眨了眨眼,这个路子他不是没想过,但他不太认为外地学子敢提出这么冲动的建议。

恰在这时,后方传来一些吵吵闹闹的声音。

元软往后看去,发现之前聚集的人群正在缓缓往他们的方向走动。与此同时,还有浑厚的声音在喊着。

“诸位可还记得。《礼记·大学》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人的嗓音很有煽动力,他激动地开了个头。

附近的人群也跟着一起附和,“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这时,领头的人将引经据典的话说完。

领头人高声道:“诸位,只有把自己治理好的人,有德行的人,才可以协助陛下治理国家。光有学识,无才无德的人位居高位,只会造成惨案。若是不先举荐学子,若是所有布衣都能参加科举,那会录取多少品德不端的人,这对大夏是多么大的伤害啊。”

他说一声,底下的学子们也跟着附和一声。

太子:……

草率了!这群学子真的很敢啊。

最后,他忽然登高举手。

元软瞳孔一缩:……

居然是文治礼?!

这小子也好意思这么说?!

第267章 这人真是演技咖

系统忽然激动:【阿软,这人说得也有道理。没有德行的人治理天下,底下的老百姓会倒霉啊。】

元软嘴角微微抽搐,换个有品德的人这么说,我还能勉强认为对方是书呆子,读书读得呆板了。但文治礼……他简直就是胡言乱语嘛。

然而元软的无语,却让皇帝误会元软认可对方的融合方案。

皇帝立刻给了太子一个眼神。

太子道:“这一番话没有错,但最大的问题是,举荐制根本做不到筛选德才兼备官吏的作用。”

要不然,暗卫、锦衣卫都可以不用存在,刑部每年也能少很多“行贿受贿”、“土地兼并”“欺男霸女”等案件。

李丞相很给面子地附和,并且还分析了一二三点举荐制的漏洞。

元软听着连连点头:【统儿,大侄子说得特别对。如果举荐制真的那么厉害,四国根本就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贪官污吏。他们可都是举荐制上来的。】

系统:【对哦。这人在偷换概念骗人哎。】

元软连连点头:【对啊。而且,即便举荐制能选拔出很善良的人,但经过十年的权利,谁能保证他们的善良一成不变?!古往今来,屠龙者终成恶龙的例子,数不胜数。】

皇帝和太子若有所思:屠龙者终成恶龙,这话很有深意。

系统:【对对对。阿软真聪明,一秒就看透了。】

元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一开始我也有所动容,但是……我一看见宣扬这份思想的人是文治礼。一个软饭硬吃的男人也好意思说这话?!瞬间清醒了。】

系统:【什么!他也好意思?!】

元软伸出小手指了指那边的方向:【他当然好意思!瞧,他还敢出现与吏部郎中搭话,啧啧……】

系统:【吏部郎中对他笑盈盈的,啊,怎么礼部郎中也在那儿看着啊,等等,怎么还有其他官吏守着,他们难道都这么认可文治礼?嘶……该不会,这些官吏们也是软饭硬吃之徒吧。】

暗中观察外地学子的官吏们:!!!

系统你不要乱说啊!

我们都是身负使命的好官吏啊!

这其中,被系统第一个点名,只是保持礼貌性微笑的吏部郎中:……

他一连往后退了三步,并拒绝了对方的握手邀请,然后快步来到了皇帝和太子身边,一板一眼地低声汇报这群外地学子过来后的来龙去脉。

简单来总结,虽然文治礼在这里积极宣扬理论,但也只有外地学子们在积极附和,本地的学子们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根本不来,跟风闹事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