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393)+番外

作者: 妙芝霖 阅读记录

系统:【我看看。唔,哈哈哈……我大概知道原因了,因为这事虽然参与者众多,但因为第一轮就被男妈妈揪出来小辫子,所以没啥威慑力,伤不到什么人,自然上不得颜色。】

众人若有所思。

元软反而有了兴趣:【统儿你让我有些听糊涂了。详细说说。】

系统:【瓜有点繁琐。】

元软:【你一个个说嘛。】

皇帝等人也是看过来。

他们也想知道,到底这些势力对大夏抱有怎样的心思。

系统:【首先,这里面涉及了楚国四皇子,南疆圣子,以及秦复。】

元软捏了捏眉心:【所以这一次的事情牵扯了三方势力参与?】

系统:【对。三方势力一起搞事,但他们目的不一样,现在我单独说他们的目的啊!】

元软:【嗯嗯。】

系统继续道:【楚国四皇子借“男太后购买的南疆蛊虫失控一事”,故意在南疆圣子等人面前质疑南疆不行,挑起南疆一族来对付大夏,然后,南疆人就在男妈妈返京途中下蛊虫了。】

元软:【啊。这个瓜我记得。好像被男妈妈破解了吧。】

系统:【对!男妈妈破解以后,将计就计,装自己中毒,然后一个人偷溜回京都。楚国四皇子得到南疆成功的消息后,主动联络秦复,让秦复为南疆巫蛊师提供顺利进入大夏的路线。这就是他们三个合作的开始,但他们三方诉求不太一样。】

元软:【哦,有点懂了,互相有小心思,指不定还会互相扯后腿。】

系统:【阿软你真的太聪明了。首先来说南疆圣子。这人其实非常厌恶南疆。】

元软眼前一亮:【有瓜?】

系统:【对。他的母亲是前任巫蛊圣女,与外族男子相爱一起私奔,之后成婚生娃,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但在南疆圣子三岁的时候,因为好奇他母亲的铜罐就去偷偷玩,没想到用指尖血孵化了蛊虫王的幼卵,从而引起附近南疆巫蛊师蛊虫的躁动。】

不少年轻官吏已经掏出了笔,开始记小本本。

——这都是把柄和细节啊。

元软微微蹙眉:【熊孩子啊……他引起的祸端,日后肯定后悔。】

系统:【对啊。他亲妈不得不重回南疆,他亲爹就此成了醉鬼,一蹶不振,又过了几年南疆巫蛊师带来他亲妈去世的消息,并且强行将他带去南疆,让他成为能孕育南疆圣女的圣子。】

众人听到这一愣,总觉得这个形容词不太对劲。

元软:【等等,什么叫孕育南疆圣女的圣子?听着像个生育机器啊。】

系统一脸理所当然:【是啊。这一脉是母系为尊。他是男子,自然只能成为过渡品,一旦生下女儿,南疆圣子就没用了。会被他心口养育的蛊王吃掉。】

元软:【嘶。这么血腥。】

系统:【对。所以他从楚国四皇子那知晓你的情况后,这一趟过来是试试你的力量,看能否解除身上的蛊王。因为他有求于人,不想和你结仇,所以他提供给楚国四皇子的蛊虫,就是下在牛羊祭品里面的蛊虫,毒性虽然大,但不会死人,且有解毒的办法。他就准备用大夏群臣的生命安全做威胁,勾着你帮他解除蛊虫。】

大夏朝臣们:……

元软嘴角一抽:【这人想得还挺美啊。】

系统:【就是,这南疆圣子求人也没个求人的态度。估计是被南疆地方给污染了,不帮他,差评!】

元软眼珠子一转:【再说吧。统儿你继续说其他人。】

系统:【秦复。他没啥好说了。他就是个中间人赚差价。他就想着,不管是南疆还是楚国,哪一方能成功捣乱,他就散播一些“暴君不被上天喜爱,被天罚”,“男妈妈不堪受辱,要杀你阿兄和大侄子祭天”等谣言!】

皇帝和太子:……

吴毅气得手背的青筋都蹦起来了。

元软摸了摸下巴:【他安排的死士就只散播谣言?那还挺苟……】

系统:【不是。他完全没带自己的人手过来。他就准备用楚国四皇子的人去散播谣言。】

元软瞳孔地震:【啊?没他自己的人?那如果南疆圣子和楚国都失败了呢?他还准备……】

系统:【那他也没有办法。】

好几个年迈官吏被这句话弄得,险些闪到了腰。

元软肉乎乎的小脸满是震惊:【啥意思?就……这人就躲在背后,等其他人冲锋陷阵?没有一点后续措施吗?】

系统:【没有啊!他这人最信奉,河蚌相争渔翁得利,他只想捡漏。哦对了,他已经跑出京城范围了,因为他觉得待在太近了的地方捡漏,容易被误伤。】

元软:【秦复这也太苟了吧!我真的服了。】

众人:……

从没见过如此贪生怕死,不愿意付出的谋逆者。

第334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

系统:【对。他真的很苟。其实,阿软,这一次计划不光秦复很苟,楚国四皇子也有些摆烂。】

元软:【啊?】

系统:【楚国四皇子是很有谋划的人,但这一次行为,他可以说是被楚国老皇帝给逼着行动的。所以他这一趟没浪费自己人,只是用南疆人做烟雾弹,用秦复做人情,再用楚国老皇帝的在大夏的细作给祭品下毒。他的目的就是试图挑拨军、政的关系,最好能挑拨你阿兄与大侄子之间的信任,让大夏重新陷入夺嫡之争。】

元软嘴角一抽:【所以这三个人,一个是被逼着来搞事,其实暗中摆烂,一个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的苟到王者,还有一个是想过来试探我实力的反骨仔?他们三抱着的目的完全不一样,怪不得不能成事,真是验证了那句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